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策略培养研究的论文(推荐13篇)-澳门凯发

2024-05-15 07:59:08 数学教学论文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中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策略培养研究的论文,欢迎阅读!感谢网友“女子”向本站投稿了13篇与“中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策略培养研究的论文”相关的素材。

篇1:中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策略培养研究的论文

中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策略培养研究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数学教学,元认知能力,策略培养

一、元认知的定义

在众多的元认知定义中,以元认知研究的开创者flavell所作的定义最具有代表性。1976年,他将元认知表述为“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它相关事情的知识”,以及“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1981年他对元认知作了更简练的概括“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a. brown与l. baker认为,元认知是“个人对认知领域的知识和控制”。hobstader把元认知定义为“跳出一个系统后去观察这个系统”。kluwe认为元认知是“明确地专门指向个人自己的认知活动的积极的反省的认知加工过程”。由此可见,虽然心理学家们对元认知下的定义各不相同,但究其实质却都是相同的,即任何以认知过程与结果为对象的知识及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及体验。

二、元认知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元认知理论在数学教育领域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这是由数学内容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的,数学由于其内容高度抽象,结构极其严谨,推理十分严密,因而其学习效果与学习主体的努力程度成高度相关性论文范文,也与学习主体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密切相关。上述特点使得元认知理论在数学教育领域变得非常迫切而十分重要,而且一旦有效,其可迁移的价值也大。事实上,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出现差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中的大部分对自身的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没有清晰而准确的认识,

过底估计自身能力导致自卑感出现,自信心丧失,最终进入“越学越差,越差越不想学……”的恶性循环之中。过高估计自身能力导致学习粗枝大叶,不求甚解,以致作业中错误百出。总之,元认知方面的种种缺陷与不足,与学生数学学习的状况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通过文献总结,我们具体看一下元认知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1能及时监控、调节数学学习活动,以便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

元认知实质上就是人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元认知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仅重视对数学学习对象的研究,而且时刻清醒地关注着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这个数学问题有什么特点?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有哪些策略?这些策略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在学习过程中也时刻在想:这样的学习效果如何?方法是否对头?下一步应该怎么走?要不要修改原来的想法等等。元认知把学习主体自身的认识活动作为意识对象,因此能有效地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学习朝着既定的目标尽快而有效地前进。

2.2 元认知水平制约着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

从元认知的角度来考虑,学习过程不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的监控、调节的过程。元认知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其说是反映学生思维能力的限制,不如是受到元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实践表明,数学学习成绩优秀与差的学生在元认知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在数学学习中,优秀生一般都有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善于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善于分析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当认知出现偏差时,能及时地通过反省找到问题的症结并及时地加以纠正,善于总结学习中的经验和教训,能对自己的学习动机、态度和认知水平作出合理的评价,能根据各种情况控制、调节自己的学习。在上述这些方面,数学差生都明显地不如数学优秀生,这反映了元认知水平的高低会引起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明显差异。

2.3 加强元认知的培养与训练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关键和突破口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学习水平这是数学教学的首要目标论文范文,思维是数学教学活动的核心,因此培养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是整个数学教学的关键。思维是有意识的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所以人脑不仅能意识到目标、材料、操作、产品这些客观对象的存在,而且也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即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并能有意识地进行调控,这说明思维还存在监控系统,元认知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所以它就是思维的监控系统,在数学思维活动中起着支配地位,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水平,必须抓住这个核心,把它作为关键和突破口。

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策略与途径

由于元认知在学习、思维活动中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对其培养训练的结果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进行元认知能力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推理性很强的学科,更应如此。

3. 1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有关“数学元认知”策略知识的培养

几乎所有的中学生都不知“元认知”为何物,更不用说有关元认知的知识、体验及学习策略方面的知识了。而老师们也承认在教学中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于课本知识的传授及练习习题,这就是造成目前中学生元认知水平普遍偏低的根本原因。所以,我认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一个迫切任务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元认知。在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应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给予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目标,并抽出一定的时间向学生明确讲授元认知的概念、实质、成分以及各种元认知策略,从而克服单纯靠学生自己摸索而带来的学习或思维方法上的模糊性、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学生对“元认知”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与数学学科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学元认知,这样,无论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还是学生自己刻意去培养、提高自己的元认知水平,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2使学生了解到影响自己数学思维的各种因素

数学学习中学生思维过程是否顺畅,不仅直接关系到数学问题解决的成败,而且在解题的方法、策略和思路方面往往都会起到定向的作用。例如:函数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与化归思想等等。这些思想方法在解题过程中的使用大都会起到化繁为简、构思巧妙的效果。所以说,只有让学生真正了解到影响自己数学思维的各种因素,他们才能够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论文范文,才会提高学生的数学元认知。让学生了解影响自己数学思维的因素,这与教师的有意识培养和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教师应向学生总体讲述影响到数学思维的因素,并引导学生对自身进行分析。由于不同的学生成长于不同的家庭环境,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脾气性格、学习习惯,所以影响到他们自身数学思维的因素当然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主要是认知特征及认知任务方面的知识会影响到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认知特征方面,如:学生对学数学的看法,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及对自己数学能力、已有知识结构等的了解等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学生的数学思维。有一个调查数据表明后进生中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有用的仅占23. 5%。这说明学生未能在应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未能体验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未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导致对学数学有错误的看法,是造成学生无法有效调动自己的数学思维和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在数学认知任务方面影响到数学思维的因素颇多。如:主体应该了解所面临的数学任务、材料的呈现方式是几何方面的还是代数方面的,任务的难度、熟悉程度如何以及材料间的联系特征等等。对这些因素有了全面的了解后都会加速我们解题的进程,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3. 3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目标强化和目标激励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强化学生的目标意识,教会学生怎样计划学习活动。包括时间的预定、材料的组织完成、完成某项任务所需的日程表等等,并用目标去激励学生增强他们解题时的自主性,让学生明确何时才算达到了解题目标。这样,通过目标强化和激励,学生就能做到对自己所学心中有数,并能自觉确定目标、制订计划。这样,便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元认知体验及元认知监控。当然,在对学生进行目标强化和目标激励的同时,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目标的建构应遵循“小步距”的原则,即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内制订学生能力范围所及的目标,不能好高鹜远。这样,通过对若干阶段目标的构建以及目标实现,在增强了学生自信心的同时,一步步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第二、根据不同的目标,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或策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及选取学习策略的有效性,不能千篇 一律。这样,当学生在某个阶段实现了自己制订的“小步距”目标后,他的学习兴趣、自信心都会有一定的提高论文范文,有助于他们将来的学习。

3. 4 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反思就是在解题后,对自己思维的路线、方法、策略和所得结论进行回顾和评价。在学习中学会反思的方法、培养反思的习惯是元认知知识获得和加深元认知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由于数学学科具备很多特性,如: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数学推理的严谨性、数学运用的广泛性、数学语言的特殊性等等,这对于思维还处在发展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不可能一次就把握了数学的本质,而必须多次反复地思考、深入研究、自我调整,才有可能洞察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学生通过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总结、回顾和反思,能使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得到更高层次上的发挥,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在这种结合实际的最佳解题方案的不断探索、回顾和反思中产生出新颖性、独特性和巩固性。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训练,向学生明确提出反思任务,逐渐使学生形成反思习惯。

四 、结束语

总之,培养元认知能力,为学科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元认知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达到学会学习的境界。

篇2:基于元认知策略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论文

基于元认知策略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在界定元认知策略培养与听力自主性学习的关系基础上,分析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实验班的学生在听力课中进行元认知策略培训,让学生在听力的整个过程中清楚地了解和应用不同的元认知策略。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自主学习;英语听力

一、概念界定

(一)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种,它与元认知知识同属于元认知范畴。在二语和外语学习中,元认知知识是关于学生对语言学习过程的认识。元认知策略是为了成功学习一门外语而采取的管理步骤(regulatorymeasures),如:制定学习计划(planning)、监控学习过程(monitoring)和评估学习效果(evaluating)[1]。flavel从学习者、学习任务和学习策略三方面给元认知知识下了定义,即学生对自己认知能力的了解,也就是自己擅长哪方面的学习,如是文字能力还是空间能力;对学习任务及要求的判断,即不同难度的任务需花费不同气力去解决;以及对如何以最佳方式达到目的的知识。[2]所以,对元认知意识和策略的培养是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学习”(learnhowtolearn),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展开学习,监控和评估学习。

(二)自主学习

关于“自主学习”的定义,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侄释和完善。西方研究自主学习的主要代表人holec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3]。国内学者余文森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是与其他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者们对自主学习的定义和具体描述虽不尽相同,但都道出了自主学习的本质涵义,那就是学习者本身(而不是教师)作为学习的主体和中心,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并进行调节和监控[4]。

二、元认知策略培养与听力自主性学习的关系

(一)元认知知识是英语听力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认知的实质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人们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具体说来,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的心理状态、能力、所要达到的目标及达到目标所需要采取的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5]。而自主学习本质上是学习者能够指导、控制、调节自己学习行为的一种能力与习惯。那么学习者如何达到对自己学习行为的指导、控制和调节呢?这无疑要求学习者对自身的心理状态、能力和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与把握,这既是是元认知知识又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自主学习能力本身就包含着学习者对于元认知知识的运用。

(二)元认知策略培训是实现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的必需条件

大量研究和探索的结果表明,元认知能力与学习的执行性成分和管理成分密切相关,是学会学习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对学习者进行系统的元认知训练将有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6]。

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下,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训练尤为重要,因为中国学生从小到大都习惯按老师和家长的安排进行学习,他们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没有建立宏观把握全局的观念。元认知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其他策略的使用效果,掌握元认知策略就等于具备了自主学习的决策能力,它是促进自主学习的关键。理想的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有能力完全决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方法、时间、地点、材料,并能对自己的英语听力学习进行监控、评估和调整。因此加强语言学习者的元认知策略的培训是实现听力自主学习的必需条件[7]。

(三)元认知策略培训有助于促进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的良性循环

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能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在课堂内外,他们能找到并创造出使用语言的机会并采用适当的学习策略;他们所掌握的不仅是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创造性技能。这种创造性的技能就是在元认知策略掌握运用基础之上实现的元认知策略迁移,从而推进了学习者语言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助于自主学习的良性循环。体现在英语听力课上就是通过丰富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加强学生听力过程中的元认知计划与监控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随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有效的反思,使学习效果最大化[8]。

正是自主学习与元认知策略的密不可分性,使国内外研究者都试图从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入手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目前我国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模式主要是自我指导,独立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处于自发状态,没有老师的有效指导和科学理论的引导,因而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不能很好的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元认知策略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计划性,起到对自身知识掌握和认知策略使用状况的管理和监控作用,掌握了元认知策略,学生就能够自主、适时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计划、监督和评价,从而使学习效果最大化[9]。

因此,要积极鼓励学生对自身英语听力学习策略的使用进行自我评估,自我检测,自我调整,促成自主学习的良性循环。

三、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部分教师对听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听力学习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学生本人。学生本人只是采取被动接受的态度,而没有主动的配合学习,听力学习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我国尊师重教的观点根深蒂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培养自学的习惯和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范围内推广学生听力自主学习实践的开展。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转变传统观念,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确立方向和选择合理策略等加以实施[10]。

(二)教学模式及方法不利于听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初,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次教改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有多种,目前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强调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以改变当前的被动教学模式。由于各学校受到教学条件和环境等方面的制约,因此,通过元认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但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本身需要,还是以传授给学生知识为主。在课堂上还是以老师讲课为主,突出对语音和语法的讲解,学生是单纯的听课者,他们没有自主学习的实践机会,还不能真正体会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语言的乐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往往是重内容,轻方法,老师对学生听力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不够。这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产生了严重偏离。

四、在听力教学中进行元认知策略

从9月到1月,为了让学生在整个听力教学中清楚的了解元认知策略,并得到很好的应用,因此对实验班的学生在听力课中进行元认知策略培训,以下是元认知策略培训的过程:

(一)开发学生的元认知意识

元认知策略的基础是了解元认知知识,所以在培训之前,让每一位参加培训的学生都具有元认知策略意识是非常必要的。针对大学生英语听力的元认知知识是指关于学生的听力能力、听力策略和听力任务的知识。因此,认知元意识的培训是针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的。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帮助学生反思他们目前的听力状况和听力水平,让他们完成听力自主学习问卷、对元认知策略的了解程度,以及听力前测。这些测试可以让老师对学生有更好的了解,并能帮助学生客观的评价自己的听力状况,为他们克服自己的缺点,树立信心。

其次,听力教学中的任务是让学生区分单词;验证一个句子中的语法单位;验证语意单位;把语言线索与副语言线索(语调和重音),和非语言线索(在一个情景中的手势等)连接起来,以便创建意义;通过背景知识和线索来预测下文的意思等等。培养学生自觉意识到这些任务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对听力自主学习做出合理的计划和安排。

再次,通过三步骤训练,提升学生对于学习任务、合理运用策略和听力自主学习的元认知意识。第一步,教师向学生讲授元认知策略的理论基础知识,如元认知策略的重要性和元认知策略在具体任务中如何应用等;第二步,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训练,让学生完成应用元认知策略的任务;第三步,让学生自己评价应用元认知策略在听力中的表现和作用。 这三步是相互关联的,为在大学英语听力中应用元认知策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听力策略

在英语听力过程中遇到难题并及时采取补救的一种策略,就是元认知策略中听力的监控策略。是学生在听力中对自己的听力过程自主进行监控的策略。其中包括选用学习策略的监控,对听力材料意义理解程度的监控,是否注意力集中的监控,选择注意力的监控等等。主要步骤如下:

1、注意主要信息。在听语音材料时,根据学生以掌握的关键词和背景知识,将注意力的重点集中在文中的主要信息上。在第一遍放音时,教师要学生先阅读要回答的问题,然后在听力开始时,要求学生了解听力材料的大意,和文中的逻辑关系,初步做题。在第二遍放音时,要针对问题进行精听并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在第三遍放音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核对答案,并解释其中一些知识点和难点,让学生对材料有更充分的理解。

2、掌握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要求学生掌握语篇的衔接手段,以了解文章大意和逻辑关系。如关注语篇标记词,标记词可分为表示顺序的atfirst,secondly,andthen,atlast等;表示转折的but,however,though等;表示强调的indeed,infact,thatis等;表示原因和结果的sothat,asaresult等。学生在听录音过程中,抓住这些标记词,就能明白所听材料内容,事情发展的顺序和说话者的意图。

3、边听录音边做笔记。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让学生做适合自己的笔记,并要清晰明确记录下文章的整体框架。如使用缩写图、树型图、符号、或用汉字等。

4、对注意力的监控。在听力的过程中,学生都有可能碰到不会的单词或语法,会出现“卡壳”现象,即,停下来思考,导致无法跟上音频节奏。因此,在指导学生听的过程中尽可能集中全部注意力,适当放弃自己不懂的单词或句子,跟上音频的思路。同时,也要有选择的集中注意力,选择注意文章中的主要信息。

以《新编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book2,unitone,parttwo为例。学生通过课前的准备,了解了文章当中的关键词和背景知识。然后开始接触音频材料的内容:titanic.

在听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边听边检查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同时监控自己对听力文章的理解。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在听第一遍录音时,学生听文章的大致内容,回答exercise1里面的问题。第二遍放音时,教师告诉学生要听文章当中的细节并注意文章的发展顺序,回答exercise2里面的问题。在第三遍放音时,让学生核对答案,并讲解难点和重点。每一次的听力训练都要有元认知策略训练,让学生把元认知策略内化,最后变成无意识的使用元认知策略,成为自主学习者。

五、结语

通过对实验班的学生在听力课中进行元认知策略培训,让学生在听力的整个过程中清楚地了解和应用不同的元认知策略,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1、可使学生把听力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充分且有效地利用“课外”这一第二课堂;

2、可使学生选择符合自己现有水平的学习材料,集中练习,较快地提高其听力理解水平;

3、可部分解决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课时和听力教师不足的问题,花少量的课堂时间促进学生的听力水平大幅度提高;

4、由于加大了语言的输入,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说”、“读”、“写”的成绩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5、可使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得到提高,增强其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伟红.元认知理论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元认知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丽水学院学报,,(3):91-93-115.

[2]陈顺黎.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5):97-99.

[3]冷兆杰.元认知策略培训与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关系探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96-99.

[4]谢t羽.自主学习及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1):122.

[5]李林株.自主学习中心在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中的作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70-72.

[6]李虹、薛宝林.加强大学生学习策略与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经济研究导刊,,(18):228-229.

[7]范小田、吴慧华.学习策略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2):295-291.

[8]沈钟钟.试论大学生课外听力学习与学习时间管理――一项基于自主学习循环模式的实验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86-192-198.

[9]彭俊广.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j].邵阳学院学报,,(4):153-155.

[10]赵嶷娟.实施自主学习激活大学生的学习方式[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12):93-94.

篇3: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推理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论文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推理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论文

高中物理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成长,但目前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常常是无意识的,导致很多学生推理过程常常出现偏差,“想当然”现象非常明显。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三种提高学生推理能力的教学策略,能帮助高中阶段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一、推理能力分类

1.归纳推理:指从个别性知识到一般性结论的过程。

2.演绎推理:指人们以一定的反映客观规律的理论为依据,从服从该认识的已知部分推知未知部分的思维方法。

3.类比推理:根据两个或同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他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

二、具体的教学策略

1.归纳推理培养的教学策略

理论步骤:(1)分析事物属性;(2)归纳一般结论;(3)检验。

教学策略:采用“例子―例子―结论―检验”。

例如,在教学质点概念时,教师给出的例子是:一只雄鹰拍打着翅膀在空中翱翔,应怎样准确地描述其身上各点的运动情况?

师生分析总结:无法准确描述,因为翅膀和身体的运动情况不相同。

教师:是不是只有这个例子无法准确描述?

学生举例:操场上滚动的足球、自行车的运动等。

结论:运动情况很复杂,所以要研究物体运动需要忽略一些无关紧要的属性。教师再对例子分析:研究雄鹰整体的运动轨迹时可忽略形状大小。

检验:足球的运动等。

2.演绎推理培养的教学策略

理论步骤:(1)分析事实;(2)选择理论;(3)推理。

教学策略:采用“如果――那么”

【实例一】

设某物体的质量为m,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作用下发生了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而v2-v12=2al,把f、l的表达式代入w=fl,可得f做的功是w=1/2mv22-1/2mv12,由此分析可得1/2mv2表示特定意义的物理量,即为动能,上式即为动能定理。

教材用到的是演绎推理法。在教学中采用“如果―那么”的策略,可以这样做:(1)分析事实: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运动,分析已知与未知条件;(2)策略实施:如果物体在f作用下发生了运动,那么力f就对物体做了功;如果前进位移为l,力为f,那么功就是w=fl;如果是恒力,那么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可以代入功的公式进行计算。

【实例二】

演绎推理在物理试题分析中也经常要用到。

如图所示,相距l平行放置的光滑导电轨道,与水平面倾角为α轨道间有电阻r,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一根质量为m、电阻为r/4的金属杆ab由静止开始沿导电轨道下滑。设下滑中ab杆始终与轨道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导电轨道有足够的长度,且电阻不计,求ab杆沿轨道下滑可达到的最终速度。

教学策略如下:

(1)理清事实:金属杆下滑发生运动,导体切割磁感线,有感应电流;金属杆受安培力和重力的作用。

(2)采用“如果……那么……”策略分析:在最初时间内,速度小,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则感应电流较小;如果感应电流较小,安培力就会较小;如果安培力小,那么合力就沿斜面向下,则速度就会越来越大;如果速度越来越大,那么据前面的分析,安培力就会越来越大,合力就会越来越小,那么速度增加得就比较慢;如果速度达到一定时,安培力与重力的分力大小相等,那么合力就为零,速度就不会变化,之后物体就做匀速运动。

这一过程可以分为很多次“如果……那么……”的应用。学生每一次的分析都要有严格的逻辑过程和理论依据。如果分析错误,只需要去分析每一个单元的推理是否严密就可以了。

3.类比推理培养的教学策略

理论步骤:分析事物―联想已知―解决

教学策略:“如果……则像……”

例如,在教学电场强度定义时,教材先给出事实,试探电荷会在电场中受力,而且在同一地点受力大小和带电量的比值是不变的。那怎样描述电场强度?

学生在思考时,教师出示密度的定义及公式。

思考的策略是:在场确定的情况下,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电荷量或受力无关,只与位置有关,则很像密度的定义方法。如果可以的话,怎样定义?

学生在思考策略上逐步推进:密度是怎样定义的?密度与质量、体积有无关系?如果电场强度定义采用这样的方法,分子上应该是力还是电荷量等等。

以上三种教学策略能较好地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采用具体的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将以前模糊的推理策略提取出来,从而应用在具体的问题中。每一步教学完成后,教师都要和学生一起分析并总结思考的策略,也就是巩固这三种逻辑思维方法。

篇4:元认知策略培养促进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论文

元认知策略培养促进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论文

[摘要]元认知策略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的培养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其在校学习和毕业后的终身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元认知策略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策略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 口语交际能力 自主学习

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社会策略与情感策略共同构成学习策略。概括地说就是学习者能够有意识地计划、监控学习任务、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o’malley等指出,没有掌握元认知策略的学习者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没有能力评估自己的进步、成绩以及确定未来的学习。陈琦等通过实践研究(陈琦,)进一步将元认知策略分为三类: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监控策略包括在学习材料时对注意力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测等。调节策略能帮助学习者不断修正他们的学习行为,不断寻找有效的学习手段。

毋庸置疑,目前为止,鉴于升学的压力,我们的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重视的还是应试能力。很多学生进入大学,才发现原来自己学了十年、八年(至少六年)的英语,居然听不懂老师用英语授课,根本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进行口语表达,更不用说语音语调存在的问题了。这种状况普遍存在,高职院校更甚。学生的哑巴英语现象不仅困扰了学生自己,也给老师的教学带来诸多麻烦。同时,我们发现,学生们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策略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不懂得如何计划、评估和监控自己的学习。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向老师诉说,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不懂得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下课后不知道该干什么好。由此说明,这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差,习惯于应试教育下什么都由老师和家长来安排的状况。

为了更好的适应教育教学的需求,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其就业能力,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策略培养,主要是元认知策略培养,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很大程度的促进了教学,促进了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元认知策略培养

1.计划策略

很多学生都有过制定计划的经历,但事实上,总发现自己制定的计划无法完成。因此,在计划策略培养中,我们主要指导学生如何制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计划。计划分为长远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或近期)计划。首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学习的远期目标,例如,就业目标,想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然后分析,为了获取这份工作,应该具备什么条件,需要达到什么要求,为了达到这些条件和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样层层分析,最后制定出自己的学习计划。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开始的时候有学习小组讨论、老师引导,逐渐过渡到学生个体独立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2.监控策略

我们发现,学生制定的计划之所以总是无法完成就是因为缺乏对计划的随时监控。因此我们引导学生根据计划学习自我监控,随时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监控手段多种多样,包括学习周记、阶段性汇报总结、组长检查、教师抽查等方式来检查和监督计划的完成情况,从而就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除了对计划的监控,还指导学生加强自我学习过程的监控,做到自觉学习、自主学习。

监控策略还包括学会自我评价。一直以来,学生总依赖老师的评价,或者等待来自同学的评价,却很少认真地进行自我评价。根据学习策略理论,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引导学习者寻求到更实际、更符合需要的学习策略。因此,自我评价成为我们策略培养的重要一环。在策略培养中,我们采取“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做法。也就是说,由老师的评价、同学的评价来引导学生的自我评价,再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延伸到同学之间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学生根据来自不同群体的不同评价来进一步调整对自己的评价,从而更清楚自己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3.调节策略

计划一旦制定出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现,学生们制定的计划在实施一定时间后,变得并不很适合他们的实际情况。这时候,他们需要根据实际作出调整。因此,每阶段检查后,要求学生根据计划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节计划,并及时做出更为正确、贴切的自我评价。此外,对于何时得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调整也是调节策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效果分析

1.调查分析

计划策略方面,95%以上的同学“很清楚自己的英语学习目标”,因此半数以上的同学“每学期初总是根据学习目标和任务制定出很详细的英语学习计划”;80%以上的同学“总是通过自己阅读课本的前言来了解每个学期的英语学习目标和任务”;另外,85%以上的同学“知道自己的英语学习计划是符合本人的实际情况的”。这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计划制定的方法和途径,同时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因此制定出的计划能基本符合自己的实际需要。

监控策略方面,75%以上的同学学会了在课堂上通过调整注意力来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会分析老师的教学意图,能分辨老师的哪种教学方法适合自己;70%以上的同学主动关注英语好的同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行为、课外自觉坚持每天的英语听说读写活动、通过做题和与英语好的同学(尤其是英语母语人士)操练英语来检测和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已经学会了有意识地监控自己日常学习行为。对自己学习行为的自我监控引导他们自觉地学习,并且寻求到合适的方法来加强和提高学习效果。

调节策略方面,72%的学生表示自己能够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正计划;80%以上的同学能够根据不同的课程来自觉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根据不同课型选择不同的复习方法。在自我评价方面,100%的.学生“很清楚自己的英语水平,即在听、说、读、写方面的优势与不足”,86%以上的学生能够经常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方法,从而更加明确那种学习方法对自己更有效。

整体来说,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策略,元认知策略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并且这些策略的运用促进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因此学生整体对策略的运用持肯定态度。

2.课堂观察和技能考核分析

(1)口语交际能力提高

首先是开口说英语的欲望和胆量提高。从进校伊始的无人敢说话、个个埋头苦干,逐渐发展到小部分上台,直至现在全体热烈讨论、争先上台展示、发言。整个班级学习气氛上了一个台阶。每次任务分配下去,每个小组都会展开热烈的讨论,90%以上的同学都能主动陈述自己的观点,80%以上的同学敢于就自己的观点与小组成员争辩和反驳。40%以上的同学能在自己发言的基础上,鼓励不敢开口的同学,并自觉为他们创造机会和条件。

其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更富有广度和深度,表达更贴切。一开始,学生们的发言总是千篇 一律,思维不开阔,人云亦云,没有认真思考,也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反复练习,不仅表达欲望大大增强,表达水平也逐步提高。例如一些故事接龙、问题探讨,很多同学会发表不同观点,给出不同的答案和理由。在口语表达的时候,尝试着使用一些新的表达法,并且在反复使用后日趋流畅、贴切。

再者,由于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们主动用英语在课外跟同学沟通,主动与外教沟通,并且大部分同学表示,看到外交有沟通的愿望,而不像以前看到外教就发慌,不知道说什么好。

(2)自信心、表达欲望、公众表现能力增强

从课堂观察来看,学生学习自信心增强,表达欲望增强。这也得益于他们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跟学生的个别谈话也证明了这一点。绝大部分学生表示,以前之所以不说英语,不是因为不想说,而是不敢说,是说不出来,同时也怕自己说错了别人笑话。但现在觉得自己能说了,说的不错了,因此觉得说英语是一件乐事,尤其是上台发言。上台发言不仅能练习口语,而且还能展示自我,能给人增添自信。在班级组织的英语活动中,87%以上的同学能主动上台表演,另有部分同学在同学和老师的鼓励下能上台。在校外同行专家与学生座谈时,90%以上的学生能主动用英语跟专家交流,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

期末的语言技能考核结果显示,80%以上的学生能够就所给话题展开叙述,语音语调比较正确、用词较为恰当、能运用一定的交际策略,能够传达基本正确的信息,达到沟通的目的。其中有25%的同学能够流利的用英语就既定话题阐述自己的思想,而且观点正确、思维开阔、用词正确、句式变换较恰当。

(3)存在的不足

尽管策略培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尽管大部分学生已经学会了制定学习计划,但他们制定计划的时候很少有人主动向老师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75%以上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并不愿意向老师或同学求助,77%的同学不了解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活动意图也不会向老师去做了解。半数以上的同学还没有养成习惯自觉检查自己的学习计划是否按期完成。这些现象存在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高职学生从中学进来以后,尚未形成对老师的充分信任,或者认为自己是大学生了,应该一切独立而不应该“依赖”老师。因此,教师应该跟学生多沟通,赢得学生的信赖,同时引导学生明确:大学生也需要老师在学习上给予引导和指导。其次,我们应该加强监管,随时监督学生的计划完成情况,并且建立学生间的监督机制,促使学生能自觉不自觉、主动和被动的监控自己的计划执行情况,从而更好的促进学习。

我们知道,我们的学生从小接受的教学方法就是被动地接受各种知识传授,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没有得到培养和共同发展(胡迎燕,)。但是,教学的目的不是为学生的记忆传递信息,而应该是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很重要,不只指导了规范的学校学习,也能教导一个人在离开学校后如何继续更新自己的知识”(王静琼,)。在终身学习理念广泛为人们所接受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在校期间能“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同上),毕业后也能更好的规划自己的终身学习,从而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胡迎燕.中国学生外语“自主学习”问题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6.8.

[3]王静琼,张卫,朱祖德.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培养.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1).

篇5: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摘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以及普及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在新课改的发展目标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迫在眉睫。尤其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不仅能够推动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催化剂的功效。因此,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不断地完善和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数学教学水平成为教育界中备受关注的热议话题。

关键词:中学数学创新能力教学情境多媒体技术互动教学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创设情境的教学手段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教学事实,在中学数学中深入贯彻和实施这一理念,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成长特征以及教学的最新需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以贴近生活的情境为最佳,比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引入这样一个生活实例:三楼的楼房着火了,消防员在救活的过程中了解到每层楼高3米,而梯子的底部距离墙基至少有2.5米,试问消防员要用几米的梯子最为合适?在同学们积极的讨论和思考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言语引导和帮助,引发学生在思考中运用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问题,从而逐渐地引出勾股定理的有关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也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其次,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之一就是想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进行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掌握一般的解题方法,再引导学生应用转化、假设、逆推等方法找出最佳的解题思路,开拓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为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打好坚实的基础;再者,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之时,教师不必急于将解题方法告知学生,而是引领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日常见闻,自己创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情境,在不断地探索和发掘中找出最方便的途径,为教学的顺利开展作良好的铺垫;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经常性地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和掌握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以及最新的关注动态,并将这些精华结合在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去,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更大的平台上得以锻炼和发挥。

二、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魅力。

在科学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独有魅力不言而喻,适当的结合于中学数学的教学进程中,可以为教学的进步和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提供新鲜的活力。

详细一点来讲,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式,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比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运用多媒体技术国际象棋的起源的故事放映出来: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有什么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放一颗麦子,第二个放2颗,第三个放4颗,第四个放8颗,以此类推,直到放到第64个格子,我需要的就是这些粮食。放映完这个小故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算算国王究竟能不能满足发明者的要求,从而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被大大的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其创新能力的锻炼埋好伏笔;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效率,我们都知道函数的学习需要图像的配合,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图像的演示,不仅节省了课堂时间,而且让同学们在一目了然的课堂教学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对于教学的顺利开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学生的作业、优秀解题思路展示、小组成绩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主动积极性,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中不断地开拓思维,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开展互动教学。

互动教学的`实质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室的带动下引导学生去探索和领悟知识,推动教学进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互动教学的采纳是十分必要的。问题是思维的来源,也是学生创新和探究思维发展的活力,教师要合理创设探究课题,比如在讲解“轴对称”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事先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不同形状的不对称图形,然后教师再将自己制作的诸如圆、等腰三角形等完全对折,引导同学们思考这样的问题:在两个对称点的前提下如何画出对称轴?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在同学们积极的思考和讨论中,教师要适当的融入进去,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实践互动教学;在互动教学的开展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尝试着将课堂“搬”出教室,带领学生来到实际生活中发现和寻找数学的踪影,并且引导学生学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当然,良好的互动教学的运用的前提是教师要对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要经常性地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锻炼提供更多的活力因素。总而言之,互动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教师根据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的最新需要作适当的调整和完善,才能真正地发挥它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结束语:在普及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浪潮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实践总结和完善,才能获取理想的成效,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中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探索和发掘,总结教学经验和借鉴精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提供更多的催化剂的作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海峰.《试论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论坛.(21)

[2]贺勇.《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7)

[3]马维民,孟令奇.《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6:元认知策略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元认知策略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元认知策略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它们对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元认知和自主学习的内涵,旨在探讨如何运用元认知策略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作 者:陈宏 chen hong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蚌埠,233041 刊 名: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 7(3) 分类号:h319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   自主学习  培养  

篇7: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与培养论文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与培养论文

摘要:素质教育的实施雷要考虑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等多方面的问题,教师的教学能力无提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君要考虑的重要一方面内客。首先分析了高校教师教毕能力构成并指出了教师教学兴趣对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接粉介绍了中原工学院培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些措施,作为培养教师教学能力的参考。

关键词:教师;教学能力;教学兴趁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者,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但是高校教师的必备能力,也是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1、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

文献指出,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高校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率和效果的个体心理特征,是由教师个人的智力和智慧以及从事高校教学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建构而成的一种职业素质。并提出教师的教学能力共有10部分组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认知能力;教学方案的设计能力;教学内容的驾驭能力;学科内容的评价能力;教学表达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教学煤体的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学活动的调控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创新能力等。这些内容基本上涵盖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不过我们认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还应强调教学兴趣的重要性。

教师需要具有浓厚的教学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充满着兴趣和热情,才能积极主动的去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才能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而且,教师的教学兴趣是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保证。教师的教学兴趣可以正确的培养,首先,社会应大力提倡并发扬尊师重教的美德,教育管理部门要营造有利于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使教师热爱自己的岗位并愿为之奋斗和奉献。其次,教师要对教师职业有正确的认识,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来培养自己的兴趣方向。

2、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参考措施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高校需要创造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环境和氛围,需要采取正确的培养措施并认真贯彻执行。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中原工学院及所属系、部在培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

2.1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建设是中原工学院采取的一种有效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方式,团队是根据各学科具体情况,以教研室、实验室、教学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并能有效指导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团队。教学团队又分为省级教学团队和校级教学团队,优秀的'教学团队不仅可以带来更高的个人工作效能,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团队成员间积极的人际关系,创造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这对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中原工学院的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教学团队属于省级教学团队,汇聚有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全国优秀教师、校级教学名师、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承担人等,人才梯队层次合理,形成了老、中、青、传、帮、带的传统,建立了新教师在团队中成长的机制和氛围,经过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积淀,在新型纺织材料、纺织材料结构与性能、功能性纺织品等方面的教学已形成明显的优势。

2.2课程组建设

课程组是一个更为基层教学组织,是一个由数名讲授相同或者相似课程的教师按照一定原则组成的教学及教学研究团队,是一个以课程或课程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教学及教学研究群体。课程组具体任务是负责课程组内课程的日常教学,负责课程组内课程的基本建设,组织课程组内的教学研究和学术活动等。以我院服装学院服装设计教研室为例,设计教研室改变原来只有教研室主任单打独斗的模式,下设设计理论组、设计基础组、服装设计组、面料服饰组四个课程组,并指定四位骨干教师作为课程组负责人,课程组之间的选课、协调、课程负责等都由课程组负责人来承担,这一方面给青年教师以锻炼机会,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从而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推波助斓的作用。

2.3讲课比赛制度

学校出台了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的文件,定期举办青年教师的讲课比赛,并要求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讲课比赛,而且对表现优秀的教师采取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等鼓励措施。

讲课比赛的执行方式采用层次式的比赛制度,各个学院首先组织专家进行学院的讲课比赛,选出表现优秀的教师代表学院参加学校的讲课比赛,学校讲课比赛中获一等奖的老师将随后举行全校性质的讲课观摩示范课。这项制度一方面督促青年教师积极苦练教学基本功。另一方面无形中带动了整个学校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全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2.4专家组听课制度

专家组听课制度也是中原工学院一直采用的增强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学校一般在各个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教授等专家中抽取一部分专家组成专家组,专家组负载对学校的青年教师进行不定期的随机听课检查,专家们从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案设计、教师仪表等多个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考察和指导,督促青年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等。这项制度促使青年教师从课堂的各个方面提高和完善自己,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效果十分明显。

2.5学生评教制度

学校历来重视学生评教制度,学生评教的方式并不是采用以前很多学校使用的纸质评价模式,而是开发了完善的学生网上评教系统,由学生在每学期期末对自己的任课教师进行匿名评教,并把教师的评教成绩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这项制度也无形中对教师的教学产生督促作用,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除以上典型措施外,其它的一些措施如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度、青年教师助课制度、青年教师互听课制度、科研奖励制度等,也都是中原工学院采取的旨在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措施。

3、结语

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需要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综合素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中最直接、最明显、最具效力的因素。本文以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为讨论目标,指出了教学兴趣对培养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介绍了中原工学院在培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方面所采取的有关措施,旨在为推动高校的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服务。

篇8:民间舞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民间舞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摘要:舞蹈是一门源于生活、表现生活的艺术形式,舞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形体、培养各方面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就职业中学民间舞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分析,针对民间舞理论知识教学部分与动作训练教学部分,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教学优化策略,并从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即兴创作能力入手,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职业中学;民间舞教学;创新能力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艺术教育受到了广大学生与家长的认可,中国民间舞教学,也逐渐引起了教育界及艺术领域高度重视。将民间舞融入中等职业教育当中,充分运用学校的舞蹈教学资源优势,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不断优化舞蹈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水平,并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与舞蹈创编能力,这对促进学生艺术素养与艺术能力的提升,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一、职业中学民间舞教学优化策略

(一)理论知识教学部分的优化策略

民间舞是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舞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的进行舞蹈技巧教学,还应从舞蹈的起源、历史、发展等角度出发,让学生真正领会民间舞的深度内涵,这对激发、巩固学生对民间舞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舞蹈动作的领悟能力,均能够起到显著作用。例如,在进行藏族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简单的了解藏族高原地区的人文、地理、气候特点,了解藏族民间舞是在怎样的民族历史当中产生与发展的`,了解藏族民间舞的体态特点有哪些,如此才能保证学生明确舞蹈的学习与演绎要领。教师可整理出各个民族的舞蹈文化背景、当地生活习俗以及人文地理等,让学生们明确自己学习的舞蹈,具有怎样的意义,帮助学生对相应的民族或地区,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认识。

(二)动作训练教学部分的优化策略

舞蹈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教学过程中,动作训练教学占据了教学的主要部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标准的动作示范,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相关动作,讲解过程中,教学语言应尽量精炼、到位,示范动作应更加纯正,以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1]。另外,在动作训练教学中,教师还应重视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教学,在民族舞蹈演绎过程中,音乐伴奏对提升舞蹈作品的艺术价值,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表达情感,从而让学生的舞蹈更富有感情,提升其学习效果。

二、职业中学民间舞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一)优化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职业中学民间舞教学中,教师需要综合考量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民间舞的教学特点。由于学生的文化素质相对较差,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艺术气质,对此,教师可从教学环境着手,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热情的教学氛围,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舞蹈学习当中,逐渐提升其专业素养与艺术素养,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例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有效拓宽学生思维;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应给予足够的耐心,即便存在不合理的表述,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对其给予鼓励,避免抑制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教学期间,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尽量让学生从实践当中发现自我、表现自我,让学生养成探究的良好习惯,有效激发其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

(二)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

即兴创作有利于激发舞者的想象力,锻炼其形体塑造能力与舞蹈感知能力,是舞蹈表演者的一种素质。舞者的即兴创作能力培养,需要从培养其独立能力、发现能力、联想能力、创新能力与突破能力出发,即兴创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对舞者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即兴创作教学引入到职业中学民间舞教学当中,教师首先要确立自己教学引导者的身份,在基础理论与动作教学的基础上,制定一个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的舞蹈创编主题,要求学生进行即兴创作。最初阶段,学生可主要表现自己的即兴创作思想,创作过程中,教师可通过音乐与文化启发、激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将作品表现的更加完整,并以多元评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评、互评、教师鼓励与指导建议等,对自己的即兴创作作品,进行正确的认识[2]。在这一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创造积极性被充分激发,由此能够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之后,教学目标应做出适当的调整,将最初的以表达创作思想为主的教学目标,调整成创作思想表达与动作技术呈现并重,让学生能够在即兴创作中,将舞蹈动作技巧与自己的创新思维,进行有效结合,让舞蹈表现力与创新能力,得到充分激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职业中学民间舞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有利于推动中国民间舞艺术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得以继承与发扬。通过相关分析,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动作训练教学,教师都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并尽量采用有效的、适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教学指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大幅度提升,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阳迪.民间舞走进地方中学艺术活动课程的开发与设想—莆田“九鲤舞”走进中学活动课程[j].大众文艺,,22:215.

[2]陈健.中学体育课开展民间舞教学路径探幽[j].中国校外教育,,19:160-161.

作者:郭珺 单位:太原四中

篇9: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与探索论文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与探索论文

自5月起,根据国家教育部师资培养计划及威海职业学院工作安排,结合山东省教育规划课题、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一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例”,课程组成员分别赴美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等地,实地考察这些国家的职业教育。在考察和学习过程中,将国外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本地化、专业化,形成独特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法。

一、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职业能力和全面职业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要服务地方,为地方培养具备适应本地区所需行业的职业能力的人才。因而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是与山东半岛电子信息产业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相适应。

(一)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从事岗位群分析通过对山东半岛200多家企业的调研和分

析,明确在电子产品制造业,通常完成一个电子产品生产的基木序列是:提出产品设计要求—电路原理图设计—pcb板设计与制作—元器件采购与测试—电路板组装—电路调试—测试与故障排除—产品总体装配—电子产品质量检验—电子产品销售—产品凯发k8国际首页的售后服务。由此可见,根据电子产品生产过程,面向电子制造业的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群包括7个职业岗位:设计员、采购员、工艺员、操作员、质检员、维修员及营销员(见图1)。

(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定位根据调研所得的岗位群及各岗位群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我们确定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如下。

1.专业能力。主要是具备:(1)阅读一般性英语技术资料和进行简单口语交流能力;(2)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熟悉通用常用办公、设计、制图等

软件;(3)使用设备和工具装配、焊接电子产品,并进行检测和调试的能力;(4)电子产品现场工艺指导和管理,以及制作电子产品工艺文件的能力;(5)利用专业软件设计电路原理图与印制版图的能力;(6)使用设备,采用化学腐蚀工艺,制作印制电路的能力;(7)进行电子产品营销与凯发k8国际首页的售后服务或凯发k8国际首页的技术支持的能力;(8)生产组织能力;(9)质量管理能力。

2.方法能力。主要是具备:(1)职业生涯规划能力’(2)独立学习能力’⑶获取新知识能力’(4)决策能力。

3.社会能力。主要是具备:(1)人际交流能力;

(2)公共关系处理能力;⑶劳动组织能力;⑷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针对电子制造业的岗位需求,我们确定了专业方向,明确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并重点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改革、职业实践、学生职业能力考核、教师培养等几个方面加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构建面向电子制造业的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

借鉴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教学理念,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新体系。借鉴“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组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

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根据岗位群情况,采用、实践专家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学校专家归并行动领域—行业专家论证行动领域—学校专家开发学习领域—校企专家论证学习领域—校企专家确定学习情境”的“六步工作机制”,实现校企专家共同参与课程体系设计。[2]通过工作岗位职责“解析法”实现岗位职责到工作任务的选取,通过工作任务、归并法”实现典型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转换;通过工作过程“分析法”实现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换;通过工作任务“还原法”实现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转换的“四阶段分析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获得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特色教材、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即“644”课程设计方法(见图2)。

(二)建立完善的职业实践体系围绕高职教育“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三个问题细化职业实践教学体系。

1.借鉴国外“教学工厂”理念,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引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将澳门凯发的文化引入课堂。

、教学工厂”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工厂,它是一个理念,即在校园内,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中的一个培训平台,使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吸取经验,学习终身可用的技能,以加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它是以学院为本位,在现有的教学体系(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课和项目安排)的基础上设立的,全方位营造企业实践环境。

我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一些容易实现该教学理念的课程,如“单片机小系统应用”、、电子工艺与管理”、“smt操作与编程”等课程,借鉴“教学工厂”理念,通过“五步还原”,即“将实训环境还原为企业工作环境、将教学内容还原为真实工作任务、将实训小组还原为企业项目团队、将实训过程还原为真实工作过程、将学生评价还原为企业360°绩效考核”,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全程职业模拟过程。采用任务驱动实施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学习理论,在理论教学中进行实践,突出了职业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使课程凸显较强的职业性与实践性,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2.以“产权联结”为纽带,通过“双向嵌入”,建设校内教学工厂。在课堂引入澳门凯发的文化的同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通过校企联合,以“产权联结”为纽带,通过“双向嵌入”,建设校内教学工厂一“威海天信电子有限公司”。学校为企业提供场地、设备、人才资源,企业为学校提供技术人员,引进澳门凯发的文化,真正进行校企共建,共赢发展,校企合作机制真正确立(见图3)。从校内教学工厂成立至今,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已安排5届学生6000余人次的学习和实践,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三)建立学生职业能力多元考核体系

在基于职业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改革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引入诸如行动导向等教学模式,同时,加大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力度,将“学生评价还原为企业360°绩效考核”并引入课堂。通过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来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考评,在考评过程中,也特别注意了过程性的考核。

同时,推行“双证书”制度,将“双证书”作为职业能力考核体系的`一部分。所谓的“双证书”就是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就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重要依据。它既反映了劳动者在某一职业(工种)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水平,又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可靠的选择依据。我们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要求学生在大二的下学期或者大三的上学期根据自己将来择业的实际情况,报考相应的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学生达到高级水平,并把这个条件作为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

(四)建立“蛙式双栖”的教师队伍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在教师队伍的培养上也狠下功夫。其主要举措有:(1)拓宽了教师引进渠道,加大从企业引进人才的力度;(2)加大了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实践锻炼,重点支持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和企业挂职锻炼,通过“蛙式两栖”工作途径,实行“双岗双责”管理;(3)完善了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专业团队中形成爱岗敬业、重视职业能力培养的氛围,使专业教学团队整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本教学团队于成为省级教学团队,申报国家级教学团队,4月通过省级验收,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必然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培养下,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效果

经过三年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深化改革,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大幅提升,造成较好的社会影响力一、学生满意,企业满意,社会满意,学校满意”,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100%,专业对口率达到95%以上,每年该专业都有自主创业的学生,用人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都赞不绝口,社会反响良好。

篇10:元认知策略训练与大学英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元认知策略训练与大学英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成为学校教育的重心.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西方的`“教会学习者如何学习”运动,其本质就是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策略意识.文章报告了对大学英语二年级学生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元认知策略训练的实验研究,证实了策略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观点.

作 者:朱铭 卜杰民  作者单位:朱铭(江苏工业学院,外语系,江苏,常州,213164)

卜杰民(浙江广厦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东阳,322100)

刊 名: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英文刊名:sun yatsen university forum 年,卷(期): 27(10) 分类号:h314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训练   自主学习  大学英语教学  

篇11:美术教学与学生创造能力研究论文

美术教学与学生创造能力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创造力培育的可行措施。指出视觉能力、创造思维、情感激发是关键环节,建立美术与各学科整合的课程结构是前提。

关键词:美术;创造能力;培养

1、问题的提出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而创新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德国艺术史学家哈特劳布认为“儿童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天才’,在儿童的‘白日梦’和‘梦幻般的形而上学’中有着‘神奇的艺术创造力’。”“天才”始于“创造”,可见“创造性”是人们素质中极为重要的因素。小学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问题的界定与文献综述

创造(create),即是运用材料、技法、过程要素和分析来制作视觉艺术作品,流畅地产生独特、复杂或精致的观念。创造力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占重要的地位。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新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创造力”在美术史上从来就是备受注意和讨论的。在西方曾经冒出过一些与创造力有关的概念,关于这些概念有过长期的讨论,最后在美术教育中“创造力”这个概念被普遍接受了,这个概念与激情、灵感和想象结合一起,在美术教育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创造力被认为是一种行为方式,持这种行为方式的人会积极地去解决问题,并对一切问题保持批判性的距离。第一个对创造力作出分析的是罗恩菲德(他的教育理念“注意自我表达和创造性”是现美术教育的两大思潮之一)1958年他把他用7年时间进行试验研究的结果公布于世,论文的题目是《从艺术教育对发展一般创造能力的重要性》,这篇论文被收集在他名为《创造性因素的本质》的书中。他对所有因素,如敏感性、接受能力、活动性、变化能力,综合、有意义地组织、分析、抽象,推陈出新地作了研究,认为美术课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当前,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的视觉艺术标准的特性之一就是提倡自由选择的创造性的应用。日本新《学习指导要领》图画工作编美术编的总体特征就是:体现了创造主义美术教育思潮,注重发展学生造型创造能力及鉴赏能力。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已成为当今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并已有老师在这方面研究探索并取得一定的进展。根据美术教学学科特点和儿童小学阶段发展的特点,小学期间是培养儿童创新意识、激发创造力的关键时期,随着《美术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我想本文的重点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增强思维求异和自主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深入展开研究论述,让学生勇于探究、勇于创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为有关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3、创造力的培养实施

3.1培养儿童创造思维发展的媒介――视觉能力。

(1)培养视觉化的心灵。艺术来源于生活,儿童进行的艺术创作来源于他们对已有生活的体验。低年级的孩子画大人总会画又粗又长的腿,小小的脑袋,如果大人放低身体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就会发现确实如此。观察对于儿童认识、理解、创造尤为重要,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物像特征,来促进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

(2)培养敏锐的感知力。要使儿童具有一双善于选择的眼睛,使心灵得到审美满足。生活中能引起儿童注意力的东西太多,有他们喜欢的,有他们不喜欢的。班里有个小男孩最喜欢兵马俑,一天到晚沉浸于兵马俑的世界中,所有的画面的主体物都是穿着铠甲的战士,使得他对生活中的其他物体全是零关注,美术创作过于单一。对他的引导我采用的做法是做游戏、讲故事,先是以兵马俑为主体,从他的兴趣点入手,再添加主体活动的背景减弱他对主体的关注度,再带他参与到各种游戏活动中分散他执着于兵马俑的注意力,再以讲故事的形式扩展他的思维带他感受生活中各种有趣的事与物,开拓他的眼界。他的美术作品逐渐丰富多彩。所以教师需要适当的引导,放手让儿童在参与美术活动中自己去感受,去探求表现方法。

(3)培养意象思维的能力。即培养儿童的心理意象和想象能力,使他们具备优良的感受能力,从而使创造思维得到发展。记得有一次我做了个新发型,被孩子们称为“爆炸头”,自以为美得不得了的造型被孩子们嗤之以鼻。一个孩子为了表达她的想法画了一幅画送我,画面的一边是穿着漂亮长裙的我顶着一头用乱乱的波浪线表现的“爆炸头”,一边是有着鲜艳色彩和漂亮花纹的美丽的孔雀,题为“比美”。画让我哑然,不禁感概,这就是儿童观察―思维―想象的过程。教师应该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维想象,培养创造能力。

3.2体验儿童创造思维发展的源泉――生活。

儿童的内心世界是鲜活的,而他们的想象和创造源泉来自生活,来自儿童对生活的感知、对经验的感知。我女儿在三岁时画了一幅画,画面画的是火柴人,后面是四条腿张开的被她称之为床的东西,在人的右上方有个类似于长方形的物体由线连着直到小人的手的位置,而画面中的小人从眼睛部位画着无数的斜点,一直到床腿下面。通过她的讲解我明白了,那几天由于生病她每天都在打吊水,画面表现的是她在吊水,很不舒服她在哭。孩子没有接受任何绘画训练,但生活的经历会对她有着深刻的影响,画面虽然很稚嫩但表现的很形象。可以说每个儿童都是天生的.画家,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感知,儿童的生活经验丰富,对周围事物的观察理解能力就强,美术表现的素材就越丰富,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就越高涨。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要根据儿童对实实际生活的理解和期望来进行有针对的指导,尽量提供儿童自由表现的时间、空间,以期每一位儿童能够进行表现想法的自主活动,挖掘其自身蕴藏的创作能力。

3.3激发推动创造思维发展的动力――情感。

(1)培养兴趣。以活动的形式进行。低年级阶段可以进行各种活动,让儿童依靠视知觉观察或凭记忆进行美术创作引起兴趣。如一年级《圆的世界》一课前带学生做游戏,让带来的各种圆形的物体水果、球、轮子等进行滚动比赛看谁滚动的最快、最远。感知各种圆形物体的外形特征与特点,教师再加以适当的引导,同学们表现出的作品生动、有创意。还有导课环节中动画的设计、情境的创设无不引起儿童高昂的兴致。中高年级阶段可通过集体活动,互相启发。如有些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可以让学生以分工查资料、讨论再集中汇总的形式合作完成,有些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可以让学生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等等,如此便于打开思路,对原来的兴趣重新认识或进一步加强,使之发展为更高水平、丰富的创作内容。

(2)培养志趣。(即对所从事的活动内容有明确的目的,变成主体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积极主动的)要培养学习美术的自觉性,是美术创作的动机变得稳定而持久,调动积极性,产生创作的毅力,使其才能就会由于得到发展而显现出来,更好的进行创作。这需要教师的教学要具有持久性,坚持进行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设计、坚持持之以恒的教学态度。

(3)学会评价与自我评价。评价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的评价观念,应关注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的表现――兴趣、投入、积极,对探讨问题的贡献,对问题反映的敏感程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策略――主动探究,能否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否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形成个人观点,关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效果和对自己观点的自圆其说,以及关于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感官的、艺术的体验和对学习方法的领悟等方面的评价。评价的语言也要相应的改变。过去教师习惯的“选出谁画得最好”“那张最差”之类甄别性语言,应改为“选出你最喜欢的画”――强调个性审美取向;“你能改进他的创作吗?”――启发创作思维,完善他人创造的语言。以鼓励为主评价学生的美术创作过程,采用竞猜、竞答、互评、自评、展示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的树立和增强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加强学习自觉性、主动性。3.4建立美术与各学科整合的课程结构。各年级段的各学科之间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如五年级美术有一课《飞天》带学生感受敦煌艺术,五年级的语文也有一课《敦煌莫高窟》,从知识的体系上得到了贯通,通过图、文的结合使得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得到了圆满,有利于创作。比例的知识在美术课中从审美的角度得以诠释,在数学课中以数字计算的形式运用于生活,还有《巧用对称形》、《凝固的音乐――建筑》、《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精彩的戏曲》……可以说各个学科与美术都有着联系,所以要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创造能力,发挥美术对于促进思维发展独到的作用,做到开发学生右脑半球、发展智力,促进发散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善于发现,认识对他们个体来说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真正体现“以生为本”,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学习。

参考文献

[1]李亚梅.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探索[j].小学生(中旬刊),(12):75.

[2]陆青.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分析[j].小学生(中旬刊),2017(11):74.

[3]苏志刚.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j].文理导航(下旬),2017(9):78.

[4]殷小龙.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

篇12:大学生创业与创业能力培养及应对策略论文

大学生创业与创业能力培养及应对策略论文

【摘要】我国高校近些年大规模扩招,每年的大学毕业人数连创新高,而就业岗位的增加速度要滞后于毕业人数的增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徒增,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提供了一系列的鼓励和支持政策。同时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省及各市迎来了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是保定、廊坊、沧州等作为北京实体产业承接的主要城市更显现出持续发展的优势,这就为我省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本文主要以沧州市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及能力培养方面的缺陷入手,提出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够为大学生成功的自主创业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策略

众所周知,因我国高校近些年大规模扩招,每年的大学毕业人数逐渐增多,全国毕业大学生毕业人数高达765万,较增长15万人,另外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我国总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尤其是实体经济面临着诸多困难,则导致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徒增,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提供了一系列的鼓励和支持政策。部分高校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专门开设创业课程、构建创业平台、提供技术或资金支持的等帮助。同时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省及各市迎来了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是保定、廊坊、沧州等承接北京市各产业的主要城市更显现出持续发展的优势,这就为我省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然而经过调查,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并不乐观,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存在很多缺陷,为解决该问题,急需构建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应对机制,为大学生能成功的自主创业提供理论、政策、经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一、创业与创业能力含义的理解

创业,就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根据杰夫里提蒙斯所著的创业教育领域的经典教科书《创业创造》的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简言之,创业就是通过劳作创立经济或价值的一系列行为过程。而创业能力,指拥有发现或创造一个新的领域,致力于理解创造新事物(新产品,新市场,新生产过程或原材料,组织现有技术的新方法)的能力,能运用各种方法去利用和开发它们,然后产生各种新的结果。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则可概括为在校或者已毕业但尚未正式工作的大学生发现机会、捕捉机会、创造机会、利用机会,将创业想法转化为可实际操作、可实际执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能力。所以大学生创业并非单凭一时激情就能成功的,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创业能力的前提下,敏锐的把握市场机会,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力,能够综合运用个方面的知识、资源通过不断地分析、调研、取舍、坚持才能成功。

二、大学生创业与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观念保守固化,自主创业的积极性不高

通过大量问卷及走访,笔者发现沧州市在校和部分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观念还大多倾向于追求安逸稳定的工作,没有自主创业的意识和勇气。部分同学虽然有这方面的想法,但是大多还处于比较茫然的感性阶段,很多人对自主创业理解过于狭隘,认为就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赚钱,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部分同学仅凭一腔热情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但因为缺少相关知识技能或把握市场机会能力不强等原因,一遇到困难挫折就一蹶不振,怀疑自己选择的正确性。这些情况的出现,不但是因为缺少良好的创业环境,主要的原因是从思想观念上没有跟上时代步伐,缺少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

(二)自主创业缺乏相应的知识智力支持,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不健全

我国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始于清华大学的发起并于主办的“创业计划大赛”,其后,共青团中央、国务院出台政策鼓励高校教师和学生创业教育,教育部在部分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目前,创业教育在全国高校不同程度的开展,但是由于经济及教育发展的程度不同,在不同地区创业教育的成效并不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设置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少,不够系统,深度不够或细化不足,课程内容滞后与现实脱节等问题。2.缺少专业的教授创业教育的教师学者,大部分高校老师还存在着“重专业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他们一般没有企业就业或创办企业的经历,缺乏创业的实战经验,这进一步阻碍了创业教育在高校的普及和发展。3.对大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培养重视不够,大学生创新创业,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求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比如说不怕挫折的冒险精神,比较强的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较强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等等软件方面的要求。

(三)大学生创业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

资金是大学生创业的基本条件。不管创业的项目再好,前期市场调研做得再充分,创业计划再完善,但是缺少必要的启动资金,则一切都是镜花水月。现实中,资金短缺是制约在校大学生或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创业的融资渠道无外乎以下几方面:创业团队集资,这包括依靠家庭资助或向亲戚朋友民间借贷,这也是大学生创业融资的主要渠道;银行贷款,虽然国家政策允许大学生创业可以向金融机构申请小额贷款,但是现实中因为大学生本身银行信用低,抗风险能力差,基本上无法从银行取得贷款;风险投创,虽然能够获得一定大数额的资金,但是项目本身必须具备蕴涵比较高额的回报,风险相对要低,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否则,没有人会对你进行风险投资,但这样的项目毕竟是少数;最后一种融资渠道就是政府的创业基金,但是因为申领的门槛比较高,程序繁琐,也并非主要渠道。

(四)支持创业的法律、法规、政策尚不完善,保护、激励力度不足

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出台了若干政策予以支持,比如在银行贷款、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人事档案管理等各方面给予优惠。但是经过了解,一方面相关政策尚不完备,政策导向作用不明显。另外一方面是优惠政策宣传不到位,大部分学生对相关优惠政策茫然不知,同时,相关政策变动性比较大,相关部门执行落实的力度不够,甚至部分工作人员人为地设置障碍,加之有的程序繁琐,从而打击了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当然,对创业的鼓励和保护多为政策性的文件,目前还没有上升到法律法规,保护和鼓励力度不足。

(五)缺乏必要的经验和创业实践平台

大学生创业大部分是凭借着自己的一股热情,还有很多同学盲目跟风,他们在学校内接受的创业实践训练根本就没有或严重不足,缺少必要的创业经验,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盲目上马,在创业之初不能做到仔细研判,准确定位,项目上马后又不能捕获市场第一手信息,跟不上市场瞬间千变万化的节奏,从而影响自己判断,导致创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失败。据相关资料统计,大学生创业从创立到坚持3年的不足全部的3%。而出现该种结果的很大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经验和创业实践平台。

三、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加强创业宣传,从思想上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借助强大的社会媒体如报纸、电视、网络、微信等进行创业宣传,尤其是宣传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创业经历和故事,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氛围,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让大学生充分调动起主观能动性和敢于挑战的创业精神,提振士气。尤其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我省我市的大学生更应该抓住历史机遇,依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特长,借助国家、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创立自己的事业。

(二)完善、健全高校创业教育体系

增加创新创业课程安排,不但安排创业教育必修课,同时为有需求的学生安排相关选修课,全方位增加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专业知识,课程应该包括如何发现创业机会的方法,如何整合创业资源,如何组建创业团队,如何创建企业的各方面知识。同时,高校要定期选派教师参加创业培训,亲自体验创业实践,深入公司企业,补齐自身创业方面短板,为教授学生创业提供鲜活案例,同时从感性角度提高学生创业的热情。学校应该从社会上聘请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创业明星作为客座讲师,让他们自身的创业经历或创业故事激励学生,同时也能吸取他们创业过程中的教训,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另外,在日常专业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素质和能力,比如冒险精神、团队合作、组织领导能力、应对失败和困难的勇气等等,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

(三)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支持

对于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支持,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媒体、个人多方联动,才能够解决这一根本问题。政府出台政策,要求银行加大贷款额度、降低贷款利率和贷款门槛,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鼓励社会组织、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设立创业风险基金。高校不但要从根本上教授学生创业资金取得、保管、运用、管控等各方面的知识,应积极帮助大学生寻求创业资金,推进企业和学生创业团队合作,从资金和技术上形成优势互补;或者利用自身科研方面的资金和创业项目有机的结合,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企业也应该选择适合自己或预判能给自己带来经济利益的项目大胆予以资金支持,让大学生的智力和企业的资金互相发挥最大的效用。媒体把握创业的舆论导向,传播创业的优惠政策,营造好的融资氛围。

(四)完善支持、鼓励、保护大学生创业的法律和政策

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及政府部分颁布了很多支持、鼓励、保护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但存在着发布部门多、层次和内容多样、政策的宣传不到位,落实情况和效果与预期还有一定的差距等问题。这就需要相关政府机关对以往发布的各项政策做一仔细的梳理,从发布机关、层次和效力上要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同时各地方政府和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适用于本地的相关政策并积极落实,比如说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京津冀三地教育部门和相关高校可以就如何提高三地大学生创业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办法,以期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另外,要从创业大学生的人事管理制度、税收制度、公司登记制度、贷款制度等各方面加强优惠举措,必要时由阶位比较低的政策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加大保护力度。

(五)构建创业实践平台,积累创业经验

大学生创业往往是专业知识有余而实践经验不足,这也是创业失败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学生学习期间就应积累一定的经验尤为必要,这往往需要学校构建创业实践平台,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即能够充分的利用。这种平台的搭建,主要的方式是校企合作,即高校利用自己的人脉优势和效益好前景广阔且具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性的公司企业合作,从该公司建立实践基地,在学员上学期间拿出一定的时间在该基地实习,主要是从公司管理、内部结构、人事制度、运营模式等各方面充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这就是所谓的“走出去”。另一方面,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的专业人员走进课堂,让其将掌握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这就是所谓的“请进来”。当然,大学生还可以利用在学校内参加社团,假期打工等不同的方式积累经验,通过这些实践平台的锻炼,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待创业时就会从容面对一系列的问题了。

参考文献:

[1]王玲,任启平.我国大学生创业瓶颈产生的思想探源—论"科技理性"思想对大学生创业产生的负面影响[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

[2]汪陈友.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一体化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月第5期.

[3]王文华,王卫星,沈秀.创新创业人才素质能力框架及培养路径.煤炭高等教育,年9月第5期.

[4]岳华,赵鹏,许娜.基于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8月上旬刊.

篇13: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论文

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语文是中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的情感、智力、情操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中学生语文阅读在整个中学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于培养中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强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全面培养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 语文阅读 能力培养

从材料中获取相应的信息并且成功将信息转化为自己需要的知识,就是阅读。随着社会的发展,阅读水平在一个人的人生事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强中学生语文阅读水平,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成为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在阅读过程中,采取时效阅读和实时阅读相结合,引入元阅读概念,全面培养学生语文情操。

1.中学生语文阅读的重要意义

由于社会上普遍存在对语文的漠视态度,中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总是受到社会观点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阅读对于语文成绩影响不大。社会上各种观点的抨击和新闻媒体发展的冲击,导致了中学生语文阅读水平低下,缺乏基础的语文阅读能力。很多中学生认为语文阅读没有活力,重视分析轻视语文阅读的体验,重视结论轻视语文阅读的过程,重视成绩轻视语文阅读的实质。

这些不良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中学老师和学生没有理解语文阅读的重要性。语文不仅仅是教材中的几篇课文,而是建立的一种大语文观,语文阅读饱含世间万象,在人生百态中方能体会生活的真谛。语文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对社会的认识。加强中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势在必得。

2.中学生语文阅读三种能力培养方法

2.1研发专门教材,开设阅读训练课

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因此学校要加大语文阅读教材的研发。派遣专业的老师编撰适合学生使用的教材,教材专业化、备课系统化、责任明确化,保证学生能够享用合理的教材。

中学生语文阅读训练课非常重要,学校每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专门训练,主要在精加工策略训练、速读训练方面加大力度。精加工策略训练主要有五个环节,学生能够对阅读的文章进行提问、提取关键词、重复主要内容、明确中心思想和掌握关键情节。速度训练主要培养中学生阅读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完成阅读文字的训练,获取主要的信息。速读训练在不同的年级要有差别,从简单到复杂,从短篇到长篇,日积月累,逐步提高中学生阅读水平。

2.2结合语文教学,注重课堂培养

阅读教学主要体现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课堂的综合性学习才是语文阅读的根源。在教学过程中,依据课堂进度来安排阅读训练,强调语文阅读认知的训练。课堂教学不需要额外的师资力量,使用初中语文课本就可以达到培训的目的,节省了学生的时间和费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3使用渗透式培养,模式化教学

渗透式教学又被称为相嵌型教学,主张课堂和课外阅读结合,达到提高阅读水平的目的。渗透式教学中,教师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教师给同学们介绍适合阅读的书目,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书目进行阅读。渗透式教学强调学生本身的自制力、兴趣、意志等,受到家庭的影响很大。所以,家庭成员要积极的陪伴孩子进行语文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家庭氛围,提升孩子的阅读水平。渗透式教学意在模式化,但是现在还不成熟,需要积极探究。

3.提高语文阅读水平的实践分析

3.1开启“元阅读”模式

元阅读是中学语文阅读的新概念,包括元阅读知识、元阅读体验和元阅读监控。元阅读知识强调中学生对于阅读的活动、结果的认知,掌握阅读策略的相关知识。元阅读体验指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元阅读监控中,中学生作为阅读意识对象,能够对自身不断的'调节和反馈,最终达到最后的目标。元阅读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阅读性质,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具备速读、朗读、默读、背诵、评析、复述的能力。由于中学生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环境、文化的差异,中学生的文化修养、情感类型、言语储备、思维方式、感知视角、人生经验都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每个人对元阅读体验不同,因此教师要能够接受学生不同的情感认知,理解学生的想法。元阅读监控建立对于提高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学生能够控制自己,排除外界的干扰,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不同的学生个体的阅读行为是不同的,学生了解自己的前提下,建立符合自身阅读的环境和计划,保证元阅读的质量。

3.2正确处理“实时阅读”和“实效阅读”关系

实时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需要的时间,强调量的重要。实效阅读速度强调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大脑对于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情况,并且能够产生一定的认知情感。在阅读中会出现两种情况:(1)实时阅读速度不大于实效阅读速度,学生阅读的时候,就已经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认识,对于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打破束缚,进行高阅读层次。(2)实时阅读速度大于实效阅读速度。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阅读过后,不能够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陷入了迷茫之中,遗忘了原来阅读的知识,在进行多次阅读之后,仍然不能有很好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要降低阅读的速度和目标,调整好心态,从文章开头一点一滴的进行阅读,由表及里,逐渐掌握文章知识。

3.3消除“阅读疲劳”现象

阅读疲劳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学生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掌握阅读水平的能力逐渐下降,造成了阅读疲劳。发生这种现象,学生要进行创新阅读,将阅读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体会文章的美妙,消除阅读疲劳。

4.总结

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进行创新性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阅读体系,增加阅读的水平,提升学生的情操。

【参考文献】

【1】张宏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初探【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3 (1)

【2】李茹华舌央上的阅读――浅谈中学生语文阅读统状反对策【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3 (8)

【3】周理科百“擅”“致”为先――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探究【j】课外话文(教版)。2013(12)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