观察记录下幼儿教学的论文(整理3篇)-澳门凯发

2024-05-04 07:38:29 幼儿教学论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观察记录下幼儿教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感谢网友“局外人”向本站投稿了3篇与“观察记录下幼儿教学的论文”相关的素材。

篇1:观察记录下幼儿教学的论文

观察记录下幼儿教学的论文

一、选取最佳的观察角度,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记录观察的时候,首先应该选择一些具有典型特点和有价值的行为进行记录,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具备一定的生活观察能力,能够从幼儿行为中不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其次是幼儿教师可以选择幼儿普遍存在的行为进行观察。例如:在幼儿参与课外活动的时候,可以将观察的重点放在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与其他幼儿之间的配合度方面;在幼儿参与室内活动的时候,可以将观察的重点放在幼儿是否具有探究精神上。除此之外,幼儿教师可以选择几个幼儿作为观察记录对象,要重视对某些不常见事件进行观察,然后从观察的结果中针对幼儿某个动作和行为充分了解幼儿的性格特征,并对该行为做出正确的评价,以便自身制订出有效的策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改善记录方式,提高观察记录的准确性

在完成观察后,幼儿教师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幼儿的行为事件进行记录,其主要目的是保证记录的客观性、准确性及全面性。作为幼儿教师,一方面应该实现现场记录跟事后回忆的有效结合。例如:幼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可能随时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记录,这个时候就可以用一些关键词、符号或者短语进行简单记录。幼儿教师在完成教学活动后就可以通过自身简单的标志对观察过程进行回忆和再现,并完善记录,如此便可以减少因为记录不及时造成的遗漏和误差。另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将轶事记录跟追踪记录有效结合起来。在幼儿观察记录中,轶事记录主要是记录幼儿的个性发展、兴趣爱好及社会交往等,追踪记录主要是针对幼儿某方面的特点进行连续记录。因为幼儿的发展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所以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将轶事记录跟追踪记录有效结合起来,以保证观察记录的连续性和真实性。

三、明确观察记录的基本要求,确保记录的客观性

严格来讲,观察记录通常是由幼儿姓名、年龄、时间、地点、目的、事件及分析组成。因此,幼儿教师在观察记录中,应该对这几个部分进行详细记录。下面以大班刘静老师的一篇观察记录为例:观察对象:李明明观察时间:9月14日观察目的.:充分了解幼儿是否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观察记录:209月14日,所有孩子都在活动室内,当时,孩子们正在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拍手打着节拍。这时李明明小朋友突然一下冲上前去抱住了陈雨欣小朋友,当时陈雨欣小朋友手足无措,就大声向老师告状,并试图挣脱李明明的手。李明明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在用力亲了一下陈雨欣小朋友后,迅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在这篇观察记录中,刘静老师将李明明发生行为的背景都详细记录了下来,并且对李明明小朋友之所以会做出这种行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其无外乎是想对陈雨欣小朋友表达自己的喜欢,但是出于害羞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表达。刘静老师在对其进行分析后,逐渐引导李明明用正确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意愿。我们可以看出,要保证观察记录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的前提是掌握观察记录的基本要求。

四、针对观察记录,开展有效探讨

在完成对幼儿观察记录后,幼儿园还应该组织全体幼儿教师将自己的观察记录跟其他教师进行分享和讨论,针对幼儿教育存在的难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例如,小班的张老师记录小雷的一个基本情况:一星期五天小雷来幼儿园都在园门口哭闹,在家人强制送入班级时,也紧紧抓住家人的手或衣服,不让离开。老师将其抱下,并承诺一起陪他玩时,3—5分钟左右他才能渐渐安静下来,老师方能在与其商量下离开。小雷不跟其他小朋友玩耍,午睡时出现入睡困难、遗尿等问题。面对这个幼儿,张老师常常感到手足无措。针对这个情况,在经过与其他幼儿教师的分析和讨论后,大家认为小雷的这些行为表现是因为其在入学前没有参加过任何的亲子活动,对幼儿园这个全然陌生的环境还不能适应,由此产生了胆怯和抵触情绪。另外,由于爸爸妈妈长期在外打工,在他初上幼儿园阶段回来为其办理入园手续并陪伴一段时间,这使其对父母产生了依赖,不想离开父母身边,因而排斥上幼儿园。还有就是由于午睡时频繁地出现遗尿等行为,使他感到不安,怕被同伴嘲笑,因而不愿与同伴交流,也不能很快入睡。针对小雷小朋友的这种情况,教师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让其父母在送他入园时可以陪伴他5—10分钟,让他的情绪得以缓冲,并通过与家长交流,让其每天离园前带着小雷在幼儿园内玩一段时间,让他尽快熟悉并喜欢幼儿园的环境、玩具等;第二,教师有意引导小雷选择玩交往类的角色游戏,在游戏中逐渐让小雷喜欢跟同伴交流和玩耍;第三,在小雷午睡前一定要提醒他如厕,并在午睡起床前喊醒他如厕,以尽量减少他午睡遗尿的情况,降低他因遗尿而引起的焦虑和不安。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特殊关爱,他充分感受到了幼儿园的温暖,从而逐渐愿意并喜欢来幼儿园。张老师通过采用上述的方法,在结合小雷同学的实际情况后对自身的教育方法进行了改善,一段时间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篇2:幼儿小班教学随笔观察记录

观察和记录

九月的一天,5岁的俊俊和几个同龄小朋友在小山坡的草地上拨弄着,想找到蚯蚓,听老师说蚯蚓平时都是在地下,他们很想把地下的蚯蚓挖出来。俊俊把树枝竖起来,握住底端用力在地上刮,很显然,草地太硬,树枝只能刮走地面上一些杂草。俊俊似乎觉得自己的工具不适合当前的任务,就抬头看朋友们手中的工具。但他可能觉得其他人使用的小石子也不能奏效。于是,俊俊扔掉树枝,离开草地,不一会儿,抱来了一大堆平时玩沙的小铲子和小钉耙。他抓起一把小钉耙迫不及待地在地上刨了起来,也许他觉得小钉耙的耙齿更利于对付较硬的草地。确实,地上的杂草很快就被耙开一大片。其他小朋友见状也都纷纷换工具忙开了。

可是忙了好大一阵子,地面的泥土似乎并没有什么大变化。俊俊放下手里的工具思索了片刻,可能觉得刚才的力量不够,于是将握在把柄末端的手挪到了柄的最前端,另一只手也紧紧地握了上去。可能觉得前面动作太快,会影响用力。这次,他身体前倾,好像要把整个身体的力量都压上去,慢慢地将小钉耙向自己这边拉。原来,这样可以刨出更多的土,他兴奋地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身边的同伴,而且还边说边给大家示范。

大伙又来了精神,照俊俊的方法,热火朝天地干起来。可不一会儿,俊俊再次停了下来,也许是觉得这活儿太累了,他的脸上看不到刚才的那股兴奋劲儿了。也许他觉得给耙齿更大的压力会挖出更多的土来,休息片刻后,他干脆把一只手的整个手掌按在了耙齿上端,抬起屁股将整个上身的力量压了下去。事实确实如他所想,这样刨出的土更多。

但这样似乎比刚才更累,重复五六次之后他好像再也没有力气了,这可能多少挫伤了他挖蚯蚓的激情。休息片刻后,他双手握起钉耙将钉耙向一侧倾斜,用其中的一个钉尖在地上慢悠悠地耙着,此时的他似乎已不太关心挖出的土量了……

教师的话

a:这是一个孩子们自发的集体性游戏活动。刚开始,他们虽然说是在找蚯蚓,但目的性并不强,只是随意地用一些树枝、石块在拨弄着山坡的表面。而老师的提示则促使孩子们进一步明确了动作的目的,他们也许认识到蚯蚓是在土层的深处而不是表面,这种认识可能导致他们使用工具的变化。

b:我同意,但我认为教师的提示只是明确了动作的目的,而使用工具的一系列变化是孩子在实践的过程中自己体验和尝试的结果。当听到老师明确地说蚯蚓是在地下时,俊俊小朋友用树枝使劲地挖,但他马上发现树枝并不能很有效地挖土,于是找了小铲子、小钉耙,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变化,说明孩子对任务与工具之间的关系,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c:是的,我觉得孩子的好多学习和体验就是在这种关系中完成的。在挖土的过程中,因为土质比较硬,俊俊不断地变换着身体的姿势和手在工具上的位置,以增加挖出的土的量;同时也放慢耙土的速度,以增强动作的有效性。这些变化使动作的目的性和有效性越来越强。孩子对力的作用点与刨土量以及动作的有效性之间的关系不断进行尝试性建构和模糊思考。也许孩子的许多经验就是在这种尝试性的建构和模糊的思考过程中积累和提升的。

d:这个案例中,老师刚开始就给了孩子一点提示,唤起了孩子们进一步尝试的动机和积极性,老师的作用是明显的,但是作为一个孩子们自发的游戏活动,而且孩子们也并未碰到非要老师帮忙的困难,那么老师的介入对孩子的活动是否会有干扰?

e:我倒觉得,老师应该在孩子活动目的性不明确或活动无意义时,适时地介入帮助。因为孩子的有些自发游戏是偶然性的、变化性的,目标是很模糊的,教师适时的策略性帮助可能会让孩子自己明晰其活动目标。

反思

这是一个自发的游戏性动作活动,但孩子们起始的活动目标受到对蚯蚓原有认识的局限,而老师适时提示使目标更为清晰。在目标清晰后,孩子们调整了动作的策略,即时改变了所使用的工具,这就使动作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更加具体,这也表明他们对工具的使用与效率有了初步的认识。

孩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不断尝试,会建构、体会和思考许多关系,有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正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经验的一个过程。

篇3:幼儿小班教学随笔观察记录

个案观察1

“丁鹏,别插队”我站在活动室门口正在组织男孩子们饮水,幼儿个案观察记录。段阳阳手里拿着水杯也插口道“丁鹏,你这样不听话,会把老师累坏的”然后又向我“王老师,你不累吗?你也喝点水吧!”“谢谢!段阳阳”他的胖脸上马上乐开了花。

个案观察2

“高子清,你怎么了?”组织孩子们上完厕所回来。我正在弹琴,稳定孩子们的纪律,孩子们听到琴声也安静地开始听琴做韵律活动了,忽见段阳阳站起身走到前排俯身关切的向趴在桌子上的高子清“你不舒服吗?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告诉我,我去告诉王老师!”我也忙走过去问高子清怎么了。后来高子清身体有点不舒服。我忙带她去医务室作了处理。想多亏了这心细的段阳阳呀1

观察3

“阿奶,你过马路小心点,再见”段阳阳一边走向活动室一边向送他的姨奶叮嘱“这孩子真会关心人…”旁边的几位家长称赞到

观察4

早上我正在院子里带孩子们做操,忽然发现段阳阳抹着眼泪。不作操了。“怎么了?段阳阳”我过去问。他不做声。旁边看操的姨奶奶过来拉起他的手走出了队伍。做完操回到教室发现姨奶奶正在抚摸着他的头说着什么。我刚要问个究竟,姨奶奶冲我递了个眼色,拉我到一边说“作操时,他看见张辰喧妈妈亲了一下张辰喧走了,他可能又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心里难过了”姨奶奶眼圈红了,我的心里也酸酸的。我走过去对段阳阳说“来,让老师妈妈亲亲”亲了一下他的胖脸蛋说“来,当老师妈妈的小助手做值日生给小朋友发勺子去吧!”“好吧!王老师”他红红的眼睛乐成了一条缝。忙开了。

观察5

孩子们正在安静的操作数字游戏。忽听“嬉…”说笑的声音传开了。放眼望去。又是段阳阳!“段阳阳!”他咧着嘴巴笑嘻嘻地看者我低头开始操作了。但不一会儿他又动这个小朋友。逗哪个小朋友笑了…

个案分析:

段阳阳是个胖乎乎、个头较高的小男孩。入园以来姨奶奶就告诉我们老师。孩子生下没几个月妈妈就丢下他走了。因为爸爸和奶奶工作忙他一直由姨奶奶带者缺少母爱的段阳阳感情非常细腻,幼教之友《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也很脆弱。他很善良。也很有礼貌。懂事的他会在生活中主动关心周围的人。但在集体生活中他的自制力较差。集体活动中做小动作。不能很好的遵守游戏规则。动作操作能力较差。因此对与这个纯真、可爱的小男孩既需要我们做老师的有一颗细腻的母爱之心去鼓励安抚他娇嫩敏感的心。一面又要有老师的理智去发现引导他改正不足。

[幼儿小班教学随笔观察记录]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