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边学边实验”体会(集锦5篇)-澳门凯发

2023-10-20 09:10:27 物理教学心得

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物理教学“边学边实验”体会,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网友“kiango”向本站投稿了5篇与“物理教学“边学边实验”体会”相关的素材。

篇1:物理教学“边学边实验”体会

物理教学“边学边实验”体会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从其教学组织形式来说,可分为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边学边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学生课外实验四种类型。如何进一步弄清各类实验的特性和作用,并把它们和谐起来,使它们在培养学生能力上发挥最佳功能,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就物理边学边实验教学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边学边实验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全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能力的过程。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学边实验,时间可长可短,灵活机动,与学习新课结合紧密,不一定需要正规的实验室,也不需要写正规的实验报告,很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一般都很好。因此积极创造条件,开设这类教学实验,对于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无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几年来,我们认真调查研究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思想状况,我们发现在做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既能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学到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改革。同时我们又发现,在学生物理分组实验中,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多,仪器少,实验中常出现“男同学抢着做,女同学怕动手;成绩好的积极做,成绩差的旁边坐”的倾向;二是由于初中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师忙于协助学生排除故障,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致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采用边学边实验的形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以物学理,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由于边学边实验课不同于学生分组实验课,其教学形式如上课,一般不允许随便走动,互相抄袭,每个桌上都有一套仪器,“逼”得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学习,容易纠正学生实验中出现的不良倾向,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边学边实验起到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例如在学习“浮力”时,我们根据教材,将书上94页图14.5―2的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边学边实验,每个桌上发了一块形状规则的正方体木块,让学生将木块投入烧杯中。然后设法将木块按人水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受“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的向上托的力”,这样,对课本关于“浮力”的定义就领会更深一了,再引导学生做图5―2的实验,并增加了在用弹簧秤称了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后,让学生用手向上托物体,观察弹簧秤读数也会减小的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不仅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浮力,浸没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对浮力产生的原因也更容易接受了,同时还领悟到浮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直接来测量,即f浮=g一g0。这种类型的实验课起到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起不到的作用。

二、边学边实验教学是融知识学习和实验操作为一体的课堂教学过程,能够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主要理由为: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动手、动脑、讨论、讲述、小结,教师肯定和赞扬,学生的认知情况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议,使学生及时认识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增强了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了直接学习动机。据对实验班毕业前物理学习兴趣的调查,喜欢物理的占4/5,不喜欢的仅占1/30。从初二到初三对物理一直感兴趣的占1/3,一直不感兴趣的仅占1/15。在学生所学的七门主课中,物理是最受学生喜欢的学科。

(二)高思维密度的课堂教学能促进全体学生智力发展。

边学边实验教学能促使学生在一堂课上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并能积极、主动、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思维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认识不仅是思维活动的源泉,而且是思维活动的依据。教改实验结果表明,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边学边实验和问题讨论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能够改变大脑的兴奋点,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并促使大脑对各种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概念。因此,边学边实验教学的课堂思维密度是比较高的。

我们曾以“物理课上最容易引起自觉学习的事”为题向学生作过多次调查,结果表明,正是我们主张采用的问题讨论、边学边实验、表扬激励等方法最容易引起学生的自觉学习。

(三)边学边实验教学提供了较大的知识信息,使学生获得较多的知识。

边学边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能给学生较大的知识信息,使学生获得较多的知识。信息论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传输过程一般属于有干扰的情况,边学边实验教学利用“动手、动脑、动口、动笔”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减少由于干扰失去的信息量,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较多的知识。

三、上好边学边实验课,必须有充分的准备。

(一)备教案。边学边实验课,不仅双边活动多,而且情况多(如损坏仪器,实验无效果等),时间不容易掌握。因此必须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的精神,认真准备教案。我们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实际可能,一般从下列三方面考虑边学边实验课。

1.将要求不是很高的教师演示实验,经过适当改制,可由学生边学边实验。例如:课本上用铅皮和铅盒来演示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实验,可改由学生在课前准备好一支空牙膏管(尾端剪开)和一只玻璃茶杯。实验时,先让学生把牙膏管捏扁放在水杯里,它就在水中下沉;然后将牙膏管鼓起一些,它就能上浮。

2.将课本上的小实验和一些实验习题,改为边学边实验,例如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小实验,可以配合“力的测量”进行边学边实验教学。再如用纸盒能将水烧开的小实验、不透明物体的后面有影子、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烫等实验习题,都可以配合新课教学作为学生边学边实验的内容。学习“功率”时,可将教材安排的“登楼”测功率的小实验改为边学边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亲自动手测量、计算自己登楼时的功率是多少瓦,加深对功率这一概念的理解,对功率的单位也有了一些具体观念,较好地解决了“功率”这一教学上的.难点。

3.课本上的学生分组实验,虽然验证性的居多,但有的也可以改为探索性的学生边学边实验。有些基本仪器和操作方法在新课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到学生分组实验时就可以适当提高教学要求,这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例如初二第九章第五节“电磁继电器”,我们就采用边学边实验教学。在新课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电磁继电器的原理,而且还让学生熟悉和操作电磁继电器、这样,课后作业就增加了设计安装温度自动报警器等实验内容。再如初三的第十一章第二节“质量的测量”及第四节学生分组实验“测量物质的密度”,也采取同样的边学边实验教学,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进行学生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形式可以根据教材、学生以及器材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方式:(1)将边学边实验安排在新课的开始,作为新课的设疑引学,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例如:让学生用刻度尺量出物理书的长和宽,结果发现测量数据不完全相同,从而引出“长度的测量”的新课。(2)将边学边实验安排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为学生辨疑解难的一种手段,起到启发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解决疑难问题的作用。例如在“液体对压强的传递”的学习中改为学生边学边实验,让学生边动手、边看书、边解释:“为什么必须用线把袋口扎紧?”“为什么要用力捏?”“为什么水能从塑料袋的各个方向喷射出来?”等等,加深了对帕斯卡定律的理解。(3)将边学边实验安排在下课前的几分钟作为复习巩固新课之用。在教学时间上,可以用一整节课时,也可以用半课时或几分钟,总之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可能灵活掌握,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目的。这样对刚接触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无论是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提高教学质量,还是对实验能力的培养都是有益的。

(二)备仪器。边学边实验是一种上课形式的学生实验,一般要求两个学生用一套实验仪器。由于初中物理实验仪器一般都比较简单,多数实验都是定性的,有些定量的实验精确度要求也不高。因此,大部分物理实验仪器都可以自制,可供选择的器材也很广泛。例如:没有平底试管,我们用废旧的平底小药瓶代替;没有弹簧秤,我们发动学生用废钢丝绕;没有溢水杯,我们用玻璃杯套上二根橡皮筋代替,等等。由于我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了自制教具的活动;不仅为边学边实验教学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实验仪器,为物理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实验环境,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此项活动中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增长了才干,提高了实验能力。在边学边实验教学中,由于教师演示用的仪器和学生实验所用仪器有时不同,实验前,我们总是先用学生实验仪器做一遍,以了解选用仪器的性能、规格和估计可能发生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

(三)备学生。在备教案时,还应注意了解学生实际,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学生在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等都要作充分的准备。为此,我们为学生设计好学习阶梯、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看到帕斯卡球上的每一个小孔上都扎有橡皮膜,当用活塞挤压筒里的水时,可以看到扎在各个小孔上的橡皮膜都向外凸出,并启发学生思考帕斯卡球的小孔上不扎橡皮膜行不行?从而知道在塑料袋上扎孔是为了能看到“液体传递压强”的现象。

在进行物理教学方法改革

篇2:[初中物理]加强初中物理边学边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加强初中物理边学边实验教学

近十多年来,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切实贯彻“以实验为基幢的教学原则,真正把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看待,比较多地采用学生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我们觉得仍然要加强边学边实验教学,充分发挥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功能。

一、边学边实验教学的特点

所谓边学边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以下简称“四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

(一)边学边实验教学是一种低容量高密度思维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因材施教,切合初中学生的实际课的容量是指一节课内运用新概念、基本规律、技能、科学方法的多少。高密度思维是指学生在一堂课上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并能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

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若比较多的采用边学边实验的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四动”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就能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促使大脑对各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

边学边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做、学生看那种因学生处于消极地位而使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由于学生自己阅读材料,自己做实验,还可以讨论讲述,因此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边学边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可以自定学习步调,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阅读教材,实验现象观察不清楚时,也可以反复做几次,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问老师。同样,由于可以自定学习步调,优秀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充分展开,自己可以学得深一点,多学一点。可见,边学边实验不仅使全体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既获得知识,又提高能力,而且解决了将课堂教学统得太死,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不能因人制宜的弊端。

(二)边学边实验能够起到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活动,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既能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学到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分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和测量性实验,一般都安排在新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之后进行,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加上初中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师则往往忙于协助学生排除故障,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致往往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采用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边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边学边实验课一般安排在教室里进行。每个桌上都有一套仪器,每位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边学边实验起到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

(三)边学边实验是一种效率高负担轻的中学物理教学活动十多年来,我们开展边学边实验所需的仪器,大多是通过发动广大师生因陋就简自制的。纵观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全部物理实验,其精确度要求不高,有的只要能表现出一些物理现象和事实就可达到教学目的。可以说所有初中物理实验除配备一定的基本仪器和必要器件外,都可以就地取材,自制仪器来解决。

进行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形式可以根据教材、学生以及器材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它可以安排在新课的开始,作为新课的设疑引学,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也可以安排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用来建立物理概念或得出物理规律,作为学生辨疑解难的一种手段,起到启发、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解决疑难问题的作用;还可以安排在下课前的几分钟,作为复习巩固之用。在教学时间上,可以用一整节课时,也可以用半节课或几分钟。总之,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可能灵活掌握,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功能

(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提出,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边学边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据对试验班毕业前物理学习兴趣的调查,?喜欢物理的占86.4%,不喜欢的仅占2.7%。从初二到初三,学生对物理一直感兴趣的占34.8%,一直不感兴趣的仅占6.8%。

在学生所学的7门主课中,物理是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之一。

(二)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与学习的方式关系很大。一 般来说,学生通过听教师讲授,能够记住10%--20%;学生如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够记住30%;如果学生既能听教师讲,又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记住50%;如果学生看到实物或现象,自己又描述过,便能记往70%;如果学生既动手做过,又描述过,则能记住90%。而边学边实验,既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又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讨论、分析,最后自己归纳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显然,这样的学习过程属于上面所说的最后一种情况。可见,边学边实验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提倡手脑并用的学习方式。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

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老。”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出边学边实验,提出“四动”,正是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去实践的。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动手的机会太少。开展边学边实验,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机会,因此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四)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物理的方法边学边实验的学习探索过程,更接近人类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因此,我们主张将课堂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主动学习的活动场所。

在教师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兴趣(情感领域)、知识(认知领域)、能力(动作领域)等各种心理因素融为一体,使他们在直接参与边学边实验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实验是获得物理事实的根据;实验是检验假设真理性的标准;逐步领会科学家是如何通过物理实验获得物理事实,并从而得出概念和规律的。可见,通过长期边学边实验的训练,学生将会逐步掌握物理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三、实施边学边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恰当地选择学生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内容教改实践表明,凡是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便于随堂进行并利于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利于发展他们智能的内容,都可选为学生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内容。

1.根据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对能力、?技能的具体要求,安排边学边实验的内容。例如,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会使用某些基本物理实验仪器,那么就应该采取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形式,努力增加学生对这些仪器的使用频数,逐步提高学生使用这些仪器技能方面的要求。

2.对器材的要求不是很高的演示实验,?可以改为学生边学边实验。例如,课本上用铅皮和铅盒来演示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若改为边学边实验,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一支空牙膏管(尾端剪开)和一只玻璃杯。实验时,先让学生把牙膏管捏扁放在盛水的玻璃杯里,它就在水中下沉,然后将牙膏管鼓起一些,它就能上福 3.将课本上的小实验和一些实验习题改为边学边实验。?例如,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小实验,可以配合“力的测量”进行边学边实验教学。再如,用纸盒可以将水烧开的小实验,反复弯折铁丝后弯折处会发烫等实验习题,都可以配合新课教学作为学生边学边实验的内容。

4.将课本上的部分学生分组实验改为边学边实验。?有些基本仪器及其操作方法,在新课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到学生分组实验时,就可以适当提高教学要求。?这样做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例如,初三将“电流表”、“电压表”改为边学边实验后,在新课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到下一节学生分组实验时,就可以增加“两表”的使用频数,这更有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再如,初二第七章第一节“质量”和下一节学生分组实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也同样可以采用边学边实验教学,都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千方百计地准备学生边学边实验教学的仪器边学边实验是一种上课形式的学生实验,一般要求两个学生用一套实验仪器。

对学生边学边实验仪器的准备要做到“五不一保证”,即仪器不宜复杂,操作技能要求不宜过高,实验规模不宜过大,一次实验所用仪器数量不宜过多,实验时间不宜过长;实验安全要有保证。

由于初中物理实验仪器一般都比较简单,多数实验都是定性的,有些定量的实验精确度要求不高。因此,大部分初中物理实验仪器都可以自制,可供选择的器材也很广泛。例如,没有平底试管,可用废旧的.平底小药瓶来代替;没有弹簧秤,可发动学生用废钢丝绕制,没有溢水杯,也可以用在玻璃杯上套两个橡皮圈的方法代替;等等。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制教具学具的活动,不仅为边学边实验教学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实验仪器,为物理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实验条件,而且学生通过自制教具和学具,增长了才干,提高了动手能力。

(三)认真上好学生边学边实验课

边学边实验课一般包含下列三个环节:“设疑引学,辨疑解难,释疑巩固。”

“设疑引学”是教师通过一些物理现象和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辨疑解难”是要求学生对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估计可能的结果是什么,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如何用实验进行研究,拟订实验方案,并在学生实验观察和测定的基础上开展小组或全班讨论分析。学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看书、观察、实验、思考、讨论、争辩、答问、练习、应用等,做到四动,从而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释疑巩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排除疑问,通过练习、应用和小结等来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上好边学边实验课的关键在于放手让学生去看、去想、去做、去说,尽量让学生提出问题,大胆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和进行实验。教师做的主要工作是巡视、“集疑”、“布疑”,对个别差生进行适当辅导。对难点、重要的概念、分歧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在适当的地方,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边学边实验,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要设计好边学边实验的阶梯,帮助学生步步深入。既不要使学习的跨度过大,使学生无从入手,又不要使学习的跨度太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设计边学边实验的方案时,应注意了解学生实际,对

[1] [2] 下一页

实验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遇到的困难等,都要作充分的估计和准备。例如,在进行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时,教材的安排是先把鸡蛋放在浓盐水中,观察它的漂浮;然后在浓盐水中加清水,观察鸡蛋的悬浮和下沉;再加入浓盐水,观察鸡蛋的上福在实际操作时,加入清水的多少不容易掌握。会出现由于一下子倒入过多的清水,鸡蛋就下沉到杯底,而看不到悬浮现象,再加浓盐水时,鸡蛋就可能上浮不起来。有的老师在设计边学边实验方案时,作了如下的改动:让学生先把鸡蛋分别浸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观察鸡蛋的下沉和上浮,分析鸡蛋的受力情况,得出下沉和上浮的条件。接着让学生缓缓地向浓盐水中加入清水,观察悬浮现象,分析得出悬浮条件,然后讨论为什么鸡蛋在清水中和在浓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为什么漂浮时和悬浮时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而受到的浮力却相同?这样处理,不但实验成功的把握大、效果好,而且学生容易理解。

上一页  [1] [2]

篇3:加强初中物理边学边实验教学

加强初中物理边学边实验教学

近十多年来,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切实贯彻“以实验为基幢的教学原则,真正把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看待,比较多地采用学生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我们觉得仍然要加强边学边实验教学,充分发挥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功能。

一、边学边实验教学的特点

所谓边学边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以下简称“四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

(一)边学边实验教学是一种低容量高密度思维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因材施教,切合初中学生的实际课的容量是指一节课内运用新概念、基本规律、技能、科学方法的多少。高密度思维是指学生在一堂课上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并能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

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若比较多的采用边学边实验的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四动”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就能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促使大脑对各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

边学边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做、学生看那种因学生处于消极地位而使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由于学生自己阅读材料,自己做实验,还可以讨论讲述,因此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边学边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可以自定学习步调,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阅读教材,实验现象观察不清楚时,也可以反复做几次,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问老师。同样,由于可以自定学习步调,优秀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充分展开,自己可以学得深一点,多学一点。可见,边学边实验不仅使全体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既获得知识,又提高能力,而且解决了将课堂教学统得太死,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不能因人制宜的弊端。

(二)边学边实验能够起到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活动,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既能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学到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分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和测量性实验,一般都安排在新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之后进行,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加上初中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师则往往忙于协助学生排除故障,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致往往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采用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

[1] [2] [3] [4]

篇4:[初中物理]加强初中物理边学边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加强初中物理边学边实验教学

近十多年来,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切实贯彻“以实验为基幢的教学原则,真正把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看待,比较多地采用学生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我们觉得仍然要加强边学边实验教学,充分发挥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功能。

一、边学边实验教学的特点

所谓边学边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以下简称“四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

(一)边学边实验教学是一种低容量高密度思维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因材施教,切合初中学生的`实际课的容量是指一节课内运用新概念、基本规律、技能、科学方法的多少。高密度思维是指学生在一堂课上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并能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

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若比较多的采用边学边实验的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四动”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就能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促使大脑对各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

边学边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做、学生看那种因学生处于消极地位而使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由于学生自己阅读材料,自己做实验,还可以讨论讲述,因此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边学边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可以自定学习步调,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阅读教材,实验现象观察不清楚时,也可以反复做几次,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问老师。同样,由于可以自定学习步调,优秀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充分展开,自己可以学得深一点,多学一点。可见,边学边实验不仅使全体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既获得知识,又提高能力,而且解决了将课堂教学统得太死,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不能因人制宜的弊端。

(二)边学边实验能够起到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活动,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既能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学到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分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和测量性实验,一般都安排在新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之后进行,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加上初中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师则往往忙于协助学生排除故障,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致往往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采用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边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边学边实验课一般安排在教室里进行。每个桌上都有一套仪器,每位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边学边实验起到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

(三)边学边实验是一种效率高负担轻的中学物理教学活动十多年来,我们开展边学边实验所需的仪器,大多是通过发动广大师生因陋就简自制的。纵观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全部物理实验,其精确度要求不高,有的只要能表现出一些物理现象和事实就可达到教学目的。可以说所有初中物理实验除配备一定的基本仪器和必要器件外,都可以就地取材,自制仪器来解决。

进行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形式

[1] [2] [3] [4]

篇5:特边少地区的语文教学实验(网友来稿)

特边少地区的语文教学实验(网友来稿)

刘汉琦

实验,并非是物理、生化的专利,语文教学中也应该有必要的实验。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人文思想的转变,国民素质的提高。学生已不再是教什么就学什么,讲什么就信什么的机器了,他们有相对独立的思考意识,有要求验证的思想萌动。所以,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的老式教学法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必将是具有新鲜生命力的新教学法,即一种顽强生存的教改实验方法。下面就语文教学实验中的作文部分、篇章(课文)部分和双基部分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一、作文实验课。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学生成绩的高低取决于作文,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也离不开作文,广大执教者都知道作文教学的重要,然而,在我们文化氛围淡薄的边陲地区,特别是连广播电视都还几乎是零字当头的民族山区,怎样才能提高我们的作文教学,让我们的学生学起来轻松、写起来愉快呢?

笔者在高寒边少地带的作文教学中,摸爬滚打了近二十个春秋。其中不乏有过苦苦的思索,有过极度的探讨,甚至有过全军(作文)覆没的悲哀。在痛定思痛、苦苦求证的过程中,本人觉得,山区学生的作文要想平稳起步,收到成效,教师除了讲清必要的作文方法外,其它不外乎两个途径:一是口述作文;二是创

设作文环境。

口述作文,即教师确定框架,立好主干,甚至连枝叶也有必要涂上。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想“写”的兴趣,低起点的调起学生“要写”的动力,学生依样葫芦,模写、仿写或改写。有的学生实在难下笔,教师可以明言:“把老师刚才的话记个三五不离十,就算过关了”。

有的初一学生,小学不写作文,畏难而蒙混过关,有一部份是小考前背几篇短文去碰运气。进入中学后一写作文就头疼,无从下笔,。中学初一执教者面对此种情况,不妨也试试该种方法,仅管原始一些,笨拙一些,总比“恨铁不成钢,骂课混时光”要强些。

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作文材料和简单的一些作文方法后,教师可以加深一定的作文难度,即创设作文环境。

创设作文环境,就是教师让学生有个作文的依托,有个作文的实感。其实,学生写不出作文来,并非都是学生“笨”的原因,作为教师当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往往不注意让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知材料,比如说,教师组织一次参观,有目的地安排一次访问,有步骤地分配一次劳动,这些都是学生很好的写作材料。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感知写景,因为组织参观,组织访问或是组织劳动,都牵设到一个安全问题,仅管教师加以多方强调,但都难免意外事故的发生。这些年来,在教育战线也大有谈“安全”色变的趋势。

感知景物,可以有目的地让学生体验春天的华丽,夏天的凉

爽,秋天的成果,冬天的萧瑟。这些无论在上学路上,还是校园中间,甚至是教室里都能感受到,教师何而不让学生写呢?加之,学生身边的鲜花和绿叶,校园当中的青草和小树,求学道边的丰收和硕果,等等,都是学生非常方便而又非常熟悉的写作材料,执教者怎么忍心舍近求远而不用呢?!

2002年12月12日,上午十时正,天空晴朗,阳光明媚,可教室里依然冷气叟叟,寒风刺骨。近一月来,天气阴沉,气温下降,加上雾气笼照,梅雨抄袭,整个校园一片泥泞。有的学生单衣闯严冬,有的学生独双鞋子熬酷寒,曾几何时,因为天气的骤冷而停止手写作业;又曾几何时,因为气温的下降而停抄笔记,学生骂天,教师恨地,广大师生真是烦不胜其烦,熬不胜其熬,大家都在问:艳阳天,哪里去了?

这一天终于来了!风和日丽,艳阳高照!

可是上课铃响了,教室是师生神圣的阵地,有谁敢不坚守?

看着学生很不情愿的、一步三回头的走进教室,我心里顿时有了主意。

“大家是不是想出去晒晒太阳?”我看出学生的心思,爽声问道。

“是!”像沸水烧开,像山洪瀑发,像平地一片惊雷!

“好”我也非常慷慨。“这一节课就让大家出去好好享受一下大自然的阳光。这一月来,有的同学耳朵发过胀,有的同学手指生过疮,有的同学脚都不能走路,……今天,我们都要和它们说声再见,去投入太阳公公的怀抱。大家--放心的去吧!”

话音未落,我手一挥,前排的学生已冲出教室,有一人竞带倒了凳子。

教室前,操场上、草坪边,学生三个一群,五人一伙,在规定的范围内尽情的享受着阳光的恩赐。看着学生舒心的样子,我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惬意。

四十五分钟的温暖,学生已洗了个痛快的阳光浴。上午第四节课,学生都等着讲预订的课文。

“这节不讲课文了,请同学们把刚才晒太阳的感受写下来”。

“写不来”,一个有点顽皮的学生提出抗议。

“写不出来,还可以再出去感受一下,但这节课必须交,题目可以自拟,也可以用‘温暖的阳光’、‘和煦的太阳’等等”。

“老师,从哪些方面写,写些什么呢?”一部分学生真诚的问道。

“在温暧的阳光下,你的身体感受如何?你的头(脸)、手、脚及身体各部感觉怎样?心情如何?前些天,冷气袭人,对你的学习有无影响?今天、天气暧和,你对学习该怎样弥补?今后,你希望老天爷该怎么办?……”

教师边指导,学生边写,至要下课时,已有部分学生交上答卷。

这次作文很成功,全班100%的按时、按量,已基本按质的交了文卷。

一个学生写道“……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我的心情无比的愉快,在这暧和的阳光下,我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虽然昨天还是阴沉沉的天,冰凉凉的地,但在这温暧、幸福的时刻,我

早已淡忘了过去的严寒和萧瑟,我虽然因此耗费了一些时光,但我要把它抢回来,我还要感谢老师对我的理解和宽容。我觉得,遇到这样的老师,我和我的班集体是幸福的。今后我和同学们都要努力学习,报答老师……”。

二、课文实验课

中学语文课,虽然材料丰富,授课方法多样,较其它科目灵活。但长时间的纸上谈兵,空口理论,未必就不会让学生乏味。特别是讲到枯燥无趣的说明文章节时,语文课的纰漏就不免暴露出来了。为此,进行一些必要的模拟实验是应该的。

《口技》(初中第二册),对初一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篇较难懂的古文。讲授时,不妨先找找中央电视台“曲苑杂谈”栏目里的《罗桑学艺》这一集录相带(或者有关“口技”方面的相声、小品均可),把这一集录相带播放给学生。罗桑是一个文艺奇才,无论声乐、舞蹈都很突出,特别是口技方面更是独特。他边跳边唱边模仿各种乐器的演奏,多种乐音就出自他的口里,而且惟妙惟肖,绝伦非比。如果不是亲眼直视,还真以为有一大个交响乐团在为他伴奏呢。

看了罗桑的表演,听了罗桑的空口演奏,营造这样一个文化氛围,再给学生讲授《口技》,学生就容易接受多了。当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能这么做的,一些课文的实验讲授,可以说比设置这种文化氛围还要简单,只要我们执教者潜心探讨就可以找到既简便又实效的实验课堂,如《看云识天气》(初中第四册):

天是蓝蓝的天,云是白白的.云。在蓝天白云之下,就是宽阔而

平坦的操场。集合学生、手指蓝天、脚踏大地,讲授《看云识天气》:什么卷云、积云?什么高层云?什么积雨云?……这样的室外课堂,学生是多么的新鲜;这样的室外课堂,教师是多么的惬意,寓教于乐、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

有的课文实验,教室外都不必,可以直接在教室里做。比如《万紫千红的花》(初中第四册)根据课文观点“花青素遇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课文p21页)”,为让学生更信可实验,直接让学生预习后带材料:酸醋几乎家家有,肥皂更是普遍,求学路上的野花,校园里的鲜花,均是实验器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当堂实验,教师当堂施教,一节理论联系实际的验证课就顺利铺开了。

最简便快捷的实验课还是《核舟记》(初中第四册)。因为实验器材在教室里就能够找到,学生人人都可参加。比如表演下列片断: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肃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苏东坡、黄鲁直和佛印三人在船头上的表现,各具神态。表演时,苏东坡的“峨冠(高帽子)”用学习小报折叠,胡须用作业纸剪贴,苏、黄的手卷将两张试卷粘帖起来即可,佛印的念珠用

一根线拴一串小石子就行。授课时由学生推举一组表演得较形象的作代表,教师一边范读课文,代表一边作示范表演,全班同学进行评议,提出看法。这样,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整节课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古文是中学教材里的一大难点。一提古文,学生就头疼,然而辅之于可行的实验,降低难度,化繁锁为直观,提取学生兴趣,这对我们山区的语文教学是很有帮助的。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灵活施教,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就地取材,我们特边少地区的语文教学是有望提高的。

我们山区有我们山区的特点,城市有城市的不足。我们山区,山高路陡,石头多,山谷多,河流也多,因而石拱桥也就相应的多,差不多村村寨寨,条条马道上均有。这些石拱桥虽然没有像赵州桥和卢沟桥那样载入史册,也没有它们那样高大雄伟,但它们紧可以代表石拱桥的特点存在。教学《中国石拱桥》(初中第四册)时,不妨先参观一下这些小型拱桥。

总之,利用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作为直观教具,这样的实验材料是不少的。有的课文实验在校外做,有的课文实验在校内做,有的课文实验,甚至在教室里就可以做,只要我们广大执教者多开动脑筋,多访查,多了解,是不难发现这些现成而有证明力的直观教具的。

三、双基部分,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验课

教室里,学的是经验;书本上,谈的是理论。长期的闭门施教,发现收效并不可观。前不久的一节说话课《说话要注意语言美》(初

中第四册p181页),学生似听非听,爱学不学的态度让人非常难过,课后想想,问题出在哪儿呢。教法是否该改一改了?

2003年5月14日,是期四,晴。这天,本人特地把上午的两节课调换至下午,向学生言明:今天上室外课,内容是逛街,从街尾逛至街头(长约一公里),要求(一)找出街上所有的错别字;(二)找出各种广告、门对、牌坊上的病句;(三)注意旁人的说话方式及内容。

学生情绪非常高涨,话音刚落即一哄而去。第二天,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大家都争着发言:

一学生说,平坝镇133号那个老中医的广告用毛笔歪歪斜斜的写道:“本人善长医诒谓病、肝炎和黄胆”(有三个错别字);有一个学生拿出一张江湖医生的《洗牙剂使用说明》,上有一条注意事项:“注意使用此药不易接触齿银”,学生接着解释道,应该是“不宜”而不是“不易”,应该是“齿龈”而不是“齿银”。“我查过字典了”学生又补充了一句。

有一名男生,性格内向一些,行动迟缓了一点,想到街上的毛病已被别人找完,自己已无法收获,天气又有些闷热,因此干脆慢吞吞地一个人在后面游荡。突然一阵急风吹过,一小女孩马上蹲到地上捂着眼睛哭道:“妈妈,我的眼睛掉到沙沙里啦 ”话音未落,全班都哄笑起来。在笑声中,大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不是眼睛掉到沙沙里,而是沙沙(灰尘)吹进眼睛里。这属于语序不当的病句。

几个平时比较捣蛋的男生七嘴八舌地表演起一家夫妻吵闹的情

形:丈夫不知怎么激怒了妻子,妻子叉开八字腿,一手叉腰,一手指着丈夫,凶恶地尖声吆道:“你打吧,,你不打就不算人养的”,丈夫好象有些无奈,长长叹了口气,转身想要离开自己的恶婆,可“恶婆“却紧走几步,拽了丈夫一把,把丈夫拽了一个漂亮的趔趄“你打吧,你怎么不打了?你今天不打就不算人罅(xia土话“生”之意)的”,丈夫恼羞成怒,叭叭几个耳光,再加一脚,结果恶婆就只好趴下--呼天唤地了……。

“停”我打断学生的表演。“请大家评议一下这件事。”

“打人不应该”一个女生首先发言。

“骂人更不应该”一名男生似乎很有理据的大声反驳道。

“对,打人、骂人都不应该。”我综合道。“可是,同学们想过没有,世界上有谁不是父母所生?有谁不是父母所养?”一部分同学“哦”了起来。

“人家不打你,就不算人的后代,难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其父母竟会是牛、是马、是猪或是其它的动物?”我继续诱导。

教室里非常安静,全班学生都在思考着。

这节课收效太大了!学生都明白了一个道理:与人交谈,要客观,要切实,要会理解和尊敬对方,还要会采取一定的说话方式,否则,就会出现预想不到的后果。

这样的课,学生亲临其境,耳闻目睹,很受欢迎。

这些社会上的人文现象,学生生活当中也很不少,可是教师不点破、不联系,大多数学生怕永远都是糊涂的,他们总觉得,语文的实际运用没多少重要,学和不学一个样,可学可不学的。然

而一旦走上考场,就窘迫不堪,一步入社会,就被弄得丑态百出,尴尬之极。

这就是我们教法的悲哀了,我们有责任和动力改变这种悲哀。

语文教学的实验改革,总的说来,无论身处何地,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也不论是乡村还是集镇,只要我们广大执教人员认真钻研,用心研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因“教”施“材”,不管是字词句段,还是篇章结构或是作文教学,都是有望提高的。

作者邮箱: liuhanqi@yunnan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