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养护教育论文(共17篇)-澳门凯发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要重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养护教育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感谢网友“pesterous”向本站投稿了17篇与“要重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养护教育论文”相关的素材。
篇1:要重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养护教育论文
要重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养护教育论文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小学阶段的体育课要做到养护和锻炼并重。但是,当前的体育教学仍有重锻炼轻养护的倾向,这直接影响着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养护就是保养护理,使之保持良好的状态。小学生生长发育较快,而他们的身体又很稚嫩,骨骼、肌肉、内脏等器官均较脆弱。这正是为养护教育提出的客观依据。
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有效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体育课突出锻炼十分重要,但是绝不能忽视养护。《大纲》新体系的特点是:在加强身体锻炼的同时,要充实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和卫生保健教育的内容,使体育教学既向学生传授身体锻炼的技能技巧,又以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指导身体锻炼,把体育与卫生保健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
首先,进行体育教学需要有场地,而场地的质料直接影响到养护与锻炼的成败。目前,有的'学校大搞水泥、柏油操场,不惜将好端端的土质操场毁掉。其实,水泥、柏油铺设的操场质地坚硬、弹性极差,长期在这种场地进行跑、跳等体育锻炼,不仅极易发生外伤,而且会对人体造成潜在性内伤(伤及关节以至大脑)。实践证明,从目前我国的国情出发,还是以松柔、平整的土质场地进行体育教学较为理想,它不仅有益于少年儿童骨骼、肌肉的正常发育,而且安全。诚然,它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去清理、浇水、平整和维修。
其次,进行体育教学还需要有器材。我们应按《大纲》要求努力争取逐步配齐,以利于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养护和锻炼。条件所限一时配不齐的,可以发动师生自制器材,但一定要考虑到卫生和安全因素。丰台师范附小等学校的教师发动学生利用废弃的洗涤灵瓶和易拉罐,装上重量不等的沙子制成适合于低、中、高不同年级使用的“哑铃”,用来做器械操,不失为一桩美举。南京九渡槽小学曹卫民老师开发利用废旧自行车外胎,制成“胶圈”,进行《大纲》中规定的游戏及多项教学,取得成功。丰台区张郭庄小学曾经以草垫套上塑料袋代替体操垫上技巧课,同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第三,体育课是养护和锻炼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教师应按《大纲》的要求,备好、上好体育卫生保健基础常识课,使学生懂得浅显的有关常识,了解自己的身体,初步懂得一些参加体育锻炼的好处。培养学生注意安全、保护身体的能力,以及逐步把学到的体育卫生保健常识运用于身体锻炼和生活实践的能力。
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决定其以身体练习为主要特征,以室外为主要场所,在动态之中进行,因此增加了组织教学的难度。倘若学生使用器械不当或生理负荷过量,就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有人说,体育课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室内课。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事故难以避免。体育锻炼的确存在不安全因素,有潜在的危险性,但只要注意养护教育,课堂组织严密,以正确科学的方法施教,加强养护措施,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养护意识应该渗透到备课、上课、课后小结的各个环节之中。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不安全因素,并通过自己的努力逐一排除。备课时,不仅仅是写好教案,而且要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器材,要揣摩教材的技术要领、动作结构、重点与难点、保护与帮助,要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如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纪律习惯、运动能力等等。
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物质手段,体育教师对其要精心维护,合理使用,对其性能、状况要了如指掌。
上奔跑与跳跃类教学内容的课,教师要提前平整场地,并适当浇水、翻松沙坑,避免或减少出现摔倒、擦伤、扭伤等伤害事故。
在上投掷、器械体操、攀登爬越与技巧等需用器械的体育课前,教师必须认真细致地检查器械是否牢固、安全、适用,排除隐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知识、灵敏的技巧、娴熟的技能,并采用科学的教法,使学生领会并掌握动作要领,明确技术规范,进行准确操练。教师还必须亲自带领或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和必要的专门性练习。
对于体育课的着装,教师必须有严格的要求,使学生明确目的,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不得穿皮鞋、凉鞋、塑料底鞋;不得携带钥匙、小刀等利器。
小学体育课,从始至终都要全方位地贯彻养护与锻炼并重的原则。课后,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反思养护教育的情况,以不断增强养护观念,强化养护意识。
篇2:小学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论文范例论文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的所有认知活动都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情感驱动人的活动,因此情感也是构成人的活动动机之一。体育教学中,给学生动之以情可以起到一种信号功能,能给学生很多的感染,给以动力。在体育课堂上如果能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可以起到以情激趣的作用,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关注学生的技术形成情况,还应重视学生的情感变化,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的言行,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从而使学生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到体育学习之中,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与技术。
一、热爱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美国总统林肯讲过一段颇为精彩的话“一滴蜜比一加仑胆汁能够捕到更多的苍蝇,人心也是如此。假如你要别人同意你的原则,就要先使他相信,你是他的忠实朋友,即‘自己人’。”从这一句话中道出了情感的重要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要多了解学生,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问题,真正走到学生的心里,并把自己的教学以学生的感受传递给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了,学生在心里已经认可了老师的关心与受援,认为老师是自己学习上的好朋友,老师的做法让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在日常体育教学中,老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自己的好朋友,而不是学生的压迫者,并且善于聆听学生的心声,学生有学习上的困难或者生活上的困难,要以实际行动给以帮助,给学生送去春风化雨般的温情,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精心设计课堂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学生在一节快乐的体育课得到体验是无与伦比的,体育教学的氛围是不是和谐、宽松,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成长的沃土也是他们发展个性的土壤。课室氛围需要老师用自己的言行来营造,老师的语言幽默,给学生以亲近感,示范动作优美让学生跃跃欲试。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给课堂氛围的创造产生条件。如果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老师不要打击他们,而是帮他分析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帮助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再试一试,等学生解决问题之后,他们那种喜悦感会很自然的流露出来。
三、运用民间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情感
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民间体育游戏经过历代人的实践提练而成,从而构成了民族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民间体育游戲反映了人们生产、生活,运用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能表现出学生的心理素质,更让他们体验到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民间体育游戏风采特异、形式多样、趣味性强,非常适合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经常在体育课堂上融入体育游戏,可以有效地实施情感教育,为情感教育提供了机会,经常做民间体育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精神,从而更加热爱集体,形成高尚的思想品质。
比如,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炸碉堡》、《警察抓小偷》等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游戏,这些游戏规则简单,易于组织,而且积极同上,表现了解放军叔叔的勇敢、机智等优良品质,学生在练习中无意中学会了如何去遵守纪律、如何团结一致,从而形成相互帮助的好习惯。
在体育游戏过程中,特别是一些竞争性较强的游戏,因为胜负的问题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争执的情况,不仅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更重要的是伤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老师不要着急,而是关于抓住这一良好的教育契机,告诉他们通过比赛产生的同学情谊比输赢更为重要,希望同学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方法以更好的心态来迎接新的挑战。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群的性格
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占有很强的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群意识有很大的帮助。小组合作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中也突出强调了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在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为主,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运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中对学生的分组是一门学问,分组的方法有多种,可以运用不同的分组模式,比如阶段分组、性别分组、随机分组、技术分组等等。并帮助学生建立合作规则,以确保小组学习的有效性。在合作学习期间,要注重相互帮助,齐心协力的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每个学生完成自己分工的同学,要顾及到别的同学的任务。比如,在玩民间游戏《剪刀、石头、布》时,采用灵活分组的方法,让他们寻找自己理想的澳门凯发的合作伙伴,因为这样才能相互默契的配合。游戏时,有的学生反应快,有的慢,你追我赶的场面热闹非凡。这种合作性的游戏有利于那种不合群的学生参与进来,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提高交往能力。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激发,这样有利于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老师要全方面的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引导他们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每一位好的老师都是一名出色的“导游”,既为“游人”开辟一条最快捷的路径,又能抓住每一处胜景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去学习体育,在学习学会体验快乐,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
篇3:中学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论文
中学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论文
【摘要】: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处于起伏、不稳定时期,可塑性强,极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体育教学因素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及学生在教学中表现的心理问题,提出在教学中,了解、熟悉学生现状;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开展多种形式体育锻炼;加强心理健康理论教育等的7点措施,以改善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心理健康抑郁焦虑主体意识
教育大纲中明确指出:体育教学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健康水平。然而,现实却令教育者勘忧。据北京、上海等地对中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1/5的学生受到学习、人际交往、青春期生理等方面的影响而忧心忡忡,情绪失常,容易紧张、忧郁、焦虑、偏执胆小、孤独,自我为中心,懒散自负等是目前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体会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1体育教学中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发育的因素
1.1生理条件的影响
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在练习中放不开手脚、胆小怯懦、怕别人嘲笑,也很少与同学,教师交流,长期下去编产生了孤独,自卑的心理。相反,有的学生却自大,偏执、草率,这都是不利于身心发展的。
1.2主观、客观环境的影响
1.2.1有些学生对自己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自我评价过高,盲目自信、乐观。上课不专心,随随便便、自控能力差,对技术一知半解。练习应付了事,久而久之,形成懒散,自负心理。
1.2.2由于教师态度粗暴,过于严厉,方法简单。伤害了学生自尊心,加之学生情绪,心理处于起伏,不稳定时期。极容易引起学生不满和反感,以对立、厌恶的情绪上体育课,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极容易造成偏执,逆反心理。
1.2.3有些学生对技术要求高的项目,有过运动创伤史的项目,没有学习趣,消极、低沉、做动作时害怕、紧张。一旦受到挫折,表现苦闷、悲观、甚至逃避,对困难束手无策。久之,产生焦虑、紧张、抑郁心理。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中学教育教学在相对开放、运动、协作的环境中,学生最容易毫不掩饰地暴露自己的真实情感,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学是教育和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阵地。注重和运用一些合理、简便易行的方法和手段,融入体育教学中,完全有能力改善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1了解熟悉学生现状
平时,教师应主动接触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爱好兴趣,生活习惯,心理水平现状,运动技术与身体素质现状。对学生现状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在教学活动中有的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2.2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多为学生提供练习上成功体验的'条件和机会。如在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可根据学生身体条件的不同,掌握技术的不同,在投篮练习距离的选择也应有所不同,掌握技术的不同,在投篮练习距离的选择也应有所不同,提高了投篮命中率,符合学生的基础和发展学要,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和目标意识。,从而使他们从自我肯定中得到满足,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自我意识。
2.3培养学生自信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学生在进行心理的自我调整时,必须对自己有全面、积极的自我认识,辨证地看待自己,把自己放在群体中恰当位置,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
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情绪变化,从细微处发现他们的长处,积极引导多进行鼓励。
2.4培养学生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
教师可采用引导学生制定目标,开展对话等方法,使学生根据输入的信息,不断修正自己的心志,在有干扰的情况下善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某个固定方向,调整练习心理,形成持久的内驱力,不断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2.5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标志。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师生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多种人际交往活动。教师应热爱、信任、尊重学生,建立民主、信任的和谐关系,学生间要求互助互爱共同提高。如在分组练习教学时,可把技术掌握好的同学分配到各个组中,让他们帮助其他学生进行练习,允许学生间充分交流、探讨,有效地克服一些学生孤独、自卑的心理。
2.6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在体育教育中,多运用竞争方法,各种竞赛都有严密的组织性和严格的规则,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还能克服学生自由散漫无组织纪律性等性格特点。教师在竞赛中,积极引导,使学生正确看待胜负,胜不骄、败不馁,从胜利中找不足,失败中找差距,做生活学习中真正的强者。
2.7开展多种形式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体育教育除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课教材之外,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和各种竞赛,调节学生压力,活跃校内气氛,互相交流,加强了解和友谊,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奋力拼搏,团结互助等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
参考文献:
1、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7-04-001429
2、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韩旭等中国学校体育.6.56
3、体育教师应当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中国学校体育.6.1
篇4:小学写字教学中要重视抓好评价环节论文
小学写字教学中要重视抓好评价环节论文
写字教学对于培养学生领略、欣赏汉字书法艺术的初步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培养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言基本功训练。”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写字训练。
评价学生的书写是写字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对学生通过练写所形成的能力的综合性评测,是调控写字训练的重要手段,在写字教学中必须抓好评价环节。
(一)评价要讲求实用性。
写字教学中的评价环节,应当是紧扣本课的练写目标,培养写字技巧、深化写字知识的过程。比如教学“怎样写相向相背的字”一课,在学生练写完“切、北、非”等例字,进行评价的时候,首先就要看他有没有掌握“相向相背字”的书写要领:相向要讲究谦让,相背要注意紧凑。然后,再去关注其它方面。在教学中还要采用多种形式评价,如:展本共评、交流作业互评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人人动脑、互帮互学。要让学生根据评议意见对暴露出来的重点问题再练写。这样,有利于培养写字技能、掌握写字规律。要让学生照帖自查,找出毛病再临写,再对照,再纠正,加深体会,提高练写质量。
(二)评价要注重艺术性。
只有具有艺术性的评价,才能产生最佳效能,促进整个训练不断向纵深发展。
1.评价要突出激励性。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在写字教学中,尤其是在写字课的评价阶段要十分重视兴趣的激发。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胜心理,他们都想按照书写要求把字写得正确、端正、美观,受到老师、同学的夸奖。但又因现有写字知识、能力、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时,显得缓慢而艰难。这种“双重性”,要求评价必须顺应上述特点,突出激励性。即对学生的点滴成绩和进步,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如在上课伊始,表扬上节课练写好的、进步大的同学;课堂总结时,开展评选“小小书法家”等活动。这样,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写字的热情。与此同时,应鼓励学生坚定信心,改正不足,再接再厉,不断向新的高度攀登。
2.评价要具有导向性。
对学生书写的评价是前期训练的终结,更重要的,它又是新的训练的开始,因此,评价要为新的训练引路导向,使评价具有导向性。如:针对学生练写中的不足之处,为学生指出应该任何改进和完善、为什么要这样改进和完善;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随机引出新的练写任务、方法,便于学生展开新的训练。同时,还要注意评议学生的坐姿、握姿等,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评价还应注意深刻性、讲究准确性、体现新颖性。
如不少教师评价学生的写字作业,习惯于使用“优秀”、“良好”、“及格”等抽象而模糊的语言,这是不恰当的,因为这样的评价毫无意义,对学生的练写没有什么促进作用。写字作业的批改要像批改作文那样,既有抽象的`成绩,又要有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的评语,这样,才会对学生写字水平的提高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单一的练、评形式,必然使人产生厌烦之感。这就好像一道美味佳肴,如果天天食之,也会感到无味。因此,要不断地变换练习、评价的形式。练习和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才有利于强化学生写字的兴趣。
(三)评价要与审美相结合。
在写字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不少学生分不清好字和差字、好画和败笔,盲目地模仿别人的字,结果越写越差。更有甚者是以丑为美。如:有的学生以字向左斜或向右斜为美,字斜、人歪,毫无美感;有的学生以一律写得只占方格一半而贴近下底线为美,毫无章法;还有的为了书写整齐,干脆摆上小尺,笔尖贴着小尺写,结果可想而知,写出来的字笔画生硬、缺少变化,字也就显得呆板,失去了灵性、没有了美感。这些都说明学生缺乏正确的写字审美意识。因此,教师在写字教学中,要把评价书写与培养审美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1.在评价中教给学生一定的审美知识、审美方法。
对小学生来说,应着重提高他们对范字的线条美、结构美、章法美的感受力和领悟力。如字的结构美,反映在笔画的组合、字的造型上,字的结构在整体上表现为平正、险绝、雄强、飞动、秀美等,各部分表现为顾盼、穿插、向背、容让、对称、和谐等。
2.加强示范、教会互评。
教师的示范十分重要,它是最形象、最生动、最切实的指导。教师要经常性地示范评价学生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要注意从章法、结构、点画三个方面入手,既要肯定书写的优点,把优点讲够,同时,也要毫不含糊地指出书写的不足,把缺点讲透。通过教师经常的示范,学生一方面提高了审美能力,另一方面也从教师的评价中掌握了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互评,在互评中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另外,采取展览的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使写字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表扬写得好的学生,并把他们的本子在班上传阅,使学生明白,怎样书写才是美的;
综上所述,在写字教学中,重视抓好评价环节,对激发学生写字兴趣,提高写字技能,培养审美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篇5:小学体育教学中应融合美育教育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中应融合美育教育论文
一、对生活美的体验
美来自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体育运动、竞技、游戏不仅仅是人的情感的渲泄,更重要的是人改造生活的需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生活美的教育。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身体活动,促进青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过程外,融合对生活美的教育。另一方面开展野外体育活动,更能使学生达到对生活美的教育。因为举行此类活动,学生通常都要准备食品及其备用灶具,在活动中,学生要生火、做饭、搭帐篷、确立方位、使用地图和指南针等。在出现伤病的情况下,还要会医务急救和排难,学生通过自身劳动,锻炼了独立生活能力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
二、对情感美的感悟
现代教学论强调快乐的学习情绪,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和利用提到了相当重视的地步。但在一般情况下这种非智力因素是为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服务的。但这里把情感放在了教学内容和追求目标的位置上,是要求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美的情感教育,即培养其良好的情感品质。要实现其目标,必须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因素:
1、在教和学的关系上,强调学生是教学主体、学习的主人,实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是实现目标的前提。使学生把体育的`学习建立在自身愿望需求的基础上,这是实现目标的基本保障。
2、在教学的观念结构上,主张教学活动是认知、情感、行为这三种心理活动有机的统一,这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强调体育课必须情知交融与身体发展并举,体育教育结构应是融认知、情感与身体发展为一体的三维立体结构。
3、情境的创设、场地的安排、教材内容的选舍,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参与机会,都有成功的感情体验,使他们在“心态平衡发展”中产生强烈的体育爱好,养成喜欢学,以苦为乐,乐此不疲,自觉锻炼的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情感,又如场地处理安排上,仅跑道上划白线和不划折线,学生跑起来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觉,所以,在场地器材布置力求美观新颖,学生产生新鲜感。又可以挖掘教材中固有的情感因素,准确及时地给予培养,促使其情感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4、个性的尊重并能使其充分发展是实现目标的基本方法。遵循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生理、体育、个性及兴趣、爱好上存在差异的认知规律,要用一种因材施教、分类组合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方式方法以及运动负荷等方面加以区别对待。特别强调,因体育动作困难,身体素质差比不上其他同学而产生紧张、畏惧、出现信心不足、抑郁心态等不良情感品质时,教师更要细心、耐心辅导、充分鼓励等手段,以求达到学生心理上的转变。
三、对真善美的领悟
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外形极其丑陋,但他却感人至深,正是由于他具备了真与善的品德,才使得他有一种崇高的美的形象。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真善的教育,即如何“做人”的教育。如教师可及时抓住体育比赛中时常出现的运用不正当竞争手段,靠投机取巧获胜的现象,是对学生的误导,因此从人的本质上去弘扬真正的人格精神,从体育精神方面去教育学生,认识和理解体育比赛对参与者行为规范的要求。在树立集体主义精神的同时,还必须做到实事求是,遵守规则,言行一致,做一名名符其实、堂堂正正的胜利者。面对体育运动中艰难困苦对人体生理负荷能力的挑战,能否做到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面对体育竞争中,时时刻刻有失败的同学,竞争对手意外事故发生的情况下,能否及时得到其他同学的友爱、温暖和帮助等等思想认识问题,都需要教师在有意无意之间悉心培养。
篇6:小学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运用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运用论文
摘要:情感体验是爱的体验,是学生兴趣培养的基础,它能最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整个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传授与培养,更是师生情感的互动与交流。因此,我们要以情感教育为附线,让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返璞归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情感教育;体育
课改相对于体育科目是全新的感觉,重视新课改,潜心于学生热情的培养,在课改的体验中,使学生如沐春风,燃起学习体育、锻炼身体、陶冶身心的热情。体育课上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等的教学肢体语言就是情感信号,教师语言的诙谐幽默、教学行为的张弛得体更加积极有效的促进学生们的积极热情地学习,教学效果自然事倍功半。体育课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要求学生心情愉悦的上课,学生情绪的好坏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教师要特别留意学生的情绪,针对个别学生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一、教师爱每一名学生,让学生感受教师的爱如春风般温暖
教师应该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受教师的爱,以至于这种情感贯穿与课堂的分分秒秒,每个动作与每个细节,让学生在温暖的课堂氛围中开心的绽放!爱学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基础,善于发现每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关心学生,用心观察学生,感知学生,积极发挥学生的优点,及时鼓励,让学生在心里充满阳光,从而弥补学生的不足。在体育课堂上,教师用爱感动学生,让每一名学生心里都种下希望的种子,教师的情感似春风和春光,教师眼中的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每天都在成长,教师用心呵护,让学生在运动中快乐的成长,并与学生一起成长,沿着向上的方向发展。教师的爱并不是偏爱,根据学生的年龄发育特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坚强,勇敢,刻苦和勇于拼搏进取的精神。让学生在在团结合作与竞争中等到锻炼,学会适应环境,适应社会。
二、教师用爱感化学生,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锻炼的好习惯
教师的爱是一种内在的情感体验,一种倾向,一种动力。这种动力来源于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爱。因此,只有教师爱学生才能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教师爱学生,热爱事业和钻研业务,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因此,教师就要努力学习、刻苦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感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切实找准知识与情感的契合点,理清思路,讲解条目分明,教师讲得清,学生弄得懂。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提高教师的威信,是情感交流的必备条件,教师的爱心和热心就是孩子们信心的源泉,教师要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课上是教师,课下是朋友。要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困难,并积极加以解决。
四、情感教育在体育课堂中的作用
情谊的浸染就是个人的情感对他人的情感施以影响的熏染。体育教学是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教学性质,体育教学要结合情感教育进行身体练习,有些体育项目需要教师情感激励学生完成练习,例如长跑,单杠,双杠等项目,教师需要情感激励学生克服困难,超越自己的'精神。这种情感激励建立在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学生喜欢任课教师,就愿意跟教师沟通交流。教师的情感发挥着激励的作用,学生在此项活动中就会积极参与,遇到问题就会及时沟通解决。首先是体育教学中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教师要为人师表,注重良好的在外形象之外,还要注重内在修养。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有过硬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和体育技术本领。教师的专业知识越宽广,技术本领越过硬,学生收益越多。在学生心里教师的形象越高大,学生就能敬佩你。例如:在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颠球的技术时:语言清晰流畅,教态自然大方,动作轻盈贤淑。学生由衷敬佩教师,并积极模仿加强锻炼。达到了教学的效果和目的。其次是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体育骨干掌握技术快,身体素质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体育骨干的力量。在分组教学过程中,安排几名体育骨干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带领学生练习。这样可以很好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并且培养小组长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培养小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体育骨干的带头作用,让他们多做示范,组织小组练习,加强合作,在小组展示关节积极表现,调动孩子们练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练习的强度和密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体育运动能力,让小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成长。
五、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寻求有效方法和手段
针对活泼开朗的学生,在进行大运动量和耐力项目训练时,安排他们担任小组长,给学生做榜样,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学生积极表现,并带到其他学生完成教学活动和练习;针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采用有效的方式方法,引导孩子和性格开朗的学生分在一组,相互影响相互帮助。在小组合作中协调配合,增强集体荣誉感;针对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有耐心。在有困难的时候给予热情的帮助,有教师的热心感动他们,对他们不抛弃,不放弃!
六、注重兴趣培养
(一)创新组织形式
以快乐体育,终身体育为宗旨,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浓厚了,学生就积极主动学习了,效率提高了,学生体质增强了。重在参与,只要都参与活动,达到锻炼的目的,自然效率就提高了。
(二)创新问题情境
体育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繁多,不能平铺直叙,更不能灌输式。应该把要学习的知识点带到一种环境中,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得出问题的答案。挖掘学生的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总之,课改如春雨一般,滋润着祖国的花朵。新的课程改革沐浴在春风里,给教育的大地带来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新课改以情教学,情感渗透着教育,教育中融入情感,有情感的课堂温暖学生的内心,在有情感的课堂上学习,让学生身心能够放松,并愉快的学习,快乐的成长,让小学生在情感的教育中塑造精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郭晓娟.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教育艺术,,(03).
[2]张卫.情感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情感读本,,(20).
[3]杨秀丽.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实施[j].南北桥,2015,(12).
篇7:小学体育教学中教育技术的应用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育技术的应用论文
摘要: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生必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体育教学逐渐得到重视。在中国应试教育横行的现状下,学者们对于如何真正的实现素质教育争论不休,小学生体育教学规范化不仅能使体育教学的质量有所提升,还能增加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推进小学体育规范化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积极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更好地实现规范化的小学体育教学。
关键词:教育技术;小学体育;素质教育
一、应用教育技术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1.辅助技术动作的讲解。体育教学中存在许多难度系数高的技术性动作,比如腾空、高速翻转等等,这些动作体育教师并不都能完满的呈现出来,即使教师完整的呈现出动作,学生也不能完全看清楚。并且,这些技术性的动作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很大的难度,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学生很难顺利地完成动作。还有许多因为场地的限制,比如游泳、高尔夫球等需要一定条件的运动,教师也不能实时展示。此外,某些基础性动作看似简单,但要完全正确连贯的完成却十分不易,比如跳远、跳高。这个时候就需要借用教育技术的帮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重复放映连贯的动作,对动作进行慢放和分步剖析,对于不能实时展示的运动,教师也可以播放视频,给学生更加清晰的印象。对于这些技术性动作和场地限制运动等体育知识的教学,使用教育技术和借助教学工具是十分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更新快、信息量大、准确率高、直观性强等特点它能够将教学内容清晰准确的传达给学生,保障体育教学的准确与规范。
2.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上,通常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长期如此不免让学生感到单调乏味。而小学生正处于一种难以集中注意力的阶段,教学场地上其他学生、操场外的天空、偶然飞过的鸟儿都比体育老师单调的讲解更加具有吸引力,所以体育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更多的互动。教育技术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即使相隔甚远的两校学生,不见面也能同时欣赏第三方教师(或同学)的示范讲解。体育老师要借助教育技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调整教学策略、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体育方面的影片、赛事,让学生接触到专业运动员标准的动作,感受赛场的气氛。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中,还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体育课堂得到充分的锻炼。
3.帮助教师获得教学反馈。由于种种教学条件的限制,小学往往采取大班教学的形式,一位体育老师更是负责多个班级的体育教学,体育老师通常不能准确的记住每个学生,更加不能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每节课教学情况得不到及时的反馈,这对小学体育规范化教学是十分不利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使这个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利用先进的仪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和体能健康情况做测试,将测试的数据录入电脑,制成表格,这样就能观察每个学生过去和现在的情况的对比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通过分析数据来发现学生的问题,调整教学内容。
二、应用教育技术提高体育学习的质量
1.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敦促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和最主要的动力,即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一个学生是满怀期待的学习无疑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丰富、教学方式多样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体育,为他们塑造健康的身体打下良好的基础。体育教师在讲述关于足球的知识之前,让学生观看一场激动人心的`足球比赛,让他们对足球有初步的了解,引起学生对足球的兴趣,然后播放足球的教学视频,边播放视频边给学生灌输足球的知识,比如足球的起源、如何运球、如何守门、比赛规则等等,最后让学生自己实践。这样从宏观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生动又形象,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又能使学生掌握的更加牢固。
2.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的效率。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灌输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后,便让学生自行练习,学生对所学知识并不熟悉,往往自由活动后不加练习,学生真正能在体育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十分有限。体育教师可以借用教育技术讲解和示范体育专业知识,分步解析动作,全方位的讲解重点难点,学生自行练习时仍然播放动作视频,让学生可以跟着视频做,遇见忘记的地方还能再看一次。
3.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培养和形成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了解日常运动的基本知识时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为日后中学的体育教学奠定基础。小学体育老师需要教授学生基本的运动技能外,还需要教会小学生一些基本的健康常识。对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师除了直接传递外,还可以通过播放影片、讲案例等让学生自己总结其中反映出的体育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贴近生活的体育小问题,让学生通过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上网查询等获得答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生活和娱乐中获得体育健康知识,还能培养学生探索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是离不开教育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的,教师应当对教育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作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从而使教育技术和课堂学习更加完美的结合,使小学体育教育进一步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刘成炜.小学体育教学规范化中教育技术的应用实践[j].四川师范大学.
[2]龚正伟,黄超文.现代教育技术与体育教学[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篇8: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路径分析论文
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路径分析论文
一、小学体育教学要把思想健康教学放在首位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小学的思想健康和身心健康共同决定着国家的进步和发展,直接影响着民族的文明进步。近几年随着国家的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和快速的进步,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也在日渐增长,而且在工作成绩上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但是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也存在着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有些学校或是个人为了避免体育教学中出现一些磕磕碰碰的事件,就不去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练习和训练,而是让学生自己自由结组在操场中玩耍。有的教师还会在临近考试的时候自作主张地将体育课堂让给那些文化课的教师,这原本应该是学生身心得到放松的时间,但是又让学生进入了劳累的知识复习之中。当学生想要得到放松、想要进行体育锻炼的欲望不能够实现的时候,就会开始产生厌倦的情绪,这样学生便会出现思想上的问题,阻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因此,我们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必须意识到这种做法的错误性,并及时地改正我们的观念以及我们的行为,确保这种错误不会再次发生,避免这种不良教学后果的出现。想要从问题的根源改变这种教学中的不科学行为,首先要找到问题的根源———教师的教学观念。然后再逐步地改变教师的这种思想,使其能够转变为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思想。在体育教学中只有让教师首先具有了重视体育教育,重视体育教育中的`思想教育,教学中才能够避免这种错误行为的出现,才能够在教学中更加正确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培养,师生才能共同把“思想健康”放在教学和学习的首要位置中,才能够让学生和教师及时地改变考试成绩第一的错误观念,保证其教学中能够不惜一切代价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健康教育。同时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还能够提高教师培养学生品质的重视程度,即重视学生各种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各项素质、能力和思想健康的共同和谐发展。从而保证学生将来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且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二、积极创新体育教学方式以便对学生进行较好的思想健康教育
在改变教学观念之后,为了能够在实施的环节更好地、顺利地进行思想健康教育,教师那传统的教学模式就需要摒弃,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创新,设计出更加适宜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体育教学的方式要打破传统中单一地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项目的技能,要充分展示体育教学中技能与思想健康等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让体育技能和思想健康教育能够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使其相辅相成地共同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突出学生在练习中对体魄的加强和锻炼,引导学生在项目练习和训练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健康心理。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就应该选择性地减少一些技能方面的训练,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接触的能够提高学生思想健康的知识,这样就会让学生在体育知识的学习中能够掌握受益终身的锻炼方式和学习方法,为以后自己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铺垫。
三、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及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小学体育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各种体育知识,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知识,激发和培养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只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正确的锻炼方式,就能够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主动地进行自我身体的锻炼和加强,并且在这其中能够磨炼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就达到了我们最终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学生生活的环境各不相同,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在体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在教师提供的机会下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点,促进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及思想健康素质的综合性全面发展。
四、体育教学环节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小学生的胆量还都比较小,在体育知识学习或是体育项目的训练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及时地鼓励和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能够“放大”学生的进步。体育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用关切的眼神和鼓励的话语来激励学生学习,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并且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幸福。然后学生会慢慢地用这种满足感和成功感逐渐驱逐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和胆怯,从而树立自己的信心和积极的生活理念。教师对那些表现一般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会打消这些学生的消极心理,也会使那些小有一些技能的学生不再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从而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这样就提升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树立了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自信心。
五、在体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式
体育运动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来锻炼自己的身体、放松自己的心情。观看那些体育表演还能够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到不同的喜悦和幸福。因此体育运动是一项具有很多优点的生活方式,我们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养成积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总之,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的共同发展,积极创新出正确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篇9:小学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的渗透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的渗透论文
一、备课环节科学预设,创造赏识教育的渗透点
课堂教学中渗透赏识教育,需要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场景,从课的开始部分到课堂结束前的所有教学环节,几乎每一个细小环节或场景都有渗透赏识教育的可能,因此备课环节的科学预设至关重要。哪些环节需要认真考虑预设?在笔者看来,课堂中的游戏环节、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分组比赛以及教师巡回指导等方面蕴含着较多的赏识教育渗透点。如在前滚翻新授课教学设计中,可以在如下环节预设赏识教育渗透点:小组合作交流解决团身滚动的问题,同伴在练习时的相互鼓励与保护帮助,教师巡回指导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困生在练习中表现出的积极勇敢参与态度,交流展示环节学生精彩的表现,集体游戏时学生表现出的团结协作精神,课后学生主动整理场地器材等。备课环节对赏识教育渗透点的精心挖掘与预设会让教师在评价时做到游刃有余,润物无声。
二、细心观察捕捉教育时机,灵活运用赏识教育
课堂观察是教师把握与调控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方式,通过观察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教学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情况、练习过程中的参与表现以及小组活动的效果等。实际上,体育课堂中生成的教育良机需要通过细心观察才能捕捉到,不注意观察,一些教育时机有可能就会遗憾地错过,尤其是那些稍纵即逝的教育良机更容易被忽视。课堂中该如何观察?观察点应该放在哪里?笔者认为,除了要观察教学设计的预设内容外还应当关注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如在笔者的一堂排球垫球课上,学生不小心将球击到了练习场地外,这时有位同学在练习的间隙悄悄地跑到场外将球捡回。此刻,笔者恰巧注意到了这一幕,随即召集全班学生停止练习,对这位同学主动为集体服务的精神进行了表扬,同时也要求其他同学向这位同学学习,做一个关心热爱集体的学生。通过敏锐的观察与灵活渗透赏识教育既褒奖了当事人,勉励他继续发扬高尚的品格,同时又对其他同学进行了宝贵的德育教育。其实,课堂中只要细心观察学生的言行表情,总能抓住很多赏识教育的渗透时机,如有学生主动帮助学困生练习技能;当同伴间发生冲突时,有人主动道歉,或有人主动示好,化解矛盾;当有学生受伤时,有人主动搀扶;当有人表现突出受到老师表扬时,有人向其点头微笑,表示为之高兴和敬佩等。
三、合理运用有效形式与途径,优化渗透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通过对教育对象施以赞赏、鼓励、表扬、褒奖等积极评价使学生不断增强信心,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进而达到发挥学生自身潜能的目的。赏识教育的运用形式与途径不仅仅体现在赞赏学生的闪光点,还要激发鼓励学生,宽容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是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体育课堂,喜闻乐见,形式各异的方式更能够优化赏识教育的渗透效果。如在技术动作较为复杂的跨越式跳高教学中,对于那些学困生尤其是体型较为肥胖的学生,教师更应适时地运用赏识的态度、激励的语言和优美的示范动作来消除这部分学生的畏难情绪,比如“你的动作已经做得很好了,如果再勇敢一些,你会获得更大的进步”。如果这样的学生能够取得一些进步的'话,教师更不能吝啬自己的赞赏之词,除了语言赞赏与激励外,教师的眼神、掌声、两个竖起的大拇指都会刺激学生奋进的神经。合理运用有效的形式进行教育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去展示自己,练习的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
四、提升自身素养,渗透赏识教育的理念
理念是影响教师行动的重要因素,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决定着他在课堂中的行动指向,因此,教学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十分关键。有调查显示,部分体育教师对赏识教育的概念与本质存在较为片面的理解,他们认为赏识教育无非就是在课堂中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甚至不批评。类似理念上的偏差,不仅会导致课堂中不切实际的表扬出现,同时还会让教师在渗透赏识教育时走进误区。如何完善教师对赏识教育的理解,笔者认为需要从提升一线教师自身的教育素养做起,这种素养的提升不仅是对概念的理解与认知,还包括教师对赏识教育的渗透、运用与把控能力,如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敏锐的课堂观察力与判断力,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赏识教育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灵,多给予他们博大无私的爱,给予他们发自内心的赏识和期待。课堂教学中只有做到科学预设,巧抓时机,提升理念,善于运用,才能真正让教育者把赏识教育的“阳光”撒满体育课堂,让孩子们获得健康与快乐!
参考文献:
[1]程婷.近几年来关于赏识教育的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07):127-128.
[2]任维娜.让赏识的“阳光”撒满体育课堂——浅谈体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中国教师,2009,(02):342-343
篇10:小学体育教育要与时俱进论文
小学体育教育要与时俱进论文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使得体育教学凸显出与时俱进,就需要教师分别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三个方面思考问题。也就通过探究教学方法符合教育实际的与时俱进,通过一些运动会来完善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通过了解学生学习生活需求来满足学生实际的与时俱进。
体育学科是小学教学中布局重要的学科之一,对学生身体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竞赛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学校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学校开展课外活动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
一、体育课应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
竞赛参与不同于一般的体育活动参与,竞赛参与是全身心投入的一种参与,所以培养学生体育情感的效果要比一般参与活动好的多。平时的比赛,不仅参与人数多、受益面广、而且时间地点可以任意选择,场地器材可以交叉使用。不受条件限制,举办容易。我们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开展多样性、经常性、小型性、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考核性的体育比赛活动,使体育竞赛与体育活动、体育课、“达标”等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紧密结合,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竞赛又能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促进、检查、评比、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切实把增强学生体质,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让学生体会体育的乐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技能与习惯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具体到学校体育竞赛的改革上,就应该冲破单一竞技运动项目的局限。有选择地把适宜于小学生健身的部分竞技运动项目与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和民族性较强的大众化体育项目融合在一起。逐步形成具有小学自身特色的群众体育运动竞赛内容新体系。
二、学校体育竞赛应与体育课考核相结合
“达标”、体育课考核、体育毕业升学考试等内容与形式,对于学生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它的一些项目不是竞技项目,所以在比赛中很少设这些项目的,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没能用比赛促进这些很好的锻炼身体的方式方法的兴起。
在体育竞赛中渗透各种测试考核。组织锻炼小组、班级、年级以及校际间的以完成各种测试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运动竞赛活动。就能在各班、组之间产生竞争,互相监督。使考核在公正、公开、真实、准确的条件下进行。并且与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有关,不仅能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通过比赛掌握并运用各种测试项目的相应技能,在紧张而愉快的竞争中完成既定的锻炼任务。
三、学校群体竞赛与健身运动相结合
竞争是体育的最显著特点之一,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运动竞赛中,而学校体育竞赛中又要具有健身性与趣味性。否则将难以贯彻终身体育与生活体育的宗旨,推动群体活动深入广泛持久的开展。这就要求组织者能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与知识层次,富有创意地开拓那些科学、有效、简便、有趣、有恒的大众化竞赛项目,并以集体项目为主,使学生在团结,竞争和快乐的气氛中,既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又能受到集体主义教育,培养竞争精神,促进锻炼自觉性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达到学校体育健身育人的目的。实践证明,科学、简便、有趣的健身性竞赛项目,由于广大学生力所能及,能够满足他们丰富课余生活,锻炼身体及自我表现的需要,因而能极大的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持久的兴趣,吸引他们更广泛的参与,更易达到学校体育的目的。
四、学校体育竞赛与卫生保健相结合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校园体育文化具有丰富体育知识,修身养性,传播体育和运动文化,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和提高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及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等多种功能。向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教育,是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之一,现行的学校体育竞赛完全没有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就是很好的宣传机会也没有加以利用。
五、学校体育竞赛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一)提高认识,正确把握改革的目的。
组织学校体育竞赛的目的',应始终面向全体学生,推动群众体育活动广泛、深入、持久的开展,不断强化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技能。只有正确把握了这一目的,才能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具体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革竞赛内容与形式的目标,不断加大改革的力度,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师资,场地器材等方面的优势和群众竞赛的功能,使学校体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终身。
(二)要充分调动学生,社会及体育组织的积极性。
应积极鼓励和帮助学生组织形式多样,项目各异的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活动中心,兴趣小组以及家长互助组。让他们在学校统筹下自己组织开展体育运动竞赛活动,将之纳入学校群体竞赛计划,为其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各方面的支持。还可采用征集竞赛内容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集思广益,不断扩大影响,以不断充实和完善竞赛的内容。另外,组织,实现这种模式的运动会,有许多工作,如编排、宣传、主持、讲话等等,若放手让学生办,发挥它培养人、教育人、锻炼人的作用,对于增加学生的体育知识,培养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展现各种才华都有很好的作用。
(三)要充分考虑各种客观因素影响。
学校群众体育竞赛内容与形式的选择,应根据种地不同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民族习俗,经济状况和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特点,综合考虑科学性,实效性,趣味性,有恒性和适用性而又不泛竞争性等要求,逐步形成具有本校本地区特色的竞赛体系,形成本校的传统制度。使体育活动竞赛尉然成风。
篇11: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论文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新意,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启动学生活动的动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以目标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各地、各校以及教师都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在这个广阔的空间内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耕耘、去创造,以便我们的课堂更贴近学生的需要。
一、追求开放多样的教学内容
1、做到教学内容多样化
根据儿童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要多样化,一般不少于三个项目,各项目的时间安排不宜过长,组织教学要紧凑。即使同一内容的教学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例如,在30米跑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变换跑的形式,如往返跑、各种姿势的`起跑、抢物跑、折线跑、过障碍跑等,丰富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
2、做到教学内容游戏化
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没有较难的技术,是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把教学内容进行游戏化的改造,让学生在体验乐趣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如在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时进行游戏化改造,学大雁排排队、推火车等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3、做到教学内容循环化
教学内容的单一重复有利于掌握一定的动作技术,但是也易引起学生厌烦,我们可以对多个内容进行一定的循环,每节课可以从不同的点切入,每节课的 切入点要有一定的联系和提高。这样每节课渗透一点新的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4、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
许多的教学内容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教学内容生活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切入,一方面我们的教学内容设计的主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一次郊游,走在平路上——慢跑;爬山——原地高抬腿跑;过独木桥——两手侧平举,足尖跳;盘山道走——曲线行进。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引用学生日常玩耍中对教学内容有帮助的活动,如,打沙包,跳皮筋等。
二坚持教学方法的创新完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安排、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合理、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教学形式要多样,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 、能使学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例如,分组轮换、小组合作、竞赛、展示互动、探究讨论等,可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教学主题要多角度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童话故事,针对这一点进行情景教学,课上先把学生的思维引入童话意境中,再渗透教学内容,可以使单调的学习变得有声有色。主题还可以是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电影,生活中的某一个场景等。
2、教师言行要有魅力
教师形象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通过一节课,学生就能判断这位教师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而教师形象主要靠自己的言行举止来体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即采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的组织方法。在实践中我们要善于总结和挖掘其中的内涵,使自己的言行更加贴近学生,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魅力。
三、丰富教学手段以激发兴趣
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就像舞台上的道具对于演出效果所起的作用一样,多种教学手段的介入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
1、视觉的刺激
图片是最直接的视觉刺激,它具有逼真、形象、美观、新颖等特点,多变的图片不断地给学生全新的感受,刺激学生活动的欲望。我们还可以把活动场地安排画在纸上,来帮助小学生理解授课的意图。
2、多媒体的运用
适当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精心设计一些多媒体课件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这个课件可以是有关技能学习的,或者是体育常识方面的,也可以是体育欣赏方面的,那具有代表性的画面、优美的艺术造型、简明的文字显示加上生动的语言解说总能给学生以深深的触动。
3、听觉的变换
除了哨音,可以通过音乐、小号、鼓声来对学生产生刺激。如学动作时,播放点有节奏的音乐,会让学生耳目一新,取得好的效果;比赛时,可以用音乐来渲染气氛,用小号和鼓声来加油助威,所有的学生都会身心愉悦的
此外,在场地和器材方面也要多下功夫,注意开发设计,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总之,只有抓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需求,让他们真正喜欢上体育课,就抓住了新课程的本质,也必能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我们的体育课也因此而永葆生机。
篇12:浅谈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教育论文
浅谈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教育论文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导致人们的身体活动越来越少,从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体育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积极性,将成为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终身体育概述
所谓终身体育就是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贯穿于我们的一生。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体育已经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调节情感,愉悦身心,而且在医疗事业中,体育疗法也成为一种新的治疗途径,起着特殊作用。体育健身已经不是一个个体发展的需要,更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国务院还专门批准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方案,它充实的内容,是在具有充分说服力的科学理论依据下和当下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大背景下产生的,这就要求全国人民都要积极参与到体育健身中来,增强全民体质。所以这一伟大的工程对于我国体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我国终身体育的发展
我国体育产业起步虽然比较晚,但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产业设计的领域也在不断的拓展,产业带来的效益也很好。在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产业。但全民健身的状况还是不容乐观,体育健康意识薄弱,体育锻炼活动参加不积极,体育设施不齐全,管理机制不健全。这一现状需要全社会长期不懈努力才能够得到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进入21世纪的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生产方式也逐渐由劳力劳动取代,社会的压力也在无形的增加,这就要求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也不断加强。从终身体育的目标出发,才能够去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身体素质才能够适应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积极良好的身体状态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终身体育教学的基础
校园体育与终身体育存在必然的联系。众所周知,高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中处于中间环节,是学生走向社会体育的桥梁,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基础。在终身体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校期间通过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和体育竞猜来促进学生来接受体育教育。加之体育知识的掌握和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有利于缓解在紧张的学习状态,并在体育锻炼中释放压力。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摆脱亚健康,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大学时代是培养强身健体意识的最佳时期,大学生时期具有全面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精力也是最充沛阶段,是培养他们体育意识使身心全面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积极的参与锻炼,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和意识,有利于大学生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水平,可使其在以后的生活中积极的参与到活动锻炼中去。
四、体育教学的不断完善
(一)转变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一个新颖的体育课,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结合视频、历史体育趣事的讲解、体育的发展史等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兴趣的知识补充,不要让学生只是单纯的认为体育就是跑步、跳高、跳远、投铅球等体力活动,杜绝向学生传达体育就是纯体力的观点。通过视觉感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和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将生命健康与体育锻炼、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从而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他们终身体育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
习惯是我们在生活中长时间形成的一个行为,是一时间难以改变的。它以某一种行为方式存在,无关于意志努力。而体育习惯是轻松的,让人发自内心的感到快乐的一种行为。所以,在学习体育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育习惯为重点,将兴趣、爱好与体育锻炼有效结合。只有对一个东西产生兴趣才能成为动力,才能提高学习得热情。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只有熟知和运用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才能起到最佳的锻炼效果。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去指导学生,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身体锻炼。良好的锻炼习惯是经过科学的、严格的、反复的锻炼形成的,所以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时,要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由易到难的反复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三)强化体育师资力量
教师犹如教育事业的灵魂,只有加强教师队伍的强化,才能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对学生在体育锻炼中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作为体育老师,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掌握全方面的专业和技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强化自己,做一个全能型的教师。只有这样,对学生终身体育发展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全民健身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终身体育不仅是个人个体发展的需要,民族体质提高的需要,也是人类发展的共同需要。学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关键所在,为终身体育教育做好基础。生命在于运动,我们要不断更新体育教学观念,树立终身体育思想,不断深化终身体育教育改革,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落实到生活实践中,从而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篇13: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德育论文
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德育论文
高等学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也是对青年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高等学校体育课是高等教育总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文明行为。体育教学蕴含着许多德育内容。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紧密结合德育教育,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体育教学的特点与任务体育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同样需要做到教书育人。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就必须将学生的一切行为置于规范的制约之下,使学生乐意接受并自觉服从规范,让他们在严肃、公正、平等的竞技条件下,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一)体育教学是以“练”为主。这种“练”有个人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练习,行为关系复杂而频繁,思想与身体活动十分活跃。比如在排球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排球的“传”、“垫”、“发”三大基本技术,教师除了讲解基本技术原理和练习方法以外,采用最多的是练习方法,即组织同学互相对传、对垫、对发。在练习的初级阶段,由于基本技能掌握不好,会出现过多的失误。对此,教师就要让同学们在练习中体会相互协作、尊重对方的重要性,使他们自觉地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在协作中以别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自己的技能。
(二)体育运动是激烈的对抗运动。这种对抗既是技术的、战术的,也是心理的。如前不久在我国举行的第43届世乒赛中,运动员之间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我国运动员经过奋力拼搏,不负重望,终于夺得了全部项目的冠军。这说明,我国运动员除了在技术、战术上胜人一筹外,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稳定心理素质、拼搏精神和顽强意志也是至关重要的。如:女子单打冠军争夺战中,邓亚萍对乔红的第五届(决胜局)比赛中,乔红以12比20落后,但乔红毫不手软,韧劲十足,连赶4分,使比分追到了16比20。虽然最后乔红负于邓亚萍,但她这种不畏强手,顽强拼搏到最后也不松懈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我们树立了极好的榜样。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不论能力大小都要积极地去“参与”去“竞争”。在参与和竞赛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不畏强手,敢于竞争的斗志;让学生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懊丧,以便锻炼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具有无高不攀,无坚不摧,胜不骄、败不馁、不拔,敢于开拓进取的良好心态(三)体育教学是一项集体活动。我们应当根据这个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国家观念,培养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品德。在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中为国争光的典型人物不胜枚举。例如为祖国获得第一个世界乒乓球冠军的容国团,于1957年从香港回到内地,1959年他在第25届世乒赛中荣获男子单打冠军,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又例如世界闻名的我国女排名将郎平,为了发展我国的女排事业,毅然放弃了在国外年收入10万美元以上的优厚待遇,回国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其月收入只有562。6元,约合71美元。她视国家利益和荣誉高于一切,不顾回国执教风险大,压力大,工作辛苦,克服了同丈夫女儿两地分居的种种困难。她这些表现就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我们还有数以千计的运动员,为了祖国的荣誉,克服伤病的困扰,冲破重重障碍,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我,为国争光。他们顽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激励着我们每个人。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典型事例,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进而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体育教学的全过程都可以与德育教育密切结合起来一般说来,体育课是由开始阶段,准备阶段,基本内容教学阶段和结束阶段四个部分组成。德育内容可以说渗透在体育课的每个阶段。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应该将德育教育的内容纳入计划之内,利用体育课的特殊形式,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如体育课的开始阶段是让学生明确课程的内容、任务及要求,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这个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女同学时常借口身体不适而请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除了加强出勤管理外,还要加强对所有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使他们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体育教学中的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从生理上心理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步提高他们大脑皮层的兴奋度,使他们精神振奋,情绪高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常常安排一些游戏活动。这些游戏又往往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的,于是就形成了若干个小集体。由于这些游戏大多带有很强的竞争性,所以,我们除了要求同学们积极参与外,还要培养学生热爱集体、为集体争光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到团结协作的力量。
体育课的教学阶段,着重要求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这一教学阶段的内容很广泛,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应根据各类教学内容制定出德育教育计划。
篇14:小学语文论文: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
有关小学语文论文: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
有关小学语文论文: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张立新
安徽省东至县尧渡中心学校(247200)
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朗读能力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基本功。因此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陶冶健康的情操。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朗读能力的训练。
“朗”是声音响亮的意思。朗读就是用清楚响亮的声音把文章念出来。即“有声的阅读”。有声的朗读和无声的默读在大脑皮层留下的印象不一样,记忆效果、理解深浅也不一样。以情感人的文学作品更适宜于反复朗诵,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
1朗读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不但通俗易懂,而且很规范,通过朗读,可以训练学生掌握规范的语言,读得多了,就像一个玩惯了水,熟悉了水性的孩子,对规范化的语言也就“习惯成自然”了。如果看书时只是一味地让学生默读,虽然这并不影响读懂他,但是,如果要求说说文章大意或自己的体会时,学生会感到“意思都懂口难开”,因为“出声的朗读”太少,口头表达能力没有培养起来。
人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有高低之分,原因在于:在一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他影响最大的`周围的那些人口头表达能有高低之分。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尤为重要。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十分重视熟读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很有道理。塾堂里总是书声琅琅,课业时总是吟哦不绝。经过十年寒窗磨炼过的士子,“四书”、“五经”、唐诗宋词,都背得滚瓜娴熟。可以说,离开朗读,要形成读书的本领是不可能的。“读写听说”,表明兼顾听说,以读写为主。这无疑是在强调“读”的重要性。通过熟练背诵的吟咏理解字义、句意、文意,陶冶情操,形成阅读能力。
2朗读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朗读的过程是一个对文章慢慢“咀嚼消化”的过程,它可以弥补快速阅读一目十行,遗忘太多的不足。“咀嚼”得越细,“消化得越好”,人家的东西也就越能“归我所有”。
朗读又是一个对文章细细“品尝回味”的过程,它可以纠正许多学生读书浮光掠影,不求甚解的毛病。通过细细“品尝”,多次“回味”,才能领悟到文章高远的立意、巧妙的布局、娴熟的表达……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作文。
3朗读训练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文章不是无情物”。好的文章寄托着作者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当学生包含深情地诵读时,他们的情感世界也得到净化和升华。通过文章中生动的语言、丰满的形象,认识了真善美,也认识了假恶丑。
综上所述,朗读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有声阅读的习惯,形成读书的本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篇15:重视情感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论文
重视情感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论文
体育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既享受到乐趣,又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之在身心上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加强情感教育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体育教学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很有益的。
情感在体育教学中既有信号功能,又有动力、感染等功能。体育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以情激趣,从而促使学生乐学、愿学、爱学。而通过恰当的情感教育,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能激发学生学习各种知识和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和健康人格,使之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情感教学方法能满足学生精神需要教学内容枯燥单一
干巴巴地讲授,会使小学生本能的好奇心、参与欲望和表演能力受到压抑,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生理、心理疲劳,严重影响他们的情绪和学习效率。若能充分发挥教师、学生、教材、教具等各方面的优势,课堂教学酒会变得丰富、形象、有趣味,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同时,教师教学热情高昂,语言简洁幽默、妙趣横生,引人入胜,那么学生就会津津有味地投入其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激发出对学习的无限热情。因此,良好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形象化的教学唤起了学生学习的情趣,学生感到锻炼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情感教学就在无形中对学生起到了无穷的推进力量。
二、融洽师生关系,激励学生学习动机感情是教育基础,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教学中应该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师生之间互相接受,产生心理相容、思想沟通、情感交流的积极向上的教学气氛。教师对学生抱有炽热的情感、诚挚的友善,以一颗爱心去包容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给教师以相应的积极情感回报。当这种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情感的迁移,“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学生学习就会变得更积极主动。
三、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情感小学生思维活跃,充满憧憬,可塑性很强,处于世界观形成的萌芽阶段。
因此,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意志情感培养是不容忽视的。现代心理学认为,让学生更多地在活动中尝试成功与失败,可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以强化,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向强大的苦难挑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于接受挑战、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自信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让他们自己去反复尝试成功与失败的滋味,以面对将来更多更新的挑战。体育情感教学还方便了创设良好的课堂情景,有利于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各种游戏比赛,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转移。并通过向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了他们刻苦、顽强的学习精神,并使学会对体育课与体育活动越来越有了积极的情感动力,并保护着浓厚的兴趣,对体育课基本技术、知识、技能的掌握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既然如此,那么怎样利用好情感教育这个手段呢?
1、教学方法要儿童化儿童化教学就是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儿童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儿童的“本性”往往毫无保留地反映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应懂得儿童的心理特征,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颜组织体育教学,才能防止体育教学的“成人化”。要防止单纯技术传授。有些体育教师把现代竞技运动中的先进技术充实到小学教学中,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看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切勿单纯以技术掌握程度来评定教学的'好坏。
2、教学方法要兴趣化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给儿童以情绪的满足,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躁,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3、教学方法要游戏化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运用游戏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体育教师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游戏都能吸引住学生。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小学生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篇16: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形体训练论文
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形体训练论文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已开始实施,《标准》要求,以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然而,笔者经调查发现,现在的中小学生在日常行为中低头含胸、耸肩缩脖、走路摇摆等不良形体姿态的学生普遍存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
1、学习负担重。由于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普遍较重,学生背的书包较沉重,据了解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书包都重达5--6斤,学生整天背着书包上学放学行走,怎不变得腰背前倾呢;作业较多,学生长时间伏案书写,时间一长自然形成脊柱、头颈的变形和视力的下降。
2、生理成熟较早。现代的孩子,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孩子的生理机能发肓成熟期提前,特别是女孩子发肓较快,较早出现了第二性征,由于孩子没有清楚认识身体发肓过程的正常生理特征,产生害怕、害羞心理,感觉不好意思,经常低头走路,养成了含胸低头的习惯。
3、自信心不足。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的孩子,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或行为习惯不良等经常受到老师的训斥或同学鄙夷的眼光,自己总感觉什么事都不会做或什么事都干不好,自信心受到损伤,从而产生畏惧心理,表现出自信心不足,长期形成畏手畏脚的样子。
4、从小不注意坐、立、行的姿势。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坐着总是东倒西歪,站着也是极不自然,走起路来摇摇摆摆,自然而然的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
针对学生表现出的不良身体姿态,一般中小学又没有设置专门的形体训练课程,没有安排形体训练课。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形体姿态的训练显得非常的重要。通过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形体姿态,展现形体美的魅力,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展示美,增强自信心。在体育课教学中加强形体训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用理论课,讲清楚注重形体姿态培养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明白形体姿态优美对于生活、学习至关重要的道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坐、立、行等正确姿势培养,注意讲究卫生和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简单方法。要求学生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对培养姿态美的重要作用。
2、在实践课教学中加强学生形体姿态的训练。要求学生要“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并且时时注意头正身直,眼看前方。借助韵律和舞蹈动作进行肢体的训练,经常强化,让学生养成良好坐、立、行的习惯。
3、结合健康教育课程,进行青春期知识的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生长发肓过程身体形态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明白自己身体变化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要理性的认识它,对待它,消除害怕、害羞等不良情绪,增强自信心。
4、教育学生观察周围的一些人的行为举止。如老年人与年轻人,武警战士与一般行人,比较他们的差异。看看有何不同,然后进行自我矫正,自己应该学什么,怎样做。
5、介绍几种预防和矫正身体姿态畸形的肢体动作操,便于学生在自我比较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后进行自我练习,养成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1)、身体仰卧,两腿并拢,两腿直膝抬起,每天坚持30次。
(2)、两腿伸直成坐撑,体前屈,两手前伸触摸脚尖,每天坚持30秒钟。
(3)、身体俯卧,两手支撑,上体后仰,鄂部充分伸展,每天坚持1--2分钟。
(4)、身体俯卧成背弓,两手从背后握住两脚腕,每天坚持1--2分钟。
(5)、由仰卧姿势开始做“桥”,每天坚持10--20次。
通过体育教学的强化训练,刺激胸部、腹部和背部肌肉的锻炼,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
篇17:高校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探讨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现在的高校体育教学之中的审美教学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其现状得出相应的审美教学意义以及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等,尝试探索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路径和方法,为我国的审美教育发展做出相应的探索。
关键词:高校体育;审美教育;浅析
在现在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之中,审美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教育的过程之中加入艺术方式,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情操和行美,逐渐成为了现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审美教育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备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审美教学的现状
1.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缺少了审美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体育教学之中其主要的内容为竞技体育,而针对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也是以竞技体育为准。这就使得我们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了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老师和学生们逐渐认识到了体育教学过程之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之中要更多的进行审美学习。所以,在现在的各大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之中,越来越多的审美教育得以开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不但要进行竞技体育的学习,同时对于审美方面的学习也要不断的开展,最终实现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健身意识等等,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以及综合发展。
2.教师教学过于公式化影响了审美教育。在现在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之中,传统思想的指导之下的教育往往模式比较单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比较被动,教学思想难以有效的发挥,教师一味的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的接收,这样的教育模式之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低,同时针对审美的学习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所以,在新的教育模式之下,高校老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要充分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现实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能够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意识,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在现代教学过程之中获得不断的提升。
二、高校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
1.将审美教育教材相结合进行教学。由于现在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面临的压力非常大,所以灵活的体育教育就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所以,现在的体育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之下,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意识。在现在体育之中,不同的项目所对应的美学特点也是不一样的,田径类的体育项目更多的是展现速度美以及力量美,舞蹈类的体育项目更多的是体现音乐美以及舞姿美。老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要充分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材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之中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以及竞技技术,获得全面的发展。老师在现在的教育模式之下,要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意识,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同时要不断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学生能够结合实践活动加深对于审美的认识,同时也能够为以后在社会之中的发展奠定相应的基础,更好的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
2.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捉使学生接受审美教育。随着现在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为了更好的加深学生对美的理解,老师要结合实际的情况,采取灵活多变得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体育美,同时能够在加深认识的过程之中不断的提高对审美的创新。在教师的审美教育过程之中,能否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是其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合适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现阶段,老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以及现实条件,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体育教学的审美,从而能够实现学生审美意识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
3.丰富美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教师也要充分的结合现在的教学内容,对自我进行及时的学习,掌握更多的基本知识与教学技能,将其与教学过程进行结合,形成更好的教育效果。在现在的教育过程之中,学生是进行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发挥主导作用,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在教学过程之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文案的编写,使得课堂内容充实,学生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实践活动之中更好的认识美,创新美。
4.系统的掌握体育项目的理论知识和技巧。我们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之中对老师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便是其理论知识与教学技巧,尤其是在现在的体育教学过程之中,审美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与此同时,教师在现代教育之中也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包括理论知识以及教学技能等等,通过自己丰富的理论以及科学的技巧促进体育教学的开展,更好的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加深对审美教育的认识,提高学生在体育学习以及审美学习过程之中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审美意识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学校也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5.标准的语言讲解与规范的动作示范相结合进行教学。针对审美教育,老师要不断的发挥动作示范的优势以及语言讲解的优势,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语言讲解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采取标准的动作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技巧的渴望,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所以在教学过程之中,老师要不断提炼自己的语言,使课堂充满轻松的气氛,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学习,同时采用优美的动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总而言之,我国的现代体育教育之中要不断的结合审美教育,使得老师能够结合现在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通过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文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于此同时,老师也要不断的增加自身的理论知识,提升审美水平,通过标准的动作示范以及语言讲解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培养更多的社会人才,促进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克雷,孔艳君.高校体育教学的规则教育价值与开展[j].青少年体育,2016(0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