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共18篇)-澳门凯发
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感谢网友“sision”向本站投稿了18篇与“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相关的素材。
篇1: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有那些?看看下面为大家推荐的题目吧!
1.中国画创新的道路探索
2.浅谈中国工笔人物画的“传神写意”
3.浅谈素描写生
4.简论书法用笔与中国画笔墨
5.谈画好素描的窍门
6.浅谈艺术中的“目视”与“神遇”
7.浅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8.论水粉画写生“水”和“”的运用
9.素描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的魅力
10.浅析中国画的美学理念
11.中国画设色中的变色
12.重视眼、脑、手的训练
13.浅论中西绘画中的线条艺术
14. 浅谈美术的功利价值早于审美价值
15. 浅谈中国山水画
16. 浅谈中国画的”形“与”神”
17. 浅谈素描创新——造型、审美、感知能力
18. 略论中国画的构图
19. 浅谈写意花鸟的赋彩
20. 如何看待“笔墨等于零”
21. 浅谈中国画的“笔法”和“墨法”
22. 浅谈中国画的气韵生动
23. 试谈当代油画的写意特征
24. 浅谈自然色彩写生
25. 浅谈中国古代人物画——敦煌壁画“飞天”
26. 水墨画的美学特色
27. 中国水墨画的现状与出路
28. 浅谈中国人物画
29. 浅谈对山水画的认识
30. 浅谈中国画“线”的艺术
31. 面对未来的中国水墨画
32. 浅谈色彩写生
33. 中西绘画色彩比较
34. 浅谈中国画的构图特点
35. 浅谈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观念
36. 浅淡“书画同源”
37. 浅谈中国画的空白
38. 头像素描学习的要求是什么
39. 简论中国画与书法艺术的关系
40. 浅谈文人画对中国画之影响
41. 中国画贵在创作
42. 浅谈中国画中的“气韵生动”
43. 谈徐渭的杂花图卷
44. 如何对待西方现代派美术
45. 线描艺术的魅力
46. 传统水墨与都市水墨
47. 浅论山水画写石方法
48. 论“线”在素描绘画中的作用
49. 浅谈中国画空间的创新
50. 论白描仕女画
51. 谈中国画的现状和出路
52. 浅谈国画百年之变迁
53. 浅谈色彩与人的心理
54. 论白描
55. 笔精墨妙与意趣心契
56. 浅谈基督教对米勒的影响
57. 古代书法论所涉“道”“理”“法”三者关系
58. 论写生与创作的关系
59. “线条、色彩、构图”——绘画美的本质
60. 散谈中国画的特点----作为阅读符号的中国画
61. 线——造型艺术的独特语言
62. 谈临摹
63. 对中国水墨画传统技法的几点认识
64. 油画之我见
65. 散论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
66. 速写与创作情感
篇2:农村美术教学论文题目
农村美术教学论文题目
农村基础美术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初中综合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美术课堂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研究
美术创造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目标设计探究
现代教育技术对中学美术教学的影响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
普通高中美术“x合一”教学策略研究
美术欣赏教学的新探索
论兴趣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多重作用及运行策略
回归美术的视觉起点
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美术教学策略与美术课堂作业研究
通过直觉训练促进儿童美术教学发展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美术教学中的情和理
世纪新主题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探析
建筑美术课程体系理论教学研究与思考
论美术类院校英语教师信念和课堂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
了解鉴赏内容 研究鉴赏方法
高中美术鉴赏有效教学心理学的策略研究
新疆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教学研究
人文视野下的中学美术教学评价
互动式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手工课在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安徽省寿县高中美术特长生专业课程与教学的研究
高师美术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幼儿园5-6岁儿童美术欣赏教学创新研究
四川美术联考生专业课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学美术课程中“故事教学”实施策略的探索
论初中美术课堂的优化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民间美术在当代义务美术教育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叶县农村初中美术教学现状研究
中外美术史课程比较教学方法的研究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改革高师中国画教学
中学美术鉴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研究
初中美术人文素养教学策略探究
诗歌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美术治疗理念
枣强县高中美术人文教学研究
美术教学中的三种评价方式
高中美术生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民间美术走进中学美术课堂之教学实践探索
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地方资源开发与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与探究
初中生活美术教学实践研究
初中美术差异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标形式下中学美术教学的研究
基础美术教育综合教学研究
中学美术教学语言研究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图形联想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影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情境创设研究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教学现状研究
高校美术史论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开发探索与应用研究
培养多元文化态度与美术鉴赏教学实践研究
从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思考中小学美术教学
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儿童美术教学中创意思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临沂市城乡中学美术教育教学条件的调查研究
新疆中小学美术双语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九江职业大学美术类课程课程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网络凯发k8国际首页的技术支持下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系统研究
读图时代学校美术课程中插图教学的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农村美术教师课堂教学研究
中学美术“对话”式教学研究
中学美术装饰画的“趣味性”教学研究
美术特色高中思想政治课体验教学研究
银川市中小学民间美术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高中美术特色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通过中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在高师理论教学中的尝试
关于中学民间美术教学的探究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题思考
小学美术双语教学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美术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初中新课程美术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建构主义美术教学模式下的欣赏课研究
初中美术教学大纲与美术课程标准的对比研究
上海市小学美术双语教学研究
土山湾美术教学策略析微
小学电脑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探索
新课程标准下美术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其发展策略探究
高师本科美术教育中的美术史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究
浅谈高职建筑类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研究
创意美术活动在幼儿园的主题教学研究
试探美术类课外读物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新课改下周口地区中学美术教学资源共享现状调研与对策研究
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小学美术“诗画合一”教学研究
中学“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下的美术综合性教学
中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践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贫困地区高中美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学素材多样性的研究
“自然发展”视域下的学前美术教学探索
pbl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研究
分组选项自主学习
邢台农村义务教育美术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教学组织形式视角下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的问题研究
社会美术教育中儿童绘画教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中学美术课堂cai课件辅助教学实践研究
我国初中美术教科书中欣赏教学内容的研究
美术高考的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与策略
对话式美术欣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高校《美术技法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研究
初中美术课对话教学的实践研究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课堂对话的案例研究
通感审美模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动画专业美术基础课教学探索
“基于项目的实践关联型”幼师美术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研究
我国中小学民间美术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中学美术欣赏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游戏精神与美术教学理论研究
传统美术教育中国画教学探究
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地方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新媒体的中学美术交互性教学研究
篇3: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例文
小学生的最大特质就是,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样的想象力可以说是“天然去雕饰的”,这也是当前美术教学理念所看重的,下面是对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渗透的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本文以“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渗透”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三个方面对情感渗透的具体操作方式展开论述,希望为从事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师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情感渗透;教育策略
一、小学美术教育中情感渗透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是相对的一则概念,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情感教育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情感与认知的平衡,充分发挥情感意识对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作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培养求知、探索的精神,促进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品质和人格。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普及并深入人心,情感教育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愈发明显,因此在这样一种宏观的教育背景下加强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渗透,显得十分重要。国内外众多美术学家、教育学家也认同情绪的培养、情感的发达对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积极的作用,这也是能够间接提升创造力和审美力的重要渠道。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情感渗透的路径
1.美术教育丰富学生情感
理智感是人们在探索和感知真理的过程中,因个体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生成的一种情感意识。小学生的理智感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索问题和奥秘的进取心以及求知欲的扩大和加深。教育心理学家指出,深厚的理智感是促使人们发挥智慧的潜在力量,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作品丰富理智感。例如,学习基本图形的画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怎么画和为什么这样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无形中增加小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美术教育要想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绘画技巧,不能将教育目标局限在对技能的掌握和美术知识的传播上,而要基于基本的理论道德,利用美术教材的优势,借助时间的灵活性以及美术课程自身的优势,运用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感受作品、感受美的同时,不断熏陶审美意识,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美、创造美。
2.情境教学,培养感悟能力
很多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时,习惯采用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只负责讲解,学生只负责聆听,“教”与“学”是两个独立的、没有关联性的环节。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更无法让学生对美术作品、审美元素产生关联性与感悟,不利于培养美、创造美所需的条件。例如,学习《鸟语花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将自身的感情融入情境中。首先,小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小鸟和花朵十分熟悉,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花朵和鸟类的特征,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鸟语花香”。其次,根据小学生的回忆以及对大自然中鸟语花香的感受,教师开始讲述本堂课的关键,即如何绘出小鸟和花朵的线条,怎样让花朵更加有层次感,怎样让小鸟更逼真,表现出飞翔的张力。但是该怎么样才能画好线条呢?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准备一组连笔画模板,在一张大纸上标上不同的汉字、数字等,让学生用黑色的线将相同的数字连接起来,用黄色的线将相同的汉字连接起来……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粗细的线条表达美术形象,让学生感受到图形跃然纸上的过程,进而感受到愈发靠近成功的急切感。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拓展学习,如为花朵和小鸟绘制面孔,感受它们的喜怒哀乐。有的学生在花朵上画上笑脸,表示空气环境良好;有的学生在小鸟的脸上画上泪水,表示树木被砍伐小鸟找不到家。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融入教学情境,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感悟能力,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收获到更为真实的人生感悟与生活阅历。
3.实践活动提升审美水平
美术教学离不开手工环节的辅助,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美术教学效果,是提升小学生动手操作本领的重要措施。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制作出多元化的美术作品,将心中所想、内心所感表达出来。例如,在《童年的手印》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泥巴作为重要的教学工具纳入到课堂中来,在泥巴上烙上自己的手印,利用泥巴捏出各式各样的物件,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知识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展开知识拓展,让学生了解中国古老的陶瓷技艺,了解中国传统的泥塑文化等,通过对民间艺术的感知和更为全面的艺术形式的认知,小学生将会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会间接提升审美水平。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从教学现状和教学实际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将情感渗透融入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鲁雅婕.人教版与湘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比较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
篇4: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为了更好地进行小学美术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改进美术教学方式,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深入研究传统美术教学方法的不足与缺陷,积极寻求更加适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教学手段。本文主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做了论述,并提出一些尝试性的做法,希望能够对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方法;创新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美术与音乐、体育一样,往往被人们当作副科看待,特别是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美术也是小学课堂里面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之一,美术是一门培养着孩子们独特的艺术课程。在目前的课程改革之下,美术与语文等其他课程一样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现在新的课程改革指导文件下,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新的改革探讨。需要做好的是及时将美术课程的定位维持好,也即是侧重分析美术课程的价值,因为学生们对于这种个性课程也是要重视的,毕竟影响着孩子们的未来的综合发展和潜力的发挥。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上教师演示过多。小学美术教育课堂上面,老师们过多的展示着自己对于美术课程的教学观念,而忽视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孩子们其实是很有天赋的,所以教师们在指导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时候,应该多多激发孩子们对于美术的想法,尤其是需要鼓励好孩子们去画画,去绘画属于自己心里面所想的内容,只有这样,教师们才能够避免演示过多,而忽略理论孩子们的兴趣。进而可以提高好孩子们的美术主动动手能力。
2.理论知识讲述过多。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理论知识讲述过多,而且较为抽象,学生光靠想象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吸收教师讲授的知识。理论知识是不可以有太多的,现在的小孩子其实是很调皮的,他们对于老师的要求是希望老师能够采取独特并且有趣的课堂知识来引导他们进行美术的学习。
3.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多。在小学美术教育里面,师生之间的交流很少,因为现在的孩子们对于教师还是有一点陌生感和隔阂感的,因此需要增强好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的质量,加强好老师和孩子们的交流,只有交流多了学生们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去学习,也就才会对美术课堂感兴趣。此外教师在给学生布置绘画任务时,往往规定具体的事物,老师们很少主动的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作画,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美术教学。
二、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由于在现在的美术教学上面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所以进行好目前小学美术的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创新就是最为基本的策略研究,具体有如下方法:
1.做好课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其实也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只要做好引导孩子们,主动让孩子们自己去学习,这样就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给激发起来了。教师们需要循序渐进,将小孩子们爱好的东西了解下,因为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很厉害的.,只有将美术课程导入到孩子们喜欢的东西或者是动物,又或者是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形象上面,继而孩子们的兴趣和想象力就提升起来了。这个时候,教师们就可以利用美术课程上面的自由发挥时间,引导孩子们进行自己喜欢的东西的艺术创作,这个时候孩子们多半都是很感兴趣的。并且在教师们引导孩子们进入美术课程的自由发挥时间之后,老师还必须对孩子们做画的画表现出兴趣。因为孩子们的好奇心是需要被引导的,只有在这个时候夸奖孩子们画的很好看,孩子们会激起他们对于美术课程的兴趣,从而以后教师在美术课堂上面的深入教学也会逐渐的顺利起来。通过这种形式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起学生听课的兴趣,起到很好的作用。
2.努力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即使是小学美术,其理论也十分抽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努力尝试将这些较为抽象的专业美术语言具体化,美术的价值可以是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也可以是将具体的东西抽象化,这就是美术的艺术魅力。所以其实教师们在美术课程教导上面需要做好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因为孩子对于周围的事物还是有着很多疑问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将事物给具体化起来。
3.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小学生比较天真,具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美术的绘画和创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开拓的过程,教师在美术课程上面应该及时的发散好学生们的思维,比如学生在绘画自己所喜欢的动物的时候,这个创作的过程是会有很多的疑问的,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及时的引导好,进而发散好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思维模式,因为孩子在进行美术绘画的时候也是一个大脑在被开发的过程。
4.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美术课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现在多媒体技术即互联网知识是与时俱进的。对于美术教学来说,也是一样的,可以指导老师们将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形象在多媒体技术上面展示出来。引导学生们对这个卡通人物进行故事的创作,继而指导孩子们将多媒体上面的卡通人物给画出来,丰富好美术课堂。现在的美术卡通不是死板的,而是充满着效率的,只有利用好多媒体技术水平,及时将教师的循循善诱精神发挥出来,最终就能够实现起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结论
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堂教学其目的在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从而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学校教学的多元化。因此学校、教师和学生一定要真正重视美术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切实结合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来让学生真正投入到美术的课堂活动中来。例如实现美术学习途径的多元化、加强美术与多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注重并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真正保障并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曹静.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方法[j].美术教育研究,,(05):121-122.
[2]易天云.改进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思考[j].华夏教师,,(05):47-48.
篇5: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活用美术语言,提高课堂效率文/高柯佳
摘要:新的美术教材都加入了美术语言方面的内容,在新课标下,也强调了“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教学应体现美术语言的魅力,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美术语言;美术教学;课堂效率
美术语言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我们发现,新的美术教材都加入了美术语言方面的内容,在新课标下,也强调了“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那么,在我们平时面对一些小学生时,该怎样去体现这些美术语言的魅力,从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呢?
一、认识语言,感受语言
低段的学生,教师知道他们没有丰富的,漂亮的词汇,在上美术课时便更难以用一定的语言来解释一幅画。画中的造型以及色彩的运用都必须由学生自己去感受、去领悟。或许结果学生会说:“老师,我能感受到画者的心情和想表达的意境,但我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这便是学生真正的感受。可惜,我们现在的教师却在给学生作着一些盲目的定义,比方说,教师会告诉学生,“红色”是热情、祝福、勇敢;“黑色”是罪恶、恐怖、邪恶;“直线”使人感到刚强;“曲线”使人感到柔美……于是学生便机械地记牢了这些美术语言,殊不知任何色彩或者形象在不同的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如果一地鲜红的血,那是热情、祝福吗?如果一次晚宴,某人穿了一身黑色服饰,那一定是罪恶、邪恶吗?如果一块横幅笔直挂在墙上,那是刚强吗?如果一根生锈的钢丝扭曲在一边,这还柔美吗?盲目给学生下一定的美术定义,只会让他们去死记硬套,真正的美术语言它具有无穷的魅力,让学生产生任何的联想和感受。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术语言呢?
1.依托作品,领略魅力
【案例1】在教学《小小建筑师》一课时,我让学生先上网去找我们中国以及国外的一些不同的材料建筑。有些学生找到了北京奥运馆那个“鸟巢”般的建筑,学生被这些各式各样的建筑惊呆了,原来房子还可以造得这样漂亮,有这么多类型啊!随后的课堂上,我再让学生去试着“造房子”,此刻学生的想象力也开阔了,打开了局限性,不再是平时看到的一些方方正正的房子。有了自己的思想,也学会了试着创作。
2.积极参与,动之以情
【案例2】《风儿吹过》一课对小学生来说,觉得有点无从下手。风,看不见,摸不着,要在美术作品中如何来表现呢?我教学生将风和周围的事物进行联系和对比,并自己亲手来制造风。有些学生说电风扇,有些说吹风机,有些说空调等等制造风的方法。并让学生讲了很多关于风的句子,风的类型,以及在风作用下的效果等。有了这些基础,学生表现风的时候不再是那么空洞。学生还感觉到,原来风是这样来的,风还能有这些效果,风也能带来那么大的危害等。学生了解了风的知识,也感受到了风的.魅力,兴趣被调动了,学习起来就更方便。
3.给予机会,开发想象
【案例3】教学《指印的联想》一课时,当我提出今天的美术课不用画笔来作画时,学生一阵狐疑之后说:“不用笔?难不成用手啊?”学生拿出了彩色笔,先在自己手上“上色”,再印到本子上去;有的便拿来教师给学生敲印章的印泥,发现印泥只有红或蓝色;又有学生想到了不曾用过的水粉颜料……
学生用手指,绘画出了各种各样的物体。虽然没有画得那么形象但也有一点神似。指纹的肌理,手指的韵律,绘画的表情,这些都能让学生更深入地去理解美术语言,也学会用各种方式去表达更多的美术语言。真正体会“肌理和韵律”.
二、读懂语言,表达语言
学生感受到了美术语言的魅力之外,还要去更深入地读懂,并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
1.展示个性,体现真实
【案例4】在给高年级上一节外国绘画欣赏时,学生看了《星夜》这幅画,都不解地问我:“老师,为什么梵高要这样来表现星夜?”“一点都不像,却那么有名。”“要我画星夜,我绝对画一颗颗的繁星点点。”再看孙恒俊的《满湖曲折》,学生问“: 老师,怎么就几根线条呢?”“我觉得他画得不够生动!”面对这些方式的表现画,学生提出的疑问是他们这个年龄段所应该有的。面对这些疑问,我告诉学生说:“在面对同一景点同一事物时,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主要取决于作者对大自然的不同感受与当时的心境。可以通过任何的线条和色彩把自己当时的心情告诉别人,让看画的人用心去体会你当时的心情,想象当时的情景,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法。”
2.开发潜力,肯定创意
【案例5】在教学《奇妙的字母》这节课时,我让学生自己来想象26 个字母,学生的联想让我为之吃惊,有人想到“云”是交警的手势,“允”是爷爷的钓鱼钩,两个“杂”是正在争斗的两条蟒蛇等等,更让我佩服的是,学生在一张纸上画了山,画了太阳,画了天空,他说,那就是太阳下山(上山)时的“匝”.他用一个字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课堂的实效性就这样体现了!
在美术课上,要求教师能抓住美术语言这个最基本的元素,我想,这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我们美术课最具有价值的体现。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坎山小学)
篇6: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误区
(一)比较注重模仿
一些美术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时忽视美术基础知识教学,单纯教学生画“简笔画”,认为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学会描画一种物体,绘画的基础就有了。殊不知,这种不用观察、思考,只需模仿的方法,只会让小学生离艺术越来越远。当代美术教育讲究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鼓励他们用心钻研,主张表达,讲究标新立异而不是简单模仿。因此,美术教师要认清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要懂得绘画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技术转变教育理念和方法,保护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认为可以速成
所有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都需要很深的艺术功底积累,大师名作的灵感也许只是一瞬间,但是那一瞬间的福灵心至是靠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日积月累的磨练,由量变积累成的质变。教师应该懂得这个道理,而一些小学美术教师为了在短期内体现出教学效果,往往会在从一开始就传授学生大量的绘画技巧,让学生脱离了艺术的本身而去追求繁琐的画工。的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短期内学会完成一幅画,但那时候就仅仅是一幅画,而不是一件作品了。绘画本身是没有技巧可言的,它是人们心中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对小学生来说,绘画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思维活动。我们所运用的各种笔法不过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不要本末倒置才好了。
(三)力求达到规范
很多学校都在使用一种涂色书,给学生们准备好了参照物,不仅仅是图案、大小,甚至该用什么颜色都有明确的规范。一幅印刷的色彩清晰的图画,旁边把颜色去掉只留白,然后让学生照着填色。笔者认为这种图书绝对不能采用,因为它对小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学生不能把颜色涂出框外,为什么要有框?为什么要有颜色限制?谁规定天空必须是蓝色的?谁规定每一片树叶经络分明才算是好的作品?那不能称为作品,仅仅是复制而已。学生的画里运用的颜色,往往是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绿色的天空、彩色的树干后面隐藏的是他们想对这个世界表达的思想,而这些就在日复一日的填色中被消磨殆尽。当学生不能用语言文字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他们最喜欢的表达方式就是绘画;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学生通过色彩的渲染来宣泄快乐,通过形的描绘来构建自我认知的空间,通过与身边伙伴的互动,来学习与他人相处,然后开始步入社会生活。
二、对小学美术教学的思考
(一)美术教学应该走向“生活化”
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体现,因此,教师应该使美术教学走向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观察周围的事物,掌握生活的技能,在观察、实践、思考中抽象出事物的特性,并用画笔艺术地表现出来。笔者已清醒地认识到“艺术生活化”是大势所趋。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都力求达到生活化。例如,笔者在教学生画砖墙的时候,不是在课堂上立即教学,而是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他们观察砖墙是什么颜色、砖块垒砌有什么特点等。在课程开始后,笔者先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有的学生说砖墙是青色的,有的说砖墙是红色的,有的说是彩色的;有的学生说砖是一块叠一块垒砌的,有的说是一层砖和一层砖是错缝垒砌的.。此时,笔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砖墙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并引导学生说出砖墙的特点。在学生对该事物有了清晰、完整的认识后,笔者才开始一步一步教学生砖墙的画法。
(二)美术教学应该关注“人文性”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在传授学生美术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内在情感的表达和净化,它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美术作品中。教师通过学生的美术作品,可以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例如,如果学生的美术作品采用明快的颜色,说明他的内心充满喜悦;如果学生的美术作品充满暗淡的色调,则说明他的心情是灰暗的。此时,笔者会和学生谈心,了解他的心思,如果发现该学生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会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三)美术教学应该启迪“灵性”
灵性是指人所具有的聪明才智,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的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绘画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和创造力,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和全面素质的提升。在美术教学中启迪学生的“灵性”,是要求教师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和智慧,从而使学生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四)美术教学应该呈现“开放性”
教师思维的开放性、教学手段的开放性以及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构成了美术教学的“开放性”。要想美术教学活泼生动,必须使其呈现出“开放”的状态,不断吸收外界新的信息,定期重组所有的环节、因素和关系,构建和“生长”新的知识体系,保证教师的思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常新,促使教学功能不断优化,确保美术教学健康快速地发展。所以,笔者在美术教学中特别注重为学生营造动态的、开放的、无拘无束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把学到的美术知识逐渐变成自己的“血肉”。
(五)美术教学应该突出“自然性”
在现代美术教学课程中,简单的“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美术课程内容纷繁复杂的状况。对于美术教师来说,最好的教学方法是不断整理、概括适合小学生年龄段的美术知识,运用最“自然”的教学方式渗透到学生内心,进而使其外化为学生对艺术审美。这种教学的“自然性”,需要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
三、总结
总之,小学美术教师要摒弃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发展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提升他们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个性化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篇7: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一、境之美,为修养之源
中国茶艺追求境之美,白居易有诗云:“婆娑绿阴树,斑驳青苔地。此处置绳床,傍边洗茶器”。描写了一种意境之美。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审美是重要的目标,审美情操则是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将美好世界观、人生观向学生慢慢渗透。
(一)自然之美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一直喜欢“道法自然”。茶,取于水,燃于木,用于叶,无不体现着与自然亲近的妙处。喝功夫茶的步骤,就很接近山水画的构思过程。比如,宋朝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第一步“纳茶”,有如给画面构图,茶叶粗细按层次铺于罐底就如将千里江山错落安排于纸上,布局交替采用深远、高远、平远的构图法则,撷取不同视角以展现千里江山;第二步“候汤”,相当于精心调色,水的沸度要“蟹眼已过鱼眼生”,这个靠的是眼力与经验,作者调色亦是如此;接下来“洗茶”,好似画家在运笔,画家的青绿山水画法,更趋细腻严谨;茶艺的“冲点”步骤,就像绘画中的晕染,万顷碧波,皆一笔一笔画出;茶艺“刮沫”步骤,看似简单,其实就如画家对画面的着色,作者于单纯的青绿色中求变化,使画面层次分明;最后“品茶”,若家有一套茶桌,那简直就是一方江山微景图:其高低层次、水流聚汇让人极易联想到田野山涧,仿佛山间巉岩飞泉,苍松修竹,瓦房茅舍,绿柳红花点缀其间。《千里江山图》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二)韵味之美
《河岳英灵集》中有句:“格高调逸,趣远情深”,“风雅之迹,浩然之气”,无不是在说韵味之美与修养相关。喝一杯茶,点一柱香,抚一弦琴,即便是泡茶的女子,也有无限的美感值得欣赏:或拨弄茶叶的轻柔,或刮沫冲茶的典雅,或茶桌上水雾的飘渺,似融入了水墨画里。中国画的韵味当与茶韵相媲美。国人喜欢用荷来自喻纯洁清雅,张大千就画过《泼墨荷花》,利用水在宣纸上的晕染、渗透产生的泼洒、堆积形成水、墨、色相辉映的效果。再运用浓破淡、色破墨等方法,出现了斑斓绚丽的画面。给人变幻莫测却又轻松自然的效果,这些都是画者特有的情怀。表现出中国画空灵飘逸,虚实相生的韵味,令人回味无穷,风雅自清。教师当教会学生去品味,让欣赏者与画者心意相通。
二、味之美,乃技巧之所
“啜苦咽甘”是茶味的美妙之处,品茶人选好茶之后,接下来煎煮的技巧才是重中之重,这是将茶之美味到达最佳状态的途径。最后才可鉴尝汤色(看茶)、品啜甘霖(喝茶)。
(一)传神之美
嫩绿、黄绿、浅黄、深黄、橙黄、黄亮、金黄、红艳、红亮、红明、浅红、深红、棕红、暗红、黑褐、棕褐、红褐、姜黄等,听来很神奇,这么多的色,岂是一般人能看懂的?而中国人却都能在画面中表现出来。“传神”之味岂能不提齐白石的《虾》系列?白石老人一生追求创新,创造了特例独行的画风。他擅用淡墨掷笔,绘成虾的躯体,再润之,显出虾体通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笔成金,干净、利落传神。再以细笔表现虾须、爪、螯,凝练传神!显示出画家精妙绝伦的艺术功力。我们要了解画家使用墨色的巧妙,又要体会富有金石味的笔法,然后才能尝试学习结构里丰富的.意韵和高妙的技巧。顾恺之提出过“传神写照”的命题,画家的这些技巧,即使学生画不出来,也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大师用笔用墨巧妙之处,体会到“传神之美”的魅力。
(二)含蓄之美
含蓄之美,有含而不露、耐人寻味之意。“含蓄”一词属于美学范畴,是晚唐司空图在《诗品》中提出的,它的最高境界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茶艺也得之精华,正因味不尽,才会苦未尽而甘出。含蓄,在美术作品创作中,也是一种技巧方法。诗、画本为一家,作画也应尽显含蓄之意,小学美术教材中也有诗配画的课题,彰显其趣。有诗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现代画家傅抱石将此诗浮现于画纸,青苍的柳色,带着浓浓的雨意,成为画面的主体,把诗中特有的惜别气氛表现了出来。画面中没有画离别的挥袖,也没有依依不舍的拥抱,只有落寞的雨色,让人不由跟着惆怅。含蓄之美,反而更能将画面的意味深入到人的心里去。对高年级学生欣赏作品的味道,自然要从含蓄之美进行评价。也是做个有品味、有思想深度的人所必备的技巧。
三、器之美,从造型之需
所谓“器之美”,原本是指茶的美色,需要与之相配的器具,才能映衬出其色泽、姿态的美感。鉴赏茶的汤色素瓷杯或玻璃杯,在光的折射作用下,茶汤上、中、下三层幻出三种色彩的光环,十分神奇,耐人观赏。美术教学里也有“器之美”,即美术中的造型表现领域。
(一)雕镂之美
《文心雕龙情采》有句“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在美术教材中,几乎每个年级都或多或少涉及到传统文化内容。苏教版《美术》教材中就有《罐和壶》一课,我们可以欣赏到宋代“人形壶”,还有古代美洲陶罐,通过图片我们从器具本身散发出的文化气息,几乎能嗅到那个时代传递过来的文化特征:或沉静,或张扬,无不与那朝那代的文化思想有着深远的联系。雕镂之美不光是在这些小的器物上,教材中还有专门关于雕刻艺术的体系贯穿各年段前后,如《非洲雕刻艺术》一课,就是专门让大家来了解某类型的雕刻艺术特征。我们可以从传说到习俗文化再到实物图片,慢慢体会非洲雕刻艺术的独特之处。雕镂技艺本身就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造型方式,或圆润细腻,或粗犷厚重,都是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培养学生审美也需要从习俗文化及地区风格等方面入手。
(二)阴柔之美
太极阴阳的思想,是我国传统哲学中的精髓。古代美学中就认为“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是说阴柔之美更加温和长久,容易入人心。茶道中的阴柔之美,我们除了对汤水本身的柔美欣赏之外,更能从煮茶者的身上找到各种美。青花瓷,算是器物柔美之典范。其中尤爱装饰花瓶的造型。初看,仿佛一位穿着蓝印花布旗袍的女子,婀娜的曲线,典雅的服饰、脱俗的妆容、适宜的发型等,似乎就是那位为你精心泡茶的女子。细看,瓷器的花纹中又深藏着绝妙世界,有如周杰伦的歌词中提到的:“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黑色深处被隐去”,像在青色的天地里等候那场烟雨,而此时的炊烟在袅袅升起,隔江万里,会联想起每个人心底的故事……
篇8: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创新教学论文:流云涛影读不尽
福建省将乐县城关小学 陈琳
小学美术创新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绘画才能。儿童身上本来就有一种好奇、好动,跃跃欲试的创造欲,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富于启发,便能有效地提高儿童的创新意识。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儿童认知事物的心理特点及绘画的特殊形式,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去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面向生活,激发兴趣
美,就在我们身边,生活是创造的唯一源泉,让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这是创新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儿童美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大都是在室内进行的,由于缺少生活,没有“心”的参与,学生的绘画结果呈现出模式化、固定化的特点,缺少创新,没有个性。如果转变下环境,让学会们用心去体验生活,去感受生活,必然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开拓其思维。例如有次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画命题画《我最感兴趣的活动》,结果收上来一看,学生们画的都是一些陈旧的题材,他们实在想象不出有趣的事情。这也因为他们跟大自然太少零距离接触了,环境让他们的童年色彩平淡,不再多姿多彩。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让学生多去接近大自然,去体验生活,去感受生活,还是上次的命题画,这次,我让学生走出去,让他们在大自然中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结果他们很放松自己,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有特色的活动。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经过引导,一幅幅个性色彩鲜明的图画跃然纸上。
在儿童绘画创新过程中,我们应该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展创新的机会,引导儿童积极思维,让他们在创新活动的过程中感悟创新,体验创新的快乐,从而掌握绘画创新的自主权,使绘画活动转变为儿童内心需要的显现。“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走进生活,感悟生活,这是儿童绘画创新的生命力所在。从生活出发,让他们的绘画贴近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才能促使儿童创作出真正充满童真童趣的创新性作品,使其创新才情得以展现。这是培养儿童绘画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细心观察,大胆尝试
走进生活,用心品位生活,还得学会仔细观察各种各样的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这犹如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带他们走进知识的宝库。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应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使整个观察过程围绕着预定的目的进行,这样的观察才能持久、有效。首先得学会“看”,然后才是“画”,你能看出多少东西,就能画出多少东西,你能看得深入,就能画得生动。由观察而产生理解,由理解而产生联想,由联想而产生创造,这样必能激发儿童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指导儿童画一盆花时,如果老师不提出具体的观察要求,孩子们往往会得出笼统的印象,画面必然会粗略。这时,教师可以和他们共同商量观察的内容和顺序,如花盆的形状、颜色、质地、花叶,由上而下、由外而内等。在老师有目的地指导下,他们遵循观察目的,细心观察,就能够大致把看到的事物画下来。接着,老师又让学生进行联想添画花盆背景,从而使画面内容变得丰富,不致于单调、乏味。当然,良好观察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教师创设良好氛围引导学生乐意观察、主动观察。在一定观察方法的指导下,促进他们观察能力的提高。
观察是创新的前提,如果不把观察的结果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观察也只是徒具形式罢了,因此,还必须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观察结果表现出来,允许他们展开想象的空间进行大胆地尝试,即使尝试的结果与原物不相像,老师也要大胆鼓励。没有尝试,创新就无从谈起。这种尝试是儿童拥有自己个性的一个过程,在尝试的过程中,一方面体现他们观察的结果,另一方面又使他们的创作个性得到最好的发挥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地给与学生尝试的机会,最大程度地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得以流露。这样有利于儿童个性的发展,也有利于儿童创新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小巧的帆船》的绘画指导课上,我首先指导孩子们观察帆船的`结构,一般说来,帆船分为船体部分和船帆部分。现实生活中的船体形状是长条形的,船头有点尖。在仔细观察的前提下,引导他们进行大胆的尝试,让他们不要仅仅满足于这种形状,把船体画得更好玩些。如画成西瓜的形状啊,画成鱼的形状啊,飞鸟的形状啊,或者你喜欢物体的形状等等。试一试,这种在观察后的自由随意画出来的帆船就更有新意,学生一定会设计出各种不同形状的美妙帆船来。
三、教法灵活,富有创新
教师长期使用一种教学模式,久而久之,学生必然感到乏味,兴趣减退。美术教师应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寓教于乐”,在儿童与美术创新之间架起一座金色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变换教学方法和手段,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让孩子们在快乐和新奇中表现心灵,提高思维的创新性和敏锐性。就象流淌的河水一样,因为流动变化而灵动、秀丽。对儿童绘画创新能力提高而言,亦是如此。创新教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都是可以采用的。当然,多变的教学形式并非只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兴趣,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参与,因为他们是主体。应设法使儿童的天性得以充分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善于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儿童的创新兴趣。如将故事与绘画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推理多种结局,并就自己的推理进行绘画构思。例如我在教《帽子回来了》一课时,给学生讲了一个关于小猪的故事,引导学生听完故事后设想多种结局,有的学生回答是长颈鹿先生帮忙,有的说是小鸟用嘴衔下来,有的讲是大象用长鼻子勾下来。学生设计的结局各异,此时老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展现自己独特的绘画思路,就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音乐熏陶,激活想象,音乐能激发儿童无限的遐想和创造。在想象画《我想飞》教学中,我利用优美的音乐和富有情感的语言引导他们想象: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突然间有着一双美丽的翅膀,我飞过碧绿的草地、飞进苍翠的林间,飞过――你们还会飞到哪儿?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除了长出翅膀可以飞以外,还可以怎样飞?学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门的,有的说: “是仙女带他们飞。”有的说“是在鸟儿的翅膀上飞翔。”在美妙音乐的感染下,孩子们的想象如同真的插上翅膀一样在空中飞翔,一幅幅有创新的图画从孩子们的笔端涌出。除此以外,教师还可用猜谜、童谣、游戏、试验等方法达到创新教学的目的,在此就不一一阐述了。
好奇、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如在绘画过程中为他们提供有趣而丰富的课件以及制作材料等,也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空间。如引导孩子用废品废蛋壳、旧挂历、纸盒等制作剪贴画,用木板、旧毛线、水粉颜料制作版画等,都能使儿童受到启发并激发他们创新的意识。
流云涛影读不尽,小学美术创新教学的途径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着无穷的创造力。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其创新才能,让他们画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9: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一、引入语文元素,凸显诗情画意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用来表述美术与文学艺术的相得益彰再好不过。如诗如画用来形容山水的美,彰显了美术与语文元素的相互促进和融合之美。语文是文字的传承,美术是造型视觉艺术,将语言文字的诗情画意融入到美术的流畅线条中,能彰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实施诗歌配画、日记和作文配画,或者将美术的点、线、形、色彩、明暗与空间等视觉艺术,以优美的文字语言进行表述,显示出艺术的美。如版面设计相关知识的学习,结合语文中的艺术字体、文字搭配等知识,引导学生结合小组学习模式,展开黑板报或电子版小报的设计,使得小报布局合理、颜色协调、搭配得当。在小学美术学习中融入语文艺术,彰显文字中的图案美,激发学生创新思考。
二、引入音乐元素,凸显节奏韵律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音乐相对流动,是时间艺术,美术相对静止,是空间艺术。美术与音乐的整合符合动静搭配原理,将学生内心的所思、所想与思维创造的音乐艺术,以可视化的美术艺术呈现出来。同时,美术教学可以借助音乐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鼓励学生创新。如“听音乐画音乐”这一小节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将美术与音乐结合起来,在感悟音乐的同时,自由想象,画出学生心中所想,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音乐中呈现出来的`内容。以不同的线条、色彩搭配、画面设置彰显音乐和美术的艺术魅力。又如引入“彼得与狼”音乐艺术,引导学生在音乐故事中畅想,发散思维,深入学习美术知识。以音乐的感染力调动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将音乐思维中的意境以可视化的美术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三、引入数学元素,凸显立体思维
美术不是一门单方面的艺术,它不能独立存在。数学中几何图形的学习,对提升学生美术艺术的作画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缺乏对数学三视图、立体图形知识的学习,美术学习就会受到阻碍。小学美术教学需要强化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凸显学生立体思维,体现数学学科特色,立体几何图形的学习,为美术学习增加动力。如“拼拼搭搭”知识的学习,结合数学中三角形、四边形、圆形与立体图形知识,分析点线面组合的规律,激发学生创意思维,拼搭出画面生动的组合。又如“纸柱造型”知识的学习,结合数学中的立体图形知识,运用裁剪、卷压、折叠、黏贴等方法,打造出纸雕艺术。纸雕是一种运用卷曲、立面、立折、立柱、立体,将平面纸立体化的技法。通过学生动手实践,结合生活用品与建筑,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审美能力。
四、引入科学元素,凸显无限奥秘
小学科学课程是自然、生物、地理等相关学科的融合,没有将每个学科进行细分,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生物发展与自然环境。将美术学科与科学学科结合起来,深入了解花鸟鱼虫的习性、特点与生活环境,探索自然的瞬息万变与灵活多样。结合眼观、耳听、手摸,进行比较分析,将这些知识与美术艺术融合起来,增加学生对艺术的感悟和了解,更好地运用到艺术学习中。如“自然现象”,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分析下雨、打雷、刮风、下雪时的自然现象,或者展现火山、瀑布、夕阳等景象,将科学知识融入到小学美术学习过程中。又如“春天的色彩”相关知识,也涉及科学中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在自然中感悟和体验,将其表现在美术作品中,以此强化学生艺术体验,提升艺术素养。
五、结语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需要重视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小学美术教学有效与语文元素、音乐元素、数学元素、科学元素整合起来,凸显语文的诗情画意、音乐的节奏韵律、数学的立体思维、科学的无限奥秘。将多学科元素的优势和特点融入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在美术课堂上多学科艺术交融、整合与升华,开阔学生视野,激发美术课堂的生命力,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与艺术修养。
篇10: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一、通过轻松的环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好老师,因为在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的时候,所以,开展兴趣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老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能力的拓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给学生创设发散性的情节思维,要结合教材深入的挖掘情景教学的各种因素,老师在语言上要多运用启发性的语言,通过语言让学生的思维活力加大。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把学生优秀的作品展示出来,例如,老师让学生创设“浅草没马蹄”的情景,学生可以通过任何的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运用剪纸、折纸、图片或者绘画等一系列相关的形式完成这一主题内容。有的学生是运用绿色来创设一副立体的图片,老师针对这位学生的作品运用形象的语言来给学生描述一下画面中的情境。这时候有的学生能够想到一些点子,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动手制作,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来对主题进行创造,有的学生有很好的想法,但是动手能力不强,不能够通过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但是,所做的作品没有创意都是模仿别人的想法,老师最好要运用学生对于线条的了解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对于有些作品有更加感性的认识,通过想象来开展作品的认知。
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
(一)教学技法的训练
美术课的教学对于教学技法有着很高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对描绘的对象有着正确的描述,之后才能够开展创作。这里面包含很多的技能,比如:蜡笔水彩画的造型、勾线、手工折纸、裁剪等相关的技法,开展的训练要符合课堂的规律,老师要把握好全局做到各个方面都有结合,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那些个人能力突出,还要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在鼓励表扬中运用具体的辅导方式,帮助学生解决技术上的相关困难。我们在教学《丰富的表情》这课的时候,引导学生了解和发现眉、眼、嘴等器官的变化规律,就眼睛的画法来说在高兴、生气和开心的时候都有明显的变化,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模拟人的表情,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摆放五官的位置,学生通过观察发展当人不同表情的变化,学生可以用手偶来模仿,也可以自己用工具来制作一些简单的表情。比如,有的学生用铁丝制作愤怒的小人都很生动,有的学生还会很调皮的模仿,通过这个环节我们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超出了老师原来的设想,学生因为课堂活动的生动会让整体的思维非常活跃。所以,课堂教学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理解的更加透彻,就需要时间让学生来进行思考,对学生想象思维的积极性进行调动。
(二)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
“想象是创作的源泉”很多发明都是从创造开始的。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来通过艺术的方式和手段来进行表达,让学生在乐趣探索的过程中去寻求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老师可以运用实物演示教学法: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对实物进行展示,学生在这个时候就能够明白任务,老师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进行创作。如上《画一顶帽子》这课学习的时候,老师最好能够出示几个不同颜色和不同外形的帽子,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不同的材料能够让帽子有不同形状和质地,学生可以用自己挑选的材料来制作帽子,学生不但自己做出漂亮的帽子,还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想象力来制作出雨伞帽、魔法帽等“新品种”,学生用的材料也各种各样,有的学生用朔料瓶子来制作帽子,根据材料的硬度和形状能够学生制作出很多有新意的帽子。学生还可以介绍自己帽子的功能,比如,塑料帽子能够防止淋湿。老师要灵活的运用语言,通过语言情景使知识更加形象和生动,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不断的大胆想象,比如在彩塑课《青蛙》这课中,老师有声有色的讲述一些青蛙的童话故事,学生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会越来越宽,学生在想象中进入到青蛙王国中。学生喜欢模仿,有时候学生就会运用面部表情模仿青蛙的有趣动作,在形神兼备的动作表演的过程中过程增强对青蛙的认识。
三、结语
动手教学展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其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针对自己的情况来进行相应的改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其他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学生在表自己的观点得到小伙伴的认同,能够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心。美术是培养学生创新和探知能力的课程,所以,老师要探究多种教学方法的探究教学。
篇11: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一、小学生的色彩心理倾向特点
澳大利亚心理专家经过大量实验证明:年龄越小的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辨别与选择多是根据对视觉有强烈感染力的色彩进行的。人的颜色心理倾向会受年龄阶段、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因素影响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思想纯洁、好动并好奇心强,容易被纯色、明亮度高、饱和度高的色彩所吸引,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等视觉敏感色都是可以产生强烈视觉刺激的颜色,都能在第一时间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因此都成了小学生的最爱。颜色是促成世界的重要元素,面对色彩缤纷的世界,采用有效的色彩教学方法以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色彩、分辨色彩、感受色彩,是为小学生走进美术天地而架起的一道绚丽的彩虹桥。
二、美术教学中引导小学生感受色彩的有效途径
美术教学中小学生对色彩感受的学习,来源于美术教师的辅导,“辅”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辅助作用;“导”在于如何循循善诱的加以正确引导。由于受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最长只能坚持在15分钟左右、对色彩的感受能力不同等制约因素的影响,美术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图片识色,游戏场景中的色彩捕捉
小学生活泼好动,游戏是他们的兴趣所在、是他们乐于参与的天堂,美术教学中利用美术教学游戏融于教学中,可以发挥兴趣的魔力,可以是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全身心的投入、提高学习效率。高尔基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游戏运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创设出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因此,将各种颜色的图片穿插出现在儿童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捕捉色彩、感受色彩,是儿童更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教育效果越大。”小学生们喜欢使用鲜艳的颜色涂涂画画,是他们想感知这个世界的表现方式,游戏中的乐趣可以使小学生的美术天性一触即发,瞬间得到释放,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形与色》一课中,在认识常用的色彩学习内容中,如:红、黄、蓝、绿等色彩可以收集各种颜色系列的水果、动物、植物等卡片,红色系列收集红苹果、红枣、西红柿、红石榴、红枫叶等形状;绿色系列收集猕猴桃、绿甘蓝蔬菜、绿色树叶、绿色葡萄、西瓜等形状;黄色系列收集橙子、木瓜、柿子、芒果、柠檬、杏、梨等形状;蓝色系列收集蓝莓、蓝色大闪蝶、浅蓝色的天空、深蓝色的大海、马兰花、蓝色金龟子等等卡片。根据收集的卡片数量混合后平均分配给全班学生。小朋友,我们今天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看谁找的快又准!接下来老师每讲完一种颜色,看看谁手中的卡片和老师手中的卡片是朋友的就举手,到讲台上来在老师的卡片周围放好。于是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认真听完老师讲课后,都争先恐后的将自己手中的卡片放到台上准确的位置。学生们在玩中学到了知识,学习中充满了乐趣。
(二)音画结合,音符跳动中的色彩呈现
把音乐带入美术课堂,可以激发人的灵感,使画面色彩内容更加丰富,提高画面色彩的感染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了耳濡目染的催化作用,情绪被调动了起来,注意力高度集中,色彩印象会更加深刻。美术是流动的音乐,音乐是凝固的画面。小学美术教学中利用音画结合的教学方式,既可以增强美术色彩的趣味性,又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拓展艺术空间,声中有画、画中有声、色彩随音乐起舞的学习环境充满了快乐,美术色彩在音乐感染力的辅助下更加具有动感美。例如:《春天的颜色》一课中,可以伴随着播放《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同时展示符合这首歌曲的一幅青山绿水、红花绿草、小黄鹂的春天风景画: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学生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共同作用,在跳动的音符中感受春天丰富的色彩,感受季节美。春天五彩缤纷、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给人以无限美好的记忆。小朋友们,春天如此的美丽,那么春天的颜色是什么颜色呢?你想用什么颜色来描绘春天呢?我们都来画一画吧!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使用自己喜欢的色彩加以描绘和表现春天。涂抹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天的色彩,表达自己感受到的春天的景色,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丰富他们七彩的精神世界。
(三)缤纷生活,观察出身边的色彩世界
生活中处处有艺术,美术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之美,因为艺术就在身边。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人的大脑信息80%是来源于视觉下的观察,而观察在美术学习中不但伴随着思维与记忆的产生,而且是收集与储存美术知识的窗口。因此,培养小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为进入色彩世界可以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在美术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校园真热闹》的学习中,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运用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构图与绚丽夺目的色彩表现出校园活动热闹的氛围。小学生在校园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与平时的校园生活息息相关,需要每个学生联系自己的身边的生活,在回忆中观察出校园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场面。美术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准备好的图片资料,讲解画面中的活动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活动中的热闹气氛、充满美感的形式构图、不同色彩的视觉体验。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各种画面的活动场景描述,激发了小学生记忆中的画面,将最喜欢的一幕使用喜欢的各种色彩跃然纸上,让小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色彩是一种艺术语言,是传达艺术精神的一抹重彩。马克思曾经说过“:色彩的感觉是美感最普及的形式。”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幻想,渴望使用喜欢的色彩描绘自己心中的世界,画出自己蓝天下的七彩童年。为了使童年的色彩更加丰富多彩,他们渴望学习到更多的美术知识,以此来完善好自己的蓝图。美术教师要将各种颜色的情感特征引导学生认知、理解与感受。为小学生的想象力增加一些可变元素,使小学美术教育中富有感情且充满变化的色彩教学焕发出神奇的艺术魅力。
篇12: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新课程强调:美术教育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而乐观使人充满朝气、生机勃勃,是人不可缺少的健康心态。作为教师,除了教学生学习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乐观的品质,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为了使所有学生能充分领悟美术的无穷魅力,在美术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全体学生积极的、自信的、快乐的参与各项美术活动:
一、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认识美术主要是依赖视觉的直觉感知来完成,要感受美术的美,就必须投入到美术中去。随着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展开丰富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动之以情、积极参与、快乐的学。比如说我在《穿花衣的热带鱼》这一课时,制作了精美的教具,创设了蔚蓝的大海、各种各样美丽的热带鱼以及会说话的小鸭子,还有美妙的旋律等一系列有趣的情境,这样以来,学生全都争先恐后地要求参与到美术活动之中来。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认识形式上具有形象大于思维的特点,他们常常用感性的形象取代思维过程,按照他们的心理年龄特点,利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有趣的电脑课件、精美的范画的情境的设置等),诱发丰富的形象思维,从而激发其学习欲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觉得学习是快乐的。
二、设计美术教学活动时,必须增强其趣味性。
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经多次实践,我发现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以及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使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手拉手,找朋友》一课时,由于这一课是学习认识色彩与线条,并运用色彩和线条画一张画,为了让学生能认识不同的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我根据《找朋友》的歌曲作为课件的主题曲,创设了一个小朋友、各种卡通模样的小油画棒人和各种各样的卡通线条人,它们在音乐声中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看了以后就开始蠢蠢欲动了,这时候我就让他们戴上小油画棒和线条的头饰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在做游戏的时候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多种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而这节课的学生作品也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经过这样的教学设计,美术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大大的增加了,学生也非常感兴趣的参与其中,并在快乐中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更应把握好兴趣和参与这一对孪生的姐妹。
三、美术教学活动也应该动静结合,动中有静。
美术是内心活动的表现。美术教学活动如果忽视了学生们的心理因素,也不是一堂好的美术课。通过学生们的思维活动,不仅培养他们动脑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同时还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心理世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自由地想象。我们应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多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美术是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每个美术作品都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欣赏一些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和名画家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可以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等思想教育。
我在上《中国优秀工艺美术作品》一课时,从古代的青铜器到现代精致绝伦的微雕,都充分地向学生展示了祖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上课时我尽量把这些工艺品变成看得清楚、摸得着的物品,例如利用录像、实物投影及收集一些实物工艺品,具体直观化地进行讲解。《长信宫灯》的古朴、灵便,《莲鹤方壶》的清新流畅、纤巧,象牙雕的玲珑精巧……学生都看得津津有味:用手指点着,小心地抚摸着,不可思议地赞叹着……青铜器的发展史、景德镇瓷都的精湛技艺、繁艳华丽的景泰蓝及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对我国艺术瑰宝的疯狂掠夺,同学们都听得如痴如醉,随着激奋的惊叹,随着失去的愤慨,他们的欣赏程度加深了,爱国主义情感也增强了。
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个学生大胆地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展现自己
自信心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一个人有了自信心,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将成为强者,反之则为弱者。因此,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的“教”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学”,把教学过程“双主体”交互作用的活动变成了教师向学生单向地传递知识的过程。在这种状况下,学生成为被动地适应教师教学、接受现成知识的“机器”,体会不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美术。尤其对于个别美术素质不佳的学生,或是身心有缺陷的特殊生,应多采用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相结合的评价形式,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因为这些学生往往对美术怀有强烈的渴望,但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并非主动参与,所以,在美术教学中不要忽视他们在美术表现中的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或任何一次参与行为,寻找一切机会表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为了激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在美术课堂上,我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让他们在黑板上、实物投影仪上大胆地表现各种物体,并及时鼓励他们、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到很快乐、很有信心。
总而言之,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都不喜欢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充当知识的容器。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把学习美术内化为自我的需要,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快乐地学习美术,自觉地接受美术的熏陶,从而领悟美术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借助美术的神奇力量,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出一大批有艺术涵养、高素质的人才!
篇13: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课堂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科学分组,落实指导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对班级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采用民主集中制方式,考虑到学生的意愿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因素,让学生自由组合,四五个人为一小组,每小组的成员一般以好、中、差的程度搭配。小组打破日常的坐位制把几张桌子拼接在一起,小组成员围坐进行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间关系的融洽,彼此乐于接受,各组间的整体水平也较平均。
二、情系后进,三步巧转每个班级里都有一些后进生,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学中只能顾及班级的整体水平,对后进生的转化就顾及不全,使转化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现在通过“合作式”的学习,我总结出一套对转化后进生行之有效的方法。即“课前选定———课堂合作———课后帮助”三步进行曲。
1、课前选定:我在学期初私下交待各小组长在学习中选定一些较容易的工序,让后进生完成,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免得在合作中一下子让后进生接触到难度大的工序,产生恐惧感。
2、课堂合作:优、中等生在帮助后进生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具体步骤时,后进生也根据优、中等生的建议或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画笔表现出来。如:形态的设计或描绘,让后进生参与活动,边看边学,边动手边体会。教师及时给予表扬,使后进生树立起自信心并在合作中享受获得成功的喜悦。
3、课后帮助:为了弥补后进生对知识掌握的缺陷,小组中的优、中等生利用课余时间,为后进生提供一些学习资料或现场指导、示范等方式进行帮助。
三、开展评比,引导竞争小组间的评比激励机制是促进合作完成优秀作业的催化剂。班级自从建立小组的评比机制以后,同学们在课堂纪律、语言表达、构图设计、色彩表现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是因为小组成员为了集体的荣誉,纷纷讨论,献谋献策,把各自的意见充分表达出来。然后小组统一最好的方案,再一起动手完成作业,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表现性和创造性。总之,我认为小组“合作式”的学习形式作为集体教育形式的一种补充,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启迪、相互补充、相互给予、相互吸收。这种学习方式始终处于动态之中,既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又有利于培养拔尖人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和完成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今天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里,只有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才能获得发展的机遇,成为社会的高级人才。情感是创造的灵魂,兴趣是创造的先导,想象是创造的核心,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黑格尔人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而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
一、兴趣的激励。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只有学生对美术感兴趣,才能主动去吸收美术知识和技能,并更多地接触优秀的美术作品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而知识和能力是创造能力的基础。兴趣也是信心的推动力,对美术兴趣盎然的儿童,总是信心十足敢于大胆表现,他们思想活跃经常表现出创造的欲望和热情。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去感受事物并对事物产生充分的联想,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在讲《可爱的小动物》一课时,把录音机带进课堂,上课时放了一段动物圆舞曲,学生听了都陶醉在优美动听的旋律创设的'情境之中,我问:“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学生:“音乐很美” 。“好像在大森林里听小鸟们开演唱会” 。“仿佛在和小动物们跳舞呢”,这时学生已经跃跃欲试要画小动物了,借此情景我便推波助澜,在黑板上当场示范画一幅可爱的小动物图画,学生们更加兴致勃勃了。当学生作画时我提示,不要囿于教材或老师的范画,而要把自己心理所想的画出来,学生欢呼极致。在兴奋中学生画出了一幅幅动态不一、情趣可爱的动物图,到最后评画小结时,我把作品集中在黑板上展示,构成一幅动物群图,然后再度播放音乐,曲图并茂,学生们开心极了。
二、让儿童插上想象的翅膀。爱因斯坦虽然不是个画家但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敬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途,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学生常常在生活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又罩上纯自我的神秘色彩,创作出的作品有稚拙美,有时像童话一样引人入胜,不要看不起小学生捏泥人,小时候有想象力,思维得到了健全的发展,以后才能够有更好的创造。玩沙子、捏泥人、看蚂蚁搬家,对孩子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必要的营养素。
想象是记忆为原材料的智力活动,想象力与创造性的关系密切,想象力越丰富,创造力越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要尊重儿童神奇的想象,挖掘这审美的奥妙,进行一些能引起学生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可以启发学生为儿歌配画、讲故事配画、记忆画、命题画等等。如为儿歌《小小的船》配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天。”学生们不仅能从诗句中感受生动的形象,而且还能扩大学生画画的联想范围和进行形象思维的能力,并且使儿童的品德情操受到教育。他们的技能可能会幼稚,表现能力也很有限,但他们的构思往往很新颖,别有趣味,对于学生们这些闪光的创造性火花必须给予鼓励,通过鼓励一个学生,而激励起全体学生进行再创造的热情。
三、改变教学方法,变照葫芦画瓢为引发。照葫芦画瓢———即老师挂一张范画,学生照着画;或老师画一笔,学生跟着画一笔,谁画的像谁的分就高。这些传统的,错误的儿童绘画教学方法只能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要强调引发,引发学生内在的感受,情绪、想象、气质和才能等等。由引发然后产生联想,联想是形象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美术作品恰恰就是形象思维的产物,通过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不仅能使学生得到形象思维训练,而且能提高创造思维能力。
我在讲一年级的《各种各样的线》一课时,就是通过引发而运用了类比联想,类比联想是指由这一事物的形象联想到另一事物相同或相近的形象。首先我给学生们看一张画满了短线的范画,然后让孩子们联想你觉得像什么,由此联想到其它什么物象。学生积极动脑筋,学生:“像下雨一样”“还像密密麻麻的小蚂蚁”“又像小蝌蚪”“也像树纹”“有点像远处看去塞住的车”“像一大群正在飞行的小蜻蜓”……我高兴地说:“太好了,太对了”。又如在讲一年级《画圆形物》一课时,让学生通过这个圆形联想有什么其他物象是圆形的并把它画下来,想到多少就画多少,到最后结果出来的时候学生们的画面真是好丰富,有皮球、太阳、苹果、西瓜、橙子、纽扣、鸡蛋人、轮子、钟、风扇、救生圈、花、各种小动物、瓢虫……等等,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酝酿出理想的构思,在随意的拼搭中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
四、充分运用多谋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益。美术教学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运用电教多谋体可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把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图文并茂来传达给学生,唤起他们的审美知觉,开启他们的联想,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特定情感,且有益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在讲一年级《穿花衣的热带鱼》一课时,让学生欣赏老师制作的小电影和课件,孩子们被那生动有趣的电影画面和精美的课件制作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有如身临其境,而且思维也很快跟着活跃起来,在接下来装饰热带鱼的时候,他们大胆想象,大胆表现热带鱼身上的图案和色彩,到最后当学生把一条条的热带鱼“游”到黑板上老师特制的大海里时,呈现在你面前的好似一群活灵活现的美丽的热带鱼,这时你一定会惊叹孩子们的想象力尽是如此特别与丰富。
总之,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而创造型学生的培养必须先有创造型的老师,多学习多思考,不断地创新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让我们的学生都成为绽放的多姿多彩的花朵。
篇14: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在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平时说理论联系实际,即我们要接受新的知识获得新的技能,仅凭口头说教是不行的,必须得通过实践。
对于美术的学习也是这样。首先我们要明确学习的目的,即通过美术的学习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通过学习个体即学生本人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来体验美术活动和乐趣。
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艺术实践的能力却可受到内在及处在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一,个人兴趣是学生艺术实践的源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个领域非常热爱的人,必将对这一领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美术教育,而出类拔萃者则为数不多,所以我们不能苛求将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一名画家,因为初中阶段的教育是基础教育,只有在整体培养的基础上去发现,挖掘其具有艺术素养的学生,使其在文化修养提高的同时,艺术天赋也不至于被埋没,丢失,这就需要课余时间多向这一方向倾向,以不至于象古时的方仲永,久而生疏,直至成为一名平庸之人。
其二,重视学生艺术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主导地位。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解放思想,一改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这就要看教师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在初中美术的教学中,我也尝试过让学生主动的观察事物,表现事物,
让他们体味其中的乐趣。而学生自身的顽皮性和依赖性以及意识形态的不成熟性,成为他们自主学习中的最大障碍,长期以来被动的接受,不动脑思考,老师布置点我完成点的思想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根本不会去挖掘教材之外的东西,也根本不会顾及课程的延伸与关联。因此,此次新课改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彻底地进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力军,能够自己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参与校本课程的研究性学习。
其三,在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为重要成的前提下,学生艺术实践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一堂写生课中,我把学生分为四组,让他们统一到操场上,然后分散,每个同学自己去找写生对象。安排好任务后,我说三十分钟后检查,然后看了看表,再看同学们,他们也是你看我,我看你,有的用嘴咬画纸咬钻笔,我说开始呀,他们仍无动于衷,一个大胆的学生突然说:老师,操场上空荡荡的,画什么呀?我说:同学们,仔细看看,咱们操场上有什么呀?同学们都说,蓝球架,单杠。我说,再往四周看看。“有树,房子。”同学们都异口同声,我因势利导,:“第一组画蓝球架,第二组画树,第三组画房子,第四组画自行车。”同学们都找到写生对象了。于是便分散开来,针对自己的写生对象开始观察了。通过这次课堂写生实践,我发觉到了老师指导作用的重要性。我们一方面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前提下,对于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正确引导,组织也不容忽视,因为我们必定受过专业的教育,人生观,价值观也相对形成,所以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必须从着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角度,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角色。
美术课是门技能,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审美能力的提高,艺术修养的形成,重要通过学生的艺术实践来亲身体验,因此,新的课程改革也赋予美术教育工作者以新的任务,要求广大美术教师以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对学生们实施教育,并能配合好其他各科教师,搞好课程资源
的整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创造力,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国际竞争力的。
篇15: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摘要:速写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术绘画的一个基本技能,小学美术速写教学的开展对于学生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学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就需要广大小学美术教师正视这些问题,采用各种方式方法,促进小学美术速写教学。
关键词:小学美术速写教学学生
新课程改革中关于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提高学生的“双基”,而现实情况却是学生的创造能力明显缺乏,而小学的学生由于其所处的年龄阶段,应该是天真烂漫,善于观察发现,小学美术教学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用好速写,帮助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表达展现出来。速写是美术创作中常用的绘画手法,它是指用简短的时间,快速地概括勾画出所要描绘的事物,对于培养下小学生的观察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1小学美术速写教学的意义
1.1锻炼小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于事物的感知还不是很精细,所作的画也只是对于绘画对象笼统的认知。在日常教学中,小学美术老师会发现,学生的绘画往往不是画他们所看到的事物,而是倾向于画学生想到的事物,速写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学生从画所想的事物过渡到画所看到的事物。速写能帮助学生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通过速写的训练,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的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更善于发现小学升眼里所看到的事物美。
1.2提高小学生概括感受能力
年龄越小的学生越喜欢用线来绘画,所以对于学生用线的训练学生更乐于接受,而线正是速写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通过对于小学生的速写训练,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线的粗细、直曲、长短等特点,通过对于生活中的事物的感受,用速写中常用的线条勾勒概括出绘画对象的特点和轮廓。
1.3拓展小学生视野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才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学生的创作是对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的直观体现,在平时的教学中多采用范画跟图片的结合,这样的方式会束缚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要想得到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只有在教学中多多的让学生接触生活和大自然。特别像在小学生速写练习时,可经常性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走向大自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教师需要做的是在合适的时机引导学生。
2小学美术速写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忽视小学美术速写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速写教学对于学生的绘画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校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往往忽视了小学美术中的速写教学,盲目的追求“素质教育”,只追求形式,开展贴画、沙画、涂色画等,在这样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只是被动的跟着老师展示的范本,模仿作画,这样的小学美术教学只是“急于求成”,学生的美术创作浮云表面。
2.2小学美术速写教学理念存在偏差
在日常的小学美术速写教学中,有些老师过于关注学生所谓的美术素养提高,对于学生的美术绘画技能和绘画的基础知识的传授过于弱化。这样的美术教学以提高学生美术创造能力和想象力为借口,无视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所对应的美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反而使得学生的绘画作品过于样板化,起不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2.3小学美术教师自身基本不足
部分教师本身速写基础就比较差,对于绘画对象的快速勾勒不够准确,导致这些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时,刻意的回避速写教学,或者是开展速写教学时也是敷衍而已,此外小学美术教学除了速写以外还有大量的简笔画和制作课,很多小学美术教师就把教学的主要精力集中于此,忽视了速写这一美术教学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3小学美术速写教学的方法
3.1立足学情,开展速写教学
小学的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分布的比较广,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更趋向于幼儿阶段的形象思维,对于绘画充满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教授一点简单的速写勾勒知识;中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绘画的创作热情已经不是那么高了,这个时候的速写教学应该结合提升学生的兴趣点,不能用成人化的速写训练,一味的要求学生重视比例和透视这些难懂的概念。
3.2形式多样,唤醒学生速写学习热情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速写教学不只是写生课,还要包括观察课,在观察课中渗透小学美术速写的基础知识,小学美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去观察一些事物,逐渐在观察的过程中理解一些速写的基本知识。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活动之后,可以收集一些学生具有代表性的速写作品,组织学生一起欣赏品鉴,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提升学生的审美,又能启发学生。
3.3珍视小学生速写作品,树立学生速写自信
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速写教学时要明确:小学的美术教学不是专业的美术教学,对于学生的速写要求不可以太过严苛。这个阶段的小学美术教学只能称之为生活中的美术教学,学生的绘画对象和灵感都来源于生活,学生的速写作品更是各不相同,有点学生关注明暗对比,但对比又过于强烈,有的关注事物的比例,但是在比例的把握上又不够准确。教师面对学生的这些速写作品,要给予积极的评价,而不是一味按照速写的标准批评指正,这样会挫伤学生速写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学生更本不愿意去开展速写创作,那小学美术速写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3.4延伸小学美术速写课堂,培养学生速写能力
速写所需要的材料也相对简单,一支笔,一张纸就可以帮助学生完成速写,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学范围也存在局限性,如果只是依靠课堂的教学想要学生学好速写,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鼓励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速写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课间,课后去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速写技能开展创作。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速写教学能很好地提高学生观察事物,概括分析事物的能力,在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师要正视速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考虑小学升的年龄特点,采取积极的方法,鼓励学生开展速写创作,延伸小学美术速写课堂,帮助学生学好速写。
篇16: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丰富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还能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通过渗透情感教育内容,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其拥有正确的情感意识,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同时,开展丰富的美术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在亲身体验、总结后丰富自身的情感,从而对学习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实践活动、欣赏美术作品,对美术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将自己学习掌握的知识内容灵活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使自己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情感。小学生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欲望。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播放音乐或视频,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能够充分放松心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和积累美术知识。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延伸和补充教材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多媒体可以将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具体。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重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通过将图片和音乐等有机结合,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其创作欲望和灵感,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活动。二是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不同的作品能够传递给人不同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展示各类富有特色的作品,使学生的审美意识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懂得不同作品具有的时代特色以及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如,教师在播放可爱的卡通形象时,学生常常会表现得很激动、很喜爱。而在播放类似《三毛流浪记》的图片时,学生表现出的情绪往往很复杂,有的同情,有的悲伤。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在欣赏过程中体会到不同人物、场景、时代所表达的情感都是不同的。三是在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美术实践不仅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还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加深其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如,在上“我的新朋友”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分发一些黏土,让学生亲手制作出自己的新朋友,这个朋友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动物。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其作品也各有特色,充分体现出了学生浓厚的情感。在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展示,制作的如果是人物,可以鼓励学生送给人物本人,加深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如果是动物,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向大家讲述自己与新朋友间的趣事,锻炼其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情感。教师也可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的作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感世界,并根据学生的喜好制作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四是在课堂互动交流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是表达和培养情感的关键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通过学生的表达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并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情感意识。如,在讲解“童话里的小屋”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关于“童话里的小屋”的作品,让学生观察之后再说说自己都观察到了什么及其体现出的美感。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发言,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觉得童话里的公主好美,有的觉得公主生活的环境好美。教师也通过学生的发言,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出发点都不同,体会和表达的情感也是不同的。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在探究、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懂得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并获得不同的知识、灵感和情感。
三、结语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通过实践教学,不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从而在互动过程中逐渐渗透情感教育。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案,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美术鉴赏力,从而实现美术情感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
篇17: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摘要:现在小学教学过程之中美术教学也日益提升上日程,我们要在教学之中提升学生的个性也是必须进行的教学。个性是一个人独特的标志,也是我们进行社会化必须走的过程,我们培育人才必须使其有独特的个性,这样才是时代所需要的人才。美术作为一门最需要想象力和独特性的学科,是我们培养小学生独特性最好的手段。本文就是探讨小学美术课堂培养独特性的问题和开展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个性培养;应用措施
目前,在我国的小学课堂之上多出现大班教学的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出现趋同势。小学的美术教学过程之中,出现许多课堂教学模式僵化,师生关系出现问题,学习环境较差,等影响学生想象力的发挥,阻碍学生的个性化的养成,影响美术教学的质量。我们要培养小学生从思想、态度、行为、意志等方面都有和他人不同的个性,促进小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培养出符合新课改提出的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实现现代化教学,促进我国小学美术教学的教学模式的革新。
1小学美术个性培养出现的问题
1.1老师过度进行干预:目前在我国的美术教学的课堂之上,老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起着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和独特性的养成。例如,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之中,老师布置美术作业,说学生可以成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但是老师总会不由自主的引导,加入自己的主观色彩,这样就严重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这样进行培养的学生,及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但也只是在老师思想下为前导的,没有自己独立的东西,这样是不利于学生进行真正的独立性培养的,对学生的个性化养成形成巨大的阻碍。
1.2老师重知识轻个性:随着新课改的提出,美术教学目标为两个。一者为,美术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授课和教学。二者为,培养学生的美学思想,学会独立的欣赏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但是现在的教学之中,老师只是进行性单体的示范教学,不断的传授美术知识,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的过程。学生的美术作品也只是对老师画法的复制,没有进行创新,学生的整体画风都被限制住了。在这个过程之中就是老师忽视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造成的恶果。这样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会造成画风枯竭。
1.3个性的审美风格被压制: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之中是最能培养自己的个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之中许多的想法就是学生自身个性养成的关键性因素,但是老师却教学过程之中对学生发出的独特的思想进行扼杀或者进行王权否定。然后老师在讲解自己对作品的见解,这样严重的压制了学生自己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同时同学之间进行谈论时,提出新奇的想法,也会被同学以老师讲解方法给予否定。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严重限制了学生自己的审美兴趣的提升,对个性化的养成造成巨大的限制。
2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的策略
2.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阶段是学生奇思妙想最多的时候,没有过多的限制,小学生对新的是事物,经常会发出天马行空的想法。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必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这个过程之中,老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新奇的想法必须给予鼓励,使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丽。比如《影子的游戏》的教学过程之中,老师可以领着学生走进自然,观察大自然的各种景色,观察不同的事物的影子;同时在这堂教学的过程之中,老师还可以带上学生的家长,以及自己喜欢的玩具,观察不同影子的不同。在课堂实践结束后,我们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讨论自己所看到的,观察到不同的情景。在这时老师可以传授一些影子在在一天之间会出现不同的情境,影子总在自己的身后和影子是黑色等基本知识,促进学生自己的想象力的提高和个性化的养成。
2.2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目前,我们的小学教学的过程之中经常出现问题。老师不仅要教学生进行基本美术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还要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通过不同作品的色彩,线条,比例等基本理论对大自然和人间的艺术品做出自己的鉴赏。老师要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之中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老师要对学生提出自己的鉴赏看法时给与鼓励和支持,掌握自己的度。例如,在进行《蒙娜丽莎》的鉴赏教学的时候,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观察,提出自己的新奇的看法。老师要对这些看法进行整理,积极的给予鼓励。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的养成。
3结语
我们要不断地加强对美术教育的重视,改变现有僵化的教学模式和陈旧的思想,促进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的形成,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养成。我们要认识到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不仅要进行传统的美术知识的教学还要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提高重视,实现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淳尚琴.情感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的个性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
[2]刘琼.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浅谈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
[3]胡怀庆.“高山、树木和草丛”:对美术教学与个性培养的思考[j].辽宁教育,2014.
[4]李传明.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j].赤子(中旬),2014,01:370.
篇18: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情感渗透;教育策略
一、小学美术教育中情感渗透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是相对的一则概念,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情感教育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情感与认知的平衡,充分发挥情感意识对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作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培养求知、探索的精神,促进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品质和人格。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普及并深入人心,情感教育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愈发明显,因此在这样一种宏观的教育背景下加强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渗透,显得十分重要。国内外众多美术学家、教育学家也认同情绪的培养、情感的发达对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积极的作用,这也是能够间接提升创造力和审美力的重要渠道。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情感渗透的路径
1.美术教育丰富学生情感
理智感是人们在探索和感知真理的过程中,因个体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生成的一种情感意识。小学生的理智感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索问题和奥秘的进取心以及求知欲的扩大和加深。教育心理学家指出,深厚的理智感是促使人们发挥智慧的潜在力量,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作品丰富理智感。例如,学习基本图形的`画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怎么画和为什么这样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无形中增加小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美术教育要想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绘画技巧,不能将教育目标局限在对技能的掌握和美术知识的传播上,而要基于基本的理论道德,利用美术教材的优势,借助时间的灵活性以及美术课程自身的优势,运用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感受作品、感受美的同时,不断熏陶审美意识,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美、创造美。
2.情境教学,培养感悟能力
很多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时,习惯采用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只负责讲解,学生只负责聆听,“教”与“学”是两个独立的、没有关联性的环节。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更无法让学生对美术作品、审美元素产生关联性与感悟,不利于培养美、创造美所需的条件。例如,学习《鸟语花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将自身的感情融入情境中。首先,小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小鸟和花朵十分熟悉,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花朵和鸟类的特征,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鸟语花香”。其次,根据小学生的回忆以及对大自然中鸟语花香的感受,教师开始讲述本堂课的关键,即如何绘出小鸟和花朵的线条,怎样让花朵更加有层次感,怎样让小鸟更逼真,表现出飞翔的张力。但是该怎么样才能画好线条呢?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准备一组连笔画模板,在一张大纸上标上不同的汉字、数字等,让学生用黑色的线将相同的数字连接起来,用黄色的线将相同的汉字连接起来……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粗细的线条表达美术形象,让学生感受到图形跃然纸上的过程,进而感受到愈发靠近成功的急切感。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拓展学习,如为花朵和小鸟绘制面孔,感受它们的喜怒哀乐。有的学生在花朵上画上笑脸,表示空气环境良好;有的学生在小鸟的脸上画上泪水,表示树木被砍伐小鸟找不到家。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融入教学情境,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感悟能力,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收获到更为真实的人生感悟与生活阅历。
3.实践活动提升审美水平
美术教学离不开手工环节的辅助,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美术教学效果,是提升小学生动手操作本领的重要措施。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制作出多元化的美术作品,将心中所想、内心所感表达出来。例如,在《童年的手印》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泥巴作为重要的教学工具纳入到课堂中来,在泥巴上烙上自己的手印,利用泥巴捏出各式各样的物件,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知识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展开知识拓展,让学生了解中国古老的陶瓷技艺,了解中国传统的泥塑文化等,通过对民间艺术的感知和更为全面的艺术形式的认知,小学生将会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会间接提升审美水平。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从教学现状和教学实际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将情感渗透融入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鲁雅婕.人教版与湘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比较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xx.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