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集锦11篇)-澳门凯发

2024-06-07 07:58:35 试题试卷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感谢网友“bill”向本站投稿了11篇与“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相关的素材。

篇1: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序号填入下表对应的题号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制度对近代欧洲文官制度的设立产生了积极影响的是

a. 宗法制 b. 三省六部制 c.分封制 d. 科举制

2、其统治被评价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帝王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表明了唐太宗的

a. 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b. 种族歧视的民族分化政策

c. 华夏族独尊的民族政策 d. 歧视少数民族的民族政策

5、“每逢佳节倍思亲”,宋朝时还没有确立的节日是

a.中秋节 b.青年节 c.端午节 d.春节

6、朱元璋废除“行省”制,设三司分掌地方行政、司法、军事三权,其中掌管军事权的是

a. 都指挥司 b. 布政司 c. 按察司 d. 巡检司

7、明朝中期,倭寇之所以能在我国东南沿海肆虐的主要原因是

a.内患不断 b. 海防松驰 c. 倭寇强大 d. 没有海军

8、明清时期,体现了“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的政治管理措施是

a. 设立锦衣卫 b. 设立军机处 c. 设立东厂 d. 设立都司

9、郑成功曾在今漳州铜山水寨造船练兵,筹粮募饷,准备收复台湾。当时侵占台湾的是

a. 英国 b. 葡萄牙 c. 荷兰 d. 法国

10、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近2,18世纪中期以后对外商开放的唯一通商口岸是

a. 上海 b.广州 c.福州 d.宁波

11、雍正四年,因江西主考官查嗣庭出试题“维民所止”,有人诬告“维止”二字是把雍正的头砍掉。于是雍正下令将查氏革职问罪。结果,查嗣廷在狱中冤死。本案说明清朝推行

a.严刑酷法政策 b.言论自由政策

c.文化专制政策 d.科举选官政策

12、盛世之下的清朝,疆域辽阔: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西北达

a.天山 b.青藏高原 c. 葱岭 d. 巴尔喀什湖北岸

13、明清交替之际,沙皇俄国不断向东扩张。下面关于中俄关系的不正确表述是

a. 雅克萨和尼布楚曾是俄军侵略中国的据点

b. 清军水陆并进与俄军进行了两次雅克萨之战

c. 《尼布楚条约》是中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d. 《尼布楚条约》使中俄东段边界保持长期和平

14、词风豪放,擅长书法,属于“宋四家”之一的是

a. 辛弃疾 b. 苏轼 c. 李清照 d. 柳永

15、《资治通鉴》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编写的体例是

a.编年体通史 b.编年体断代史 c.纪传体通史 d.纪传体断代史

16、如果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你可以选择的图片资料是

a. 《天王送子图》 b. 《洛神赋图》 c. 敦煌《飞天》 d. 《清明上河图》

17、元朝最负盛名的剧作家是关汉卿,他创作《窦娥冤》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a.现实主义 b. 象征主义 c. 表现主义 d. 浪漫主义

1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其气势磅礴、豪迈奔放,该诗句出自

a.诗圣 b. 诗鬼 c.诗仙 d.诗佛

19、莫高窟堪称壁画艺术博物馆、世界艺术宝库,它坐落于今天的

a.河南西部 b. 山西北部 c. x疆西部 d.甘肃西部

20、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科学巨著是

a.《天工开物》 b. 《本草纲目》 c. 《梦溪笔谈》 d.《农政全书》

二、组合列举(共14分)

21、民族政权,分立更替。(8分)

(1)9契丹首领 在上京建立了契丹国。

(2)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 发动兵变,建立了宋朝。

(3)1038年 族首领元昊自立为大夏王,都城设在兴庆。

(4)11完颜阿骨打在 称帝建立了金朝,先后灭亡了辽和北宋。

22、文学巨著放异彩。(6分)

(1) 元末明初的《 》是我国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

(2) 明朝中期的《 》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3) 曹雪芹创作的《 》代表了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三、辨析改错(共8分)

23、著名工程,彰显人类的智慧。辨别正误,在题前的[ ]内正确的“√”,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隋朝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改正:

[ ](2)唐都长安规划严整,宫殿宏伟,功能完备,是国际性大都市。

改正:

[ ](3)隋朝工匠柳永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改正:

[ ](4)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千米。

改正:

四、材料解析(第24题12分,第25题11分,共23分。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25、古代外交光耀史册。

材料一 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有何功德,致此称扬?”

(1)材料中“天竺”泛指什么地区?“秦王”指的是哪一皇帝?玄奘在对外交往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4分)

材料二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

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壮举?这一壮举在对外交往中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

(3)试归上述两位著名外交使者的共同点。(提示:从精神品质、活动影响等方面归纳)(3分)

五、活动与探究(共15分)

26、“盛世”与“统一”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总是紧密联系的,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话题与思索。某校七年级(1)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与统一”的探究活动。

【资料准备】

(1)如果你是该班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2分)

【回眸盛世】

(2)为了更好地探究学习,小明同学准备制作一张《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简表》,但还没有全部完成,请在下面表格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将表格完成。(3分)

朝代 西汉 东汉 唐朝 清朝

盛世

局面 ①

光武

中兴

康乾

盛世

(3)请以唐朝其中一个盛世局面为例,说明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促成了盛世局面的形成?(4分)

【探究统一】

(4)清朝前期统治者在反击外来侵略和巩固边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3分)

区域 新 疆 西 藏 台 湾

设置管理机构

(5)请结合以上活动简要说明“统一” 与“盛世”的关系。(3分)

篇2: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a a b a b b c b c d c b a d d c d a

二、组合列举(共14分)

21、耶律阿保机、陈桥驿、党项、会宁(上京)(8分)

22、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石头记)(6分)

三、辨析改错(共8分)

20、(1)×,“长安”改为“洛阳” (2)√

(3)×,“柳永”改为“李春” (4)√

四、材料解析(共23分)

24、(1)两宋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服饰也受到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2分,采意赋分)

(2)交子。(1分)农业经济发展,国内商业贸易的需要。(2分)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完成。(2分)

(3)发明活字印刷术。(2分)发明指南针;发明突火枪、火箭、火炮等火器。(1分,列出一项即可)

(4)宋代是诗词大发展的时代、宋代是民族政权相互争斗的时代。(2分,答出一个方面即可)

25、(1)古代印度。(1分)唐太宗李世民。(1分)玄奘到天竺求经历经艰险,后写成《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们x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2分)

(2)郑和下西洋。(2分)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2分)。

(3)共同点:都有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精神;都以自己的努力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是文化交流的使者。(意思表达相近即可,答一点得2分,答两点或两点以上得3分)

五、活动与探究(共15分)

26、(1)教科书、图书资料、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得2分)

(2)①文景之治(1分) ②贞观之治(1分) ③开元盛世(1分)

(3)措施:如,贞观之治时期重视农业,轻徭薄赋,精简机构;任用贤能,重视纳谏;加强国防,改善民族关系,对外开放交流等。(答出意思相近的2点即可得4分)开元盛世时期重用贤人,整顿吏治;整顿军队;提倡节俭,重视生产等。(答出意思相近的2点即可得4分)

(4)设立伊犁将军、设置驻藏大臣、设立台湾府。(3分)

(5)统一是盛世的前提和基础;盛世更有利于巩固统一。(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2分,答出意思相近的两点或两点以上得3分)

篇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写在题后括号内。每题2分,共40分。)

1、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 )

a.抗日战争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改革开放

2、某班表演历史短剧《上甘岭战役》,小刚在剧中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他扮演的是: ( )

a.董存瑞 b.邱少云 c.黄继光 d.罗盛教

3、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

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4、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6、具有历史震撼力的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发生在 ( )

a.““””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期间

7、下列与周恩来有关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活动是 (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出席apec会议 ④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 )

a.互助组 b.农业合作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

9、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10、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地区有: ( )

①香港特别行政区 ②澳门特别行政区 ③台湾 ④x疆维吾尔自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1、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的一步是在 ( )

a. 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b. 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c. “汪辜会谈” d. 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八项主张

12、上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历史事件,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对手工业的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3、他,曾经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 ( )

a.邓稼先 b.杨利伟 c.王选 d.袁隆平

14、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_______的发展战略,把_______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 )

a.科教兴国 高等教育 b.科教兴国 九年义务教育

c.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 d.可持续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

15、在建国后开展的哪一运动中,党和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建设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

a.土地改革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

16、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 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 )

a.上海 b.珠海 c.深圳 d.厦门

17、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其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 )

a.杨振宁 b.李世光 c.邓稼先 d.袁隆平

18、中国运动员走出国门,最先赢得世界瞩目的体育项目是 ( )

a.排球 b.射击 c.乒乓球 d.举重

19、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下列哪项成果变成了现实。 ( )

a.计算机网络 b.电视 c.报纸 d.课本

20、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区域自治 d.共同发展

二、改错题(共12分)

21、1951年x藏和平解放,全国获得了统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错误 改错

错误 改错

22、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北海军区海军建立;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神舟一号”。

错误 改错

错误 改错

23、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毛泽东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1971年10月,中国在世贸组织合法席位的恢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错误 改错

错误 改错

三、分析探究题(20分)

24、为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回顾历史】

(1)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4分)

【伟大转折】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次大讨论的结果是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2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以惊人的勇气和魄力,迎接着世界的挑战。简要写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2分)

【总结成就】

(5)“20世纪的最后,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分)

(6)新中国成立后,他领导中国人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二点)(4分)

【展望未来】

(7)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2分)

四、材料题(第25题11分,第26题16分,共26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共11分)

材料一: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该法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的法律。

材料二:2月27日台湾领导人决定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适用,同时表示在条件许可时,会推动台湾公众制定新“宪法”。

材料三:204、5月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访问大陆,这一系列访问为海峡两岸的进一步沟通送来了缕缕春风。

请回答: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历代中央政府曾采取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试以古代史上相关史实加以证明。(至少举两例)(4分)

(2)我国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

(3)有人认为,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大人的事情,与青少年无关。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3分)

(4)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请针对“台独”分子写一句话。(1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共16分)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 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2分)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三项) (6分)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2分)它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3)材料三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2分)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2分)

篇4: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bcadc bbcba cadbd cccac

二、改错题(共12分)

21、错误 全国 (1分) 改错 大陆 (1分)

错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改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2、错误 北海 改错 华东

错误 神舟一号 改错 东方红一号

23、错误 毛泽东 改错 周恩来

错误 世贸组织 改错 联合国

三、分析探究题(共20分)

24、(1)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2分)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

(2)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3)改革开放

(4)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

(5)邓小平。

(6)探索:①实行改革开放;②提出“一国两制”;③发表南方谈话;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⑤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成才。

四、材料题(共26分)

25、⑴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清朝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帝时,统一台湾,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答一点2分 共4分)

⑵“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

⑶不对。(1分)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的义务,我们青少年也不例外;我们中学生要积极维护祖国统一,同一切破坏国家统一、分裂国家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2分)

⑷ “台独”没有和平;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等。(酌情给分1分)

26、(1)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青藏公路等

(2)1956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3)1958年,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规律(酌情给分)

篇5: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卷附答案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26题12分,27题18分,28题20分,计50分)

26.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诗中“开元”是哪位皇帝的年号?(2分)

(2)有人说“开元全盛日”出现的原因是皇帝的励精图治。请说出他在政治上的举措。(4分)

(3)列举“开元全盛日”在农业方面繁荣的表现。(6分)

27.我国今天的疆域版图是清朝时期奠定的.。请阅读右边的清朝疆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清朝前期的疆域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至什么地方?(4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以选拔官员的制度。隋文帝时曾令各州推举人才,这些被推举的人才须考试合格才可以做官。隋炀帝设置了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诞生。

材料二唐朝科举制传播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外国留学生也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的还可以做官。

材料三明朝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考试规定了命题范围,考生作文格式也做了明确规定。

(1)试结合材料一,分析科举制在当时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2)唐朝延续并完善了科举制,试举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材料二中“唐朝科举制传播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说明科举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明朝科举制规定的考试范围是什么?(2分)规定的作文格式创作的文章被称作什么?(2分)这一系列规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别是什么?(4分)

(4)结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从隋朝到明朝的发展趋势。(2分)

(2)清政府把全国划成25个省级行政区,这种省级行政机构的设立源于哪个朝代?(2分)

(3)图a地区,西汉时就已归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清政府在平定回部贵族叛乱后,是如何对该地区进行管辖的?(4分)与回部叛乱相反,蒙古的哪一部众不远万里摆脱沙俄控制,返回该地区,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2分)

(4)图b地区正式归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哪一朝代?(2分)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题号14151617181922232425

答案

1.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三次结束分裂局面、完成大一统是在隋朝,具体事件是

a.隋文帝建立隋朝b.杨坚夺取北周政权c.隋炀帝灭陈d.隋文帝灭陈

2.隋朝开凿大运河在当时最大的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玩江南的愿望 b.实现了南水北调

篇6: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卷ⅰ(选择题共70分)

本卷共35 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 题目要求。选出该答案,并将其字母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标志隋朝统一全国的历史事件是( )

a.隋朝建立 b.隋朝灭陈 c.陈桥驿兵变 d.巨鹿之战

2、有人评价隋朝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里的“利“指的是( )

a.巩固了隋朝统治 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c.加强了北部边防 d.便于隋炀帝南巡

3、隋朝在历史上重新统一了分裂的中国,但它却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其统治类似于历史上:( )

a.东汉 b.秦朝 c.北魏 d.元朝

4、现今,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下列皇帝中亲自出题面试,首开殿试之举的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史学界对我国历史上的唯一的女皇帝的评价以肯定为主,主要是因为( )

a.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破格提拔许多有才能的人

c.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替唐高宗处理政事

6、“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对下列哪位统治者的赞誉( )

a.秦始皇 b.隋文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以下能反映统治者践行这个道理的是( )

a.唐太宗接受魏征直言 b.唐玄宗重用杨国忠

c.武则天重用来俊臣 d.宋高宗接受秦桧议和建议

8、文学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在杜甫的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中可以看出,他生活在( )

a. 唐高宗时 b. 唐玄宗时 c. 武则天时 d. 唐太宗时

9、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了三分之二。这种变化说明( )

a.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b.唐朝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

c.唐朝政府力求以才学选拔官员 d.唐朝文学艺术繁荣

10、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 )

a.汉武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11、体现 “和同为一家”的是( )

a.日本遣 唐使来唐 b.金城公主入藏

c.鉴真东渡 d.马可•波罗来华居住

12、要研究唐时期印度和中亚的历史,最好的书籍是( )

a.《史记》 b.《西游记》 c.《大唐西域记》 d.《唐书》

13、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a.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b.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 唐朝时中国对外交往活跃 d. 唐朝时中国经济发达

14、在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唐朝有一位做出了重大贡献,值得永远纪念的人物,他是( )

a.张骞 b.班超 c.玄奘 d.鉴真

15、李白的诗歌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歌沉郁悲怆, 语言凝重,导致二人创作风格不同的主要原因( )

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b.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

c.对仕途道路的认识不同 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16、下列哪一项关联是错误的( )

a.吴道子——画圣 b.李白——诗仙

c.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 ” d.白居易——“诗史”

1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a.隋朝印制的《金刚经》 b.唐朝印制的《大藏经》

c.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d.隋朝印制的《大藏经》

18、在河北民歌《小放牛》中有这样的歌词“赵州桥什么人儿修”,对唱是“赵州桥鲁班爷爷修”, 其实对唱并不符合历史。如果由你来对唱,歌词可以改为( )

a.“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修” b.“赵州桥唐朝工匠李春修”

c.“赵州桥唐朝工匠李白修” d.“赵州桥宋朝工匠毕升修”

19、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 )

a.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 b.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d.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21、下列对“澶渊之盟”的分析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对北宋来说,它是一个屈辱的和约

b.它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c.客观上使得辽宋关系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d.缩小了北宋的统治区域,是北宋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22、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所做的是否符合广大人民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

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b.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

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23、“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指的是谁与谁的分界线( )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

24、七年级三班小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她搜集了“澶渊之盟”“宋夏和议”“宋金和议”“元朝的建立”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她研究的课题是(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民族关系的发展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6、下列我国古代著名外贸港口中,属于两宋时期的名港是( )

①扬州 ②杭州 ③广州 ④泉州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7、“买卖昼夜不绝”是形容宋朝( )

a.商业繁荣 b.交通发达 c.手工业繁荣 d.饮食多样

28、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 )

a.都护府 b.市 舶司 c.中书省 d.宣政院

29、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的主要原因(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30、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北宋东京城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食、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你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d.好汉比武的擂台

31、下列节日连线正确的是( )

a.家家腊月二十五,浙米如珠和豆煮——元宵节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端午节

d.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秋节

32、元朝实行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3、下列人物属于古代蒙古族的杰出统治者的是( )

①阿骨打 ②元昊 ③铁木真 ④阿保机 ⑤忽必烈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⑤ d.②④

3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秦、隋、元三个朝代相似之处的是( )

a.都开凿过运河 b.都存在了不到50年

c.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d.所设机构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35、阿保机、元昊、阿骨打、成吉思汗的共同之处不包括( )

a.统一了本民族 b.建立了本民族政权

c.打败了北宋 d.推动了本民族的发展

卷ⅱ 非选择题(共30分)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zān fú)望之继世。孤寒失之,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 ——王定保《唐摭(zhí)言》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1)材料一中“科第之设”是指哪一制度的创立?何时创立?(2分)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科第之设”的历史作用。(6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唐太宗派兵灭亡东突厥,后唐朝又灭西突厥,设立了安西和北庭都护府。回纥、南昭的首领接受唐朝的册封,吐蕃与唐通婚,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交流。

材料二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 原先进入到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女真人等,同汉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皆称“汉人”。另一方面,是各民族共 存但不一定融合,如蒙古人、汉人等的分别和隔离;或者是融合与并存同在,如来华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同中国的汉人、蒙古人、畏兀儿等长期杂剧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唐朝和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何不同?(4分)

(2)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一时期的民族融合的史实?这一时期民族融合有何特点?(2分)

(3)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谈一谈你对民族关系的认识。(2分)

篇7: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卷ⅰ(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5 bbbcc 6——10 dabcc

11——15 bcadd 16——20 dcacd

21——25 dddcb 26——30 babbc

31——35 bdcbc

36、共8分

(1)科举制度(1分) 隋朝(或隋炀帝时)(1分)

(2)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凭借才学做官;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④使得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6分)(回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37、共8分

(1)唐朝通过打败少数民族政权进攻,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机构对其进行有效管辖;对少数民族首领进行册封;和少数民族进行通婚和亲。(2分)

宋朝与少数民族进行战争,战争中始终处于劣势,以妥协议和而与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并立。两宋先后被少数民族灭亡。(2分)

(2)元朝(1分);

特点:①民族交流频繁;②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③形成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融合的高潮④形成新的民族——回族。(答出其中一点即可)(1分)

(3)不论在统一的政权下,还是在汉族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是民 族关系发展的主流。(2分)

篇8: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题目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中英《南京条约》的各项内容中,能说明我国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a.赔款2100 万银元 b.割香港岛 c.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d.协定关税

2.右图中人物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a.虎门销烟 b.收复x疆

c.领导义和团运动 d.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

3.如果请你担任历史记录片《19的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a.各国使馆林立 b.某国使馆在举行舞会

c.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d.驻扎外国军队

4.在清末中状元后毅然辞官回家,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的是

a.张謇 b.荣宗敬 c.荣德生 d.孙中山

5.维新变法期间创办的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是

a.京师大学堂 b.经世学堂 c.时务学堂 d.京师同文馆

6.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辛亥革命

a.建立了中华民国 b.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 d.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7.右图中所示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该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北伐战争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8.“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诞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9.“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的这所“军官学校”的创办者是

a.袁世凯 b.孙中山 c.李大钊 d.周恩来

10.每当翻阅日历时,都能看到8月1日那页上写有“建军节”。下列选项与“建军节”有关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遵义会议

11.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小王同学准备参加学校举办的演讲活动,为此他准备了以下的史实来再现长征的历程。你认为他选材不当的一条是

a.井冈山会师 b.四渡赤水河 c.飞夺泸定桥 d.翻越大雪山

12.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是

a.坚决处死蒋介石 b.批评张学良的做法 c.积极营救蒋介石 d.和平解决

13.右图纪念的事件被称为“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这一事件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南京大屠杀

14.据日军《步兵第10团战斗详报》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睹其壮烈者亦为之感叹”。台儿庄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

a.李宗仁 b.李鸿章 c.张学良 d.杨虎城

15.《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等电影反映的是哪个时期的故事?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十年内战 d.近代中国

16.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史册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7.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说法错误的是

a.1949年10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b.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c.中国的抗战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

d.抗战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18.下列四幅图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是

a.重庆谈判 b.转战陕北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19.“十一天内,蒋介石三至沈阳,救锦州,救长春,救廖兵团……蒋介石到什么地方,就是他的可耻事业的灭亡。”这段材料是毛泽东对哪次战役的新闻评论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台儿庄战役

20.国民党政权被推翻后,其残余势力败退

a.台湾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北地区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

2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的思想。

——《说中国历史》下

请回答:

(1)材料中说到的“学技术”是指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这一运动的口号是什么?(2分)

(2)请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列举一位“学制度”的代表人物?(2分)

(3)材料中所说的“开始学习西方的思想”的运动是什么运动?(2分)这一运动中高举哪两面大旗?(2分)

22. (10分)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自近代以来,日本不断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材料二 为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19日本伙同其他七个国家发动侵华战争,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 8月中旬攻入北京,八国联军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材料三 1931年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时间,东北全部沦陷。

材料四

材料五 1940年8月,八路军先后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起大规模的攻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提的“战争”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场战争?(2分)

(2)材料二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2分)

(3)材料三中“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对此采取了什么方针?(2分)

(4)材料四中历史事件的爆发有何意义?(2分)

(5)材料五中八路军的军事行动的指挥者是谁?(2分)

23.(10分)人物年谱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反映了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广阔场景。以下材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的年谱。

材料一 19 28岁 7月23日至8月初,作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材料二 1927年 34岁 9月,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

材料三 1935年 42岁 1月15日至17日,出席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材料四 1949年 56岁 1月30日,华北野战军进入北平城,决战取得最终胜利。

材料五 1949年 56岁 10月1日,主持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请回答:

(1)以上材料是哪位人物的年谱片段?(2分)材料一中会议召开有何历史意义?(2分)

(2)材料中的人物于秋收起义后在哪里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2分)

(3)请简要写出材料三中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2分)

(4)材料四中所说的“进入北平城”是在哪一战役后?(2分)

八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

答案 b b c a a c d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d a a c a c a a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30分)

21.(1)洋务运动(2分);师夷长技、师夷长技以自强、自强求富(任意一个得2分)

(2)谭嗣同 康有为 梁启超 孙中山等(任意一个得2分)

(3)新文化运动(2分);民主、科学(任意一个得1分,共2分)

22.(1)甲午中日战争(2分)

(2)《辛丑条约》(2分)

(3)不抵抗(2分)

(4)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从此爆发、全面抗战的开始(2分)

(5)彭德怀(2分)

23.(1)毛泽东(2分);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分)

(2)井冈山(2分)

(3)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分)

(4)平津战役(2分)

篇9:新版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新版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学号 姓名班级

…………………………装…………………………订………………………………线……………………………………………

第一部分 积累 运用:(24分)

1、选出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体魄(pò) 菜畦(wā) 收敛(1iǎn) 泯然(mǐng)

b、炽痛(chì) 镐头(gǎo) 惩罚(chéng) 皂荚(jiá)

c、确凿(zuò) 玉簪花(zān) 云鬓(bìng) 鸡毛掸子(dǎn)

d、骊歌(lì) 嫉妒(jí dù) 金柝(tuò) 胡骑(jì)

2、选出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慷概 各抒己见 消声匿迹 知识渊博

b、颓唐 无动于衷 舍己为人 妇儒皆知

c、惩罚 骇人听闻 惊惶失措 头晕目眩

d、磬石 倍受青睐 面面相觑 爱不释手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向长者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b. 他最近进步很快,学习成绩欣欣向荣。

c.登上紫金山顶,遥望南京城全景,各种景物栩栩如生,令人心旷神怡。

d.大扫除时,有的同学拈轻怕重、挑肥拣瘦。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同志们用手亲纺的线、织的布做成的衣服,穿着感到格外舒适,也更加爱惜。

b、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c、一个人如果获得了理解,就等于拥有一切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富。

d、当我和妈妈走上天桥时,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都非常激动。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所写的爱国主义名篇。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野草》。

c.《社戏》是一篇短篇小说,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

d.《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诗人臧克家高度赞扬了闻先生作为学者的严谨刻苦和作为革命家的大无畏精神。

6、“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轼语),考考你会多少。( 8分 )

⑴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诗句是:

,。

⑵夜发清溪向三峡,。

⑶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

⑷卒之为众人, 。

7、下列一段话有三处语病,找出来并修改。(3分)

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重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②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交往能力,以免将来走入社会不被淘汰。③我们的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这些能力,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①句的修改:②句的修改:

③句的修改:

8、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指罗贯中的( )、施耐庵的()、吴承恩的( )和曹雪芹的《红楼梦》(3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6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本文选自 ,这是一部由司马光主持编篡的 通史。

本文注重以 来表现人物。(3分)

10、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⑴孰若孤( )⑵邪( )

⑶遂拜蒙母( ) ⑷即更刮目相看( )

11、解释下列词语。(4分)

(1)当涂: (2)及:

(3)见往事耳: (4)刮目相待:

12、翻译句子(4分)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⑵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3、文中哪句话表明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2分)

14、鲁肃与吕蒙结友有什么作用?(2分)

(二)阅读《社戏》选段,完成15-20题。(13分)

①……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5、给选段加一个小标题: (1分)

16、“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它的作用是_______(2分)

17、“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一句中“他”指

代__________。(1分)

18、第②段写景充满诗情画意。

从触觉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从嗅觉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视觉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听觉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9、结合上下文,第③段中的“自失”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感受与“社戏”的关系如何?试说明。(3分)

20、第③段中“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一句不是一般的语序,目的

是( )(2分)

a、朗读时有音节感,有力 b、强调最后的两个形容词

c、不致于写成太长的句子,长句难懂 d、突破老格式,进行大胆创新

(三)细细的潮音 张晓风

①每到月盈之夜,我恍惚总能看见一幢筑在悬崖上的小木屋,正启开它的每一扇窗户,谛听远远近近的潮音。

②而我们的心呢?似乎已经习惯于一个无声的时代了。只是,当满月的清辉投在水面上,细细的潮音便来撼动我们沉寂已久的心,我们的胸臆间遂又鼓荡着激昂的风声水响!

③那是个夏天的中午,太阳晒得每一块石头都能烫人。我一个人撑着伞站在路旁等车。空气凝成一团不动的热气。而渐渐地,一个拉车的人从路的尽头走过来了。我从来没有看过走得这样慢的人。满车的重负使他的腰弯到几乎头脸要着地的程度。当他从我面前经过的时侯,我忽然发现有一滴像大雨点似的汗,从他的额际落在地上,然后,又是第二滴。我的心刹那间被抽得很紧,在没有看到那滴汗以前,我是同情他,及至发现了那滴汗,我立刻敬服他了——一个用筋肉和汗水灌溉着大地的人。好几年了,一想起来总觉得心情激动,总好像还能听到那滴汗水掷落在地上的巨响。

④一个雪睛的早晨,我们站在合欢山的顶上,弯弯的涧水全都被积雪淤住。忽然,觉得故国冬天又回来了。只是万里外的客途中再见过往的雪,却是一件伤感的故事。我抬起头来,千峰壁直,松树在雪中固执地绿着。

⑤到达合欢山顶上麻疯病院时已经是黄昏,非常疲倦了。走上石梯,简单的教堂便在夕晖中独立着。长廊上有几个年老的病人并坐,看见我们便一起都站了起来,久病的脸上闪亮着诚恳的笑容。

⑥“平安。”他们的声音在平静中显出一种欢愉的特质。“平安。”我们哽咽地回答,从来没有想到这样简单的字能有这样深刻的意义。

⑦那是一个不能忘记的经验,本来是想去安慰人的,怎么也想不到反而被人安慰了。一群在疾病中和鄙视中延喘的人,一群可怜的不幸者,居然靠着信仰能笑出那样勇敢的笑容。至于夕阳中那安静、虔诚、而又完全饶恕的目光,对我们健康人的社会又是怎样一种责难啊!

⑧一个残冬的早晨,车在冷风中前行,收割后空旷的禾田蔓延着。冷冷清清的阳光无力地照耀着。我木然而坐,翻着一本没有什么趣味的书。忽然,在低低的田野里,一片缤纷的世界跳跃而出。“那是什么。”我惊讶地问着自己,及至看清楚一大片杂色的杜鹃,却禁不住笑了起来。这种花原来是常常看到的,春天的校园里几乎没有一个石隙不被它占去的呢!在瑟缩的寒流季里,乍然相见的那份喜悦,却完全是另外一种境界了。甚至在初见那片灿烂的彩色时,直觉中感到一种单纯的喜悦,还以为那是一把随手散开来的梦,被遗落在田间的呢!

⑨当这些事,像午夜的潮音来拍打岸石的时候,我的心便激动着。如果我们的血液从来没有流得更快一点,我们的眼睛从来没有燃得更亮一点,我们的灵魂从来没有升华得更高一点,日子将变得怎样灰黯而苍老啊!

⑩不是常常有许多小小的事来叩打我们心灵的木屋吗?可是为什么我们老是听不见呢?我们是否已经世故得不能被感动了?让我们启开每一扇窗门,去谛听这细细的潮音,让我们久暗的心重新激起风声水声! (出自《张晓风散文集》有删节)

21.作者在文中记叙了三则小故事,请分别概述故事大意及作者当时的心情。(3分)

22.说说你对题目“细细的潮音”的理解。(2分)

23.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比如第③段、第⑤段和第⑨段加点的“抽”、“闪亮”、“燃”都用得很有特色,请你选一处,联系上下文加以品味。(2分)

选( )字:

24.请看第④段画线处,按照“千峰壁立”的结构形式,仿写一个四字 成语: 。

25.张晓风是当代台湾著名作家,她的文章注重景物描写对写人叙事的作用。请以本文某一处景物描写为例,加以品析。(2分)

三、写作(50分):

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等待,有时也是一种感动。收获是一种幸福,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功成名就是一种幸福,淡泊宁静也是一种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成长上的每一个脚印里。

请以“ 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1、b 2、c 3、d 4、a 5、b

6、(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思君不见下渝州

(3) 一切都是瞬息,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4)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7、(1)发现为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不”删除

(3)“处心积虑”删掉或改为“呕心沥血”等褒义词

8、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9、《资治通鉴》 编年体 对话

10、shú yé suì gēng

11、(1)研究 治理 (2)历史;过去的事

12、略

1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4、侧面表现吕蒙才略惊人长进。

15、月下行船(看戏途中的见闻和感受)

16、以动写静,写航船之快,反衬出想看社戏的急切心情

17、笛声。

18、触觉:“夹杂在水汽中扑面的吹来”;

嗅觉:“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视觉: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听觉: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

19、听得出神,忘了自我。 写出了社戏在我心中的无穷魅力。

20、b

21.①烈日下车夫艰辛地拉车,让我敬服;

②雪日里麻风病人虔诚的安慰,让我无法忘怀;

③残冬时杜鹃跳跃的灿烂,让我喜悦。

22、生活中有许多人和物,他们卑微,但他们的表现能撼动人心。就像海潮的声音,即使是“细细的”,只要用心去聆听、去感受,也一样能让我们心潮澎湃。比喻的手法让题目更新颖更吸引人。

23.“抽”。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地写出“我”因看到车夫艰辛的举动而骤然被震撼的心理。

燃”。形象地表现出作者的希望:我们在面对身边的种种美丽时,能够擦亮眼睛,用心体会,从而升华自己的灵魂。

闪亮”。说明了麻风病人们脸上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诚恳,简洁而生动地表现了麻风病人的乐观、仁厚的情怀。

24.百花怒放 百川东流 百鸟争鸣 万树屹立 百舸争流

25、第④段,“千峰壁立,松树在雪中固执地绿着”,在千峰壁立这样的环境里,松树仍在雪中固执地绿着,正像那些久病的老年人,他们在疾病和鄙视中残喘,却仍不放弃、不埋怨地生活着。物皆着我之色彩。

第⑧段首句。“残冬”、“冷风”、“空旷”、“冷冷清清”、“无力地”,这些描写烘托出冬天的冷静、寂静,表现出了作者木然、无聊的心情,为后文作者发现灿烂的杜鹃花时的惊喜、愉快做铺垫。

篇10: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上册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c c c b d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b c b a a c b

三、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21.(1)a 秦国 b 楚国 c 齐国 d 燕国

(2) 晋国。(3)长平之战。

(4)秦国,根本原因:经过商鞅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的封建国家。

二、材料分析题

22.(1) 司马迁(2)商汤灭夏、武王伐纣、陈胜吴广起义(3)孔子,仁政,儒家,《论语》

23.(1)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反映的是东汉末年军阀为争夺地盘而混战不休的现象。

(2)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3)统一南北;没有。

(4)官渡之战中战术得当。赤壁之战中,曹操骄傲轻敌,孙吴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关于启示学生只要谈出一点感受,且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24.(1)《史记》反映了汉朝时江南经济发展落后,而《宋书》则反映了南朝时江南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有很多地方甚至超过了北方。

(2)原因: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较为安定。影响: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经济中心的南移奠定了 基础。

三、问答题

25.(1)管仲。

(2)商鞅变法;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3)①迁都洛阳; ②汉化措施:改穿汉服;说汉语;采用汉姓;与汉人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等。意义: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

相关文章推荐:

1.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沪教版

2.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自测卷【北师大版】

3.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试题【苏教版】

4.五年级数学期末质量测试题

5.北京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6.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7.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数学试卷

8.小学六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9.六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北师大版

10.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试卷人教版

篇11:天门市初一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天门市初一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1.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三次结束分裂局面、完成大一统是在隋朝,具体事件是

a.隋文帝建立隋朝b.杨坚夺取北周政权c.隋炀帝灭陈d.隋文帝灭陈

2.隋朝开凿大运河在当时最大的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玩江南的愿望    b.实现了南水北调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c.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3.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这一时期是

a.五世纪初期b.六世纪早期c.七世纪初期d.六世纪后期

4.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赵州桥,它的设计者和建造时代分别是

a.李冰、隋朝  b.李冰、唐朝c.李春、隋朝 d.李春、唐朝

5.我国唐朝创制、且闻名于世的陶器艺术珍品系列是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下面的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二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太宗认为:“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根据这个用人原则,唐太宗任用的人才有

①沈括②房玄龄③杜如晦④姚崇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隋唐时期,青年李进贤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能够百步穿杨。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首诗描写的是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

a.青瓷   b.唐三彩   c.白瓷   d.黑陶

6.因执政期间奉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而赢得各族拥戴,被北方各族和西北各部的.首领尊奉为“天可汗”的皇帝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唐太宗

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我国的

a.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b.北宋后期,广东地区

c.南宋前期、四川地区     d.南宋后期,广东地区

8.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板印刷品是

a.《唐本草》   b.《千金方》  c.《金刚径》   d.《步辇图》

9.唐朝中期有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直如白话,通俗易懂。”这位诗人是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王维

10.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的“画圣”是指

a.阎立本b.杜甫c.王羲之d.吴道子

11.“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说明岳家军

a.队伍庞大b.作战勇敢c.纪律严明d.装备落后

12.签订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a.辽和北宋b.北宋和西夏c.南宋和蒙古d.北宋和金

13.“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主要贡献是

a.统一蒙古b.建立元朝c.创制蒙古文字d.创立行省制度

14.观察“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手持司南模型的舞者”图。追溯历史,将司南制成指南针,并用于航海事业,是在

a.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d.两宋时期

15.11世纪中期,北宋毕升发明了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

16.《清明上河图》从一个侧面真实地描绘了汴河及其两岸的街景市貌。其作者是

a.郭守敬b.赵孟頫c.张择端d.李公麟

17.我国古代经济中心逐渐自北向南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阶级政策调整        b.南北地理环境的变化

c.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d.南方贸易发达

18.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a.为扩大明朝的海外影响b.为促进明朝海外贸易的发展

c.为购买国内没有的珠宝、香料d.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19.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看到两尊铸铁跪像,写下了“自从贼后不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的诗名。你知道这位读书人为了何事发出这种感慨吗?

a.文天祥宁死不屈b.王彦抗金c.岳飞被杀d.秦始皇实行暴政

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1.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三次结束分裂局面、完成大一统是在隋朝,具体事件是

a.隋文帝建立隋朝b.杨坚夺取北周政权c.隋炀帝灭陈d.隋文帝灭陈

2.隋朝开凿大运河在当时最大的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玩江南的愿望    b.实现了南水北调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c.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3.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这一时期是

a.五世纪初期b.六世纪早期c.七世纪初期d.六世纪后期

4.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赵州桥,它的设计者和建造时代分别是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