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的重要性论文(精选15篇)-澳门凯发
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的重要性论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网友“佩萍翊”向本站投稿了15篇与“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的重要性论文”相关的素材。
篇1: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的重要性论文
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的重要性论文
美术学科作为小学基础学科门类,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也是新课程中的最主要目的和要求。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的角色由指导者转化为引导者,但是如何让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就要看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引导的作用发挥的如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呢?
一、激发兴趣,引起探究需要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课堂变得生动、轻松起来。因此教师就要着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1、提供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鼓励、引导学生自行提出想要探究的问题。在我执教的一年级《我做的玩具》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进入探究活动:师:“我小时候有许多玩具,你们有什么样的玩具?”学生们畅所欲言。紧接着我抓住这些学生的谈话,把他们引导到将要探究的活动中:“今天的题目是《我做的玩具》,当看到这个标题时,你有什么问题吗?这时学生自然形成:谁做的玩具呢?我可以用什么工具来做玩具呢?等等这些探究的需要,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精心设计好导语,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堂课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是让学生自始白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一席好的导语尤为关键。那么好的问题的提出既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问题环境,让学生有问题可提。教师可以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一句耐人寻味的反问句或者有兴趣的排比句生成问题,这非常有效。因为学生很喜欢观察教师,虽然可能一开始并不是有目的、有成效的回答,但我们应允许并鼓励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美术教学《乘着大象》一课时,我在首次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尽快了解大象的形态一开始就问学生:你知道有关大象的哪些问题?学生有的知道问题不敢发言,有的回答问题不着边际,显现出兴致不高。在接下来的几次教学中,我及时进行了调整,先播放各种动物身体分解图,之后让学生用语言来拼图,让学生发现大象和其他动物相比与众不同的地方。学生尽情地参与拼图游戏中,老师:“大耳朵应该在右下角”,“因为只有大象才有那么大的耳朵”……学生兴致盎然,自觉参与,主动探究的意识就加强了。
二、正确、有趣的启发式示范引导
启发式示范的'巧妙运用,将正确性示范和“错误性”示范综合运用,这种示范要求教师示范的范围应该确定以具有普遍规律或程式的技法训练示范为主,而具有创意性、探索性的创作过程就要偏重于启发和引导。
在我所执教的五年级人教版《十二生肖》剪纸一课中,在教授完剪纸的基本知识后,课堂中有两次示范,第一次是教师正确快速地剪出某一动物的基本形;第二次示范是在这一动物的基础形上有意的剪出错误的剪纸纹样,以此提出质疑,好看与否学生自有判断。第一次正确示范是揭示课题,引起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第二次有意的错误示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会用观察的眼睛找出问题所在,既巩同了课堂知识,又发展审美能力。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在关键处巧妙示范,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找到了结合点。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同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尝试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全新的事物,如果只让学生使用“好看”、“不好看”等简单的词汇进行评价,就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更不利于引导评价的深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必须注意:对发言流利、声音响亮的同学;面对学生的种种思维结果,或精彩或不尽人意的回答,教师必须以饱满的热情,充满信任的眼神,宽容的态度,多元化的激励评价和精当的讲解。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老师的评价如“很有自己的见解”、“你肯动脑筋”、“分析得很准确”等。这些激励性评价创设了一种让学生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励下,每个学生都学得趣味盎然,参与热情十分高涨。
总之,有效的引导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摆正自身角色,紧扣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美术学习引向自主和谐、多元发展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2: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性分析论文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至关重要的。这一次课程改革其主要的落脚点是在日常的教师教学的过程当中切实将新课程理念以及课程教学研究者的思想贯穿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中,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是否能够有效、科学直接关乎这次课程改革的科学性与效果性。在今后的教师教学中,只有从教师的课堂行为出发,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的进行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与优化,从而实现预定的课堂教学目标。
关键词:
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行为转变;
1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教学行为
相比较而言,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围绕教师教学行为,无论是在理念方面还是在具体的教育哲学方面都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特别是在终身教育、民主教育、素质教育以及个性化教育等诸多理念的影响下,教师教学行为在内涵与外延方面也有了崭新的变化。从20世纪初到现在围绕教师教学以及教师教学行为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在教师教学中,注重教师教学行为的开放性、民主性以及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创新性是推动整个教育教学迈入新台阶的重要基础。从整个国际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出发,进一步整合我国当前的教师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学行为的科学性是当前课程研究领域所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
1.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
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价值取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一书书名正是突出了新课程改革核心的教育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进行教师教育行为的研究之前,一个重要的落脚点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整个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关注对象,需要了解学生当前的教育需求、发展需求。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来进行系统的改革。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位的课程改革,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人本主义教育以及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观。这也是当前整个课程教育改革所需要提升的一个主要方向,更是今后教师教学行为进行改进的一个主要思路。
1.2尊重学生多元化与个性化差异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在进行教师教学行为完善的过程当中,其所秉承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理念就是要注重学生的多元化以及个性化差异。由于教育背景性格家庭环境等诸多微观因素的影响,在学生进行日常的学习、探究、认知的过程当中都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需要在今后的教师教学中予以关注,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及差异化教学的原则才能更好地践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
1.3强调教学中师生角色相互转换
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教学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与学生双方应该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这一轮课程改革中,进一步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强调教师与学生不断地围绕个人的经验以及社会的精神文化世界产生更多的互动与共赢。教学相长,实现学习教学共同发展,这也是这一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的焦点。
1.4提倡自主、合作、交流以及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此次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的焦点。相比较而言,当前的自主合作以及注重交流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的方向。在课程改革中,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注重启发式教学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学。通过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发挥出更大的主观性和能动性,进一步地培养学生在价值、情感、体验、交往等诸多方面的维度产生正面的变化和影响,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等诸多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2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现状
在整个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行为虽然相比较而言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新课程理念以及相关的标准而言,还存在了一定的不足,为今后的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行为的改进提供了方向的指引。
2.1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随着新的.课程理念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在课堂上带着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已成为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被广大教师所采用,是一种在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的教学策略。[3]但是讨论的真正意义并不能被学生所理解,在讨论中学生不能够准备的把握讨论的意义,这样就导致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的并不明显,教师在讨论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小组讨论的时间随意性较大,有的小组不去讨论教师所规定的任务,讨论的问题或浅或深,缺乏讨论的价值,学生参与度不均衡,有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教师不注重问题引领,甚至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缺少细致的讲解,不进行必要的总结概括和思路梳理,教师的课堂即时性评价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评价缺乏准确性和真实性。
2.2课堂提问质量不高
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它是师生之间的交往、课堂互动、信息交换的主要形式,是促进学生合作、探讨、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课堂上,教师有时的提问存在着随意性,受主观思想所制约,从而导致了教师往往是为了提问而提问,提问的质量不高对于学生的高水平认知方面的提高效果不大。因此,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就要从学生的最基本的认知规律中着手,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设计更多高层次的问题,对于通俗易懂的问题教师应当一代而过,对于深层次的问题,应该耐心讲解。在学生方面,对于不懂或者难懂的问题,应该以及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提高问题的质量,提高每节课的课堂效率,真正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
2.3后进生顾及不够
在课堂上,教师为了赶教学的进度,完成教学目标所设定的教学内容,在让学生回答问题、师生相互交流时,班级成绩排名好、表达能力强的学生通常被教师选定为回答对象。在班级中学习成绩较差的后进生,就这样被老师忽视、甚至冷落,基本体现不出自己存在的价值,致使“差”的更“差”。有的老师认为,在课堂上叫这些后进生回答问题,会影响教学进度,影响其他学生的时间,教学任务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2.4课堂练习作业缺乏层次化和自由化
课堂练习作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在课堂作业上大部分老师都是整齐划一,统一给学生布置练习题。布置练习题的好处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但是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完成的程度是不同的,成绩好的学生很轻松地就能完成,成绩不好的学生完成起来很困难,这样也就成了他们的负担。《新课程标准》强调要突出学生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应当设定一个最低标准,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在此标准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难度较高的练习,练习的作业内容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自主选择,自己确定。
篇3: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性分析论文
3.1教师教学习惯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习惯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行为方式。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变化较大,教师难以适应。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在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习惯、固话的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应该进行改革。面对教师长期形成的教学习惯,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3.2思维定势的影响
思维定势是在进行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由于受到教师传统的教学习惯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产生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会引导教师采用自己所熟悉的或者比较常用的方法来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
3.3工作负担及时间的限制
由于教学班级的增多,学校的教师就相对缺乏,这样就导致了很多教师同时担任多个班的教学任务,有的班主任一职也是有教师所兼任的,这样就使得教师的负担重、压力大,沉重的负担限制着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新课程强调在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中,要让学生参与与体验,教师的任务重,没有时间带着学生一起来参与新课程改革,这样就给新课改中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改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策略探析
4.1进一步优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优化教学行为,要树立新的教学观,认识到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种动态双边活动”。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动态交往、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实践活动。新课程教学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密切关注每位学生,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提高教学效果。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行为之一,在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提问时,提问的问题的数量、质量以及是否符合本节课的要求、对学生有没有重要意义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问题设置上,数量要恰当,过多过少的问题对本节课的质量都有影响,在提问时,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时间以及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自我思考,这样的课堂提问,才能让学生作出深层次的思考,以促进问题的解决。
4.2有效促进教师由观念到行为的转变
教师要在教学中经常反思,促进观念向行为的转化。教师要学会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教学行为常常在重复一个过程,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框架,最终就形成了一种因行为习惯所形成的定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经常在教学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那么很可能停止不前,教学也就成了一种稳定的、相对滞后的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思考与总结,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要在教学行动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效嘉.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研究[j].读写算:教研版,(8):123-125.
[2]陈霞.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3]胡吉蔚.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剖析[d].扬州:扬州大学,.
篇4:课堂教学中构建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论文
课堂教学中构建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论文
摘 要:“学生主体”样式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当,不仅不能为新课程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还会影响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关系,是合理运用“学生主体”教学样式的前提和保证。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主体;师生关系
当前的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本理念指导下,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采取以学生自主探索,张扬个性,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举措,调动和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样式。但是,有的语文教学课堂表面上看气氛活跃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沉闷多年的语文课堂教学热闹了,实际上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少讲甚至不讲是否能达到教学目的,课堂上的热闹是否能成为评判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学生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言论是否能说明有创新精神等问题。难怪江苏省一位长期从事语文教学法研究的资深学者把这样的“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评为“上课时间,学生讨论,尖子发言,全班小结”的“放羊式”、“记者招待会式”的课型。因此,正确理解和处理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的问题,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如何履行教师职责,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教师不仅要知识面广,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在教学中要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不论是进行“隐性知识”教学,还是进行“显性知识”教学,都要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寻找最能体现教学内容中重点难点、最易于学生接受和参与的教学方案、方法,确立教学点、切入角度,由易渐难、循序渐进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水平。缺少教师必要的分析、讲解、引导、参与等活动,学生自己就难以进行语文学习。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习得语文能力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师生共同合作的双边活动。片面强调和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甚至把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误解为围着学生转的“客体”,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陷入“儿童中心主义”、“学生中心论”的困境。
事实上,极端鼓吹“学生主体”论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他的那种“人本主义”教学言论在西方教育界也深受非议,就连他的法国弟子马腾斯也公开表示对他的理论“深深不以为然”。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习得活动,既表现为个人的自学活动,也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特定的认知活动和练习活动。前者具有学生凭自己兴趣爱好来选择学习内容的特点,而缺少学习的目的性、系统性;后者经过科学合理的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习得语文能力。我不怀疑中学生天资聪颖,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但并不表明他们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能力的习得就有最佳的途径和方法,对课文的文化内涵、基础知识、思想情感、价值取向等就具有清醒的、正确的感知力、鉴赏力、判断力和表述力。如果不经过教师的讲解、分析,只是突出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自己去发现并解决疑惑问题,特别是对一些年代久远、作品内容相对复杂、主题情感不甚明朗的课文,学生自己是很难体会和领悟的。况且,学生在理解和吸收的过程中,由于个性差异,学习方式方法不同,所获得的知识在质和量上必然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进行调控、引导,使学习的目的更明确,教学活动更生动有成效。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认知力、分析评判能力、独特的.情感意志,但他们的审美能力、情感因素、价值取向及道德标准等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完善,还没有形成正确完善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事理的分析判断仍处于凭自己情感兴趣用事阶段,缺少理性的思考和选择。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养成坚持真理、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人生理想和崇高精神。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课文内容的分析讲解以及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时教师的引导、点拨就显得尤为重要。导致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该讲不讲、该评判不评判的原因究竟何在?
1.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和领悟《语文课程标准》精神。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要由过去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组织者,要善于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在师与生的课堂双边活动中,要能够敏锐地捕捉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和问题点,及时进行点拨引导,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语文实践的习惯。“学生动起来了,绝不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了,而是意味着教师要在收集整理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做更高水平的动,通过教师这一层面的动,形成新的、连续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1]但是,由于教师片面地理解新课程的这一基本理念,简单地认为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语文实践”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合作”,自己去发现并解决问题,社会上、教育界对“满堂灌”声痛恶疾地讨伐批判,于是就出现了课堂上教师该讲的不讲甚至不敢讲,该评判的不评判甚至不敢评判的现象。
2.受传统语文学科教学特点的影响。
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和强调学生自己多背多读,以量取胜,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过份夸大了学生自己“涵泳”“意会”的作用。这种学习语文的态度和方法,“弄得好,最终于能够有些懂,并且也可以写出几句来,然而到底弄不懂的也多得很。自以为通,别人也以为通了,但一看底细,还是不怎么通,连明人小品都点不断,又何尝少有?”[2]况且在科学文化迅猛发展的现代教育中,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多,开设的科目多,每一学科都有具体要求和达标标准,学生是不能有充份的时间去“涵泳”“意会”的。有的教师没有对这一传统教学方法去糟粕、存精华地批判继承,甚至还把课堂让给学生自己去“涵泳”“意会”,去讨论研究。
3.盲目崇拜,仿效和追求名人效应。
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对国际国内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的学习变得及时,甚至眼花缭乱,各种教法层出不穷,“优质课”、“比赛课”、“观摩课”等频繁活跃,特别是被冠以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所谓“学生主体”精神的教学样式,于是模仿和仿效的风气在语文教学中颇为盛行。有的打着“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发展个性”,“与学生平等对话”,“服务于学生,尊重学生意见、人格”等幌子,课上热热闹闹,但教师该教的、学生该学的却始终体现不出来。模仿名人名家的经验和方法,而不结合实际情况去研究它的来源、理论基础,并在实际操作中进行修正、补充、再创造,在教学活动中就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甚至还会出现“东施效颦”、“弄巧成拙”的尴尬局面。教材、教师、学生是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对三者之间的关系缺乏正确的理解和处理,则会导致教育的失误和偏向。在传统的教育中,片面地追求“知识主体”、“教师主体”的功利教育、文凭教育、应试教育的教学样式,压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抑制了学生个性化及健全人格心理的发展,削弱了学生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往往没有被培养成为知识的主人,而是成了知识的奴隶、金钱的奴隶。这一历史教训,在语文教育改革中是要深刻反思的。只有正确地认识和摆正教材、教师、学生的三者关系,语文教育改革才能沿着健康的轨道继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j].教育研究,,(1).
[2]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篇5:师生关系中教师引导地位论文
师生关系中教师引导地位论文
【内容摘要】
我们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倾向:教师因过分强调让学生主动探究而放弃了教师必要的教学引导与点拨;教师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流于形式,导致课堂互动低效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因缺乏充分的课前预设和把握动态生成的教学智慧以致引导无力使课堂教学目标偏移。所以我们要把“合理引导”作为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师的追求目标。
【关键词】合理引导 有效互动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这个“动”不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的“动”,而是一种“互动”,既有教师的“动”,更有学生的“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所有教育资源之间的一种互动。
但在一些课堂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表面形式“动”得多,思维本质“动”得少;学生单方面“动”得多,师生交互“动”得少……表面上课堂气氛看似非常热闹,但这样的“动”有时非但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发展,还可能对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那么如何才能使互动更有效呢?教师必须要有正确有效的引导策略,实现教学目标的深度达成。
一、预设引导,有效互动的关键
课堂教学中,并不是随意互动就能提高课堂质量的,也不是单凭教师的意愿,想什么时候互动就什么时候互动就能有效果的。真正的互动,应当是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从师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课堂互动的最佳时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互动的优势。因此这就需要教师钻研教材、精心预设、合理引导。
1. 在教学重难点的掌握处。
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通常都有明确的目的,互动的内容服从于特定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作为教师,要深入领会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使设计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价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发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级教师陈建先《鞋匠的儿子》教学片断,在引导读出参议员对林肯先后的不同态度后,并在黑板上板书对应的词“羞辱、赞叹”。并让学生质疑,生1说:“我想知道参议员的态度为什么发生变化。”老师并没有停止于此,引导到:“你能不能变一种问法,但意思不变?”生想了一会儿答到:“林肯说了什么让参议员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老师还不满足,又引导到:“谁换一个角度再来说一说?”学生被老师这么一引导,有了新想法:“林肯的话让参议员感到了什么?”陈老师就是抓住文中的两个关键词语,在质疑引导提问修正的互动过程中把重点引向了林肯的三次话语中。
2. 在学生情感的需要处。
学生的智力活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脱离他自身的情绪意志背景。情绪意志的状态既可以推动智力活动的积极开展,也可以阻抑智力活动的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而,当学生情感需要触动时,恰当的互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级教师窦桂梅《再见了,亲人》教学片断
师:(出示大娘照片)这就是李大娘和志愿军战士张喜挥泪告别的情景。回首往事,情更深,意更浓,谁想和大娘“诵”别
生(深情地朗读):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
师:可是大娘怎么忍心和亲人志愿军分别呢
然后窦老师分别引导学生用请求、恳求、哀求、命令的语气来读分别时的话语。
从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出窦老师就是通过抓住四种不同语气的朗读互动,创设了一个情感互动场,把学生的情绪一下子提向了高潮,对军民之间的情和意的感受就更深了。
3. 在信息含量丰富的语言处。
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小到一字、一词或是一个标点,大到几个段落,都是信息传达的载体,在这些载体背后蕴藏的信息量是不等的。文本信息有别于音、画信息,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生成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根据文本“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生成性,抓住信息含量最丰富的语言文字就能有效触动互动。
王崧舟《慈母情深》一课的教学片断。王老师出示两句话“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这两段话问,哪一段话给你留下慢镜头的感觉?学生说第一句话。接着王老师以母亲的背、脸、眼追问学生,现在是怎样的?记忆中又是怎样的?在这样的对比中,学生很快进入情境,感受母亲的操劳。
王老师以倒装句为突破口,创设情境让学生捕捉文字背后的信息,在一次次的互动中读厚了文本,读懂了母亲。
二、动态引导,有效互动的助推器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生活阅历的各不相同,决定了课堂互动的复杂多变。在课堂互动中,有时会生成一些有创意的信息资源,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会使这些有创意的信息资源或陈述不清、或偏离方向、或存在错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和点拨。
1. “引”个别人的亮点为所有人的亮点。
课堂亮点是一种珍贵的课程资源,它可分为预设和生成两种。预设的课堂亮点是精心设计的,教师自然善加利用。而生成的亮点往往是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一个思维火花。此时,教师应及时发现这种稍从即逝的生成资源,抓住它,调整教学策略。同时,还要放大它,让个别的创造变为全体的创造,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例:一位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时,让孩子以草船借箭为话题随便说点什么。学生甲说:“老师,我觉得这题目上‘借’字不妥当,不应该是草船借箭,人家曹操也没答应借啊,我觉得是草船骗箭。”他的话音刚落,其他的学生也赞同,并疑惑地看着教师。教师说:“骗说得有道理,但到底用骗,还是用借呢?同学们都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学生乙思考后答:“我认为这里有种感情色彩,诸葛亮是个正面人物,所以得用借不能说是骗。”学生丙发表意见道:“我觉得就是借,因为有借就有还啊,我们知道在火烧赤壁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不是把这些借来的箭还给了曹操吗这个‘借’字更能体现诸葛亮足智多谋啊。”……
教师抓住学生回答中的亮点进行探讨,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更好的理解了“借”的含义,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2. “引”错误资源为有价值资源。
“教学就是即席创作”。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在创造有价值资源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错误资源。这些错误资源是对教师教学理念和智慧的挑战。教师如果轻轻滑过或者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都会造成对资源的极大浪费。正确的做法是,面对学生的“错误”,迅速进行判断、分析,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主题,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
窦桂梅老师在教学《三打白骨精》时,让学生聊一聊故事中的人物。一学生说:“我敬佩白骨精,因为她有着锲而不舍,非常执着的精神”。教师没有及时批判她观点的对错,而是通过课的教学一步步引导:白骨精费尽心机想达到什么目的?她的出发点是什么?学生很清楚地意识到白骨精的出发点是想吃唐僧肉,妖精有一颗狡猾贪婪而丑陋的心。有了这样的引导,学生们就不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了。当然就不会再有敬佩白骨精之说了。
3. “引”低质量资源为高质量资源。
由于受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心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学生的思维常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在课堂交流讨论中,学生的发言常常或者内容芜杂,重点不清;或者语言罗嗦,不得要领;或者浅尝辄止,喉不到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顺藤摸瓜,或点拨、或概括、或补充,相机诱导、要言不烦,则可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或多向发展。
如薛法根老师的《番茄太阳》,老师问,如果有一天,明明真失去了双腿,她会快乐吗?把双腿献给了其他人,她会快乐吗?请同学们看课文描写明明的话,注意作者所看到的盲童是怎样的。之后一生说:“完蛋了。”接着薛老师引导学生,课文中的明明一生下来就是看不见的,只能摸,但是她和你一样吗?完蛋了吗?读课文中描写明明摸东西的句子(指该生读),然后让该生闭上眼睛,拉着他的手,创设情境引导他用心去体会明明用手摸蔬菜、用心感受太阳的快乐,从而使这个学生真正体会、理解到了盲童明明的自信和快乐,读懂了“心底有了快乐,光明还会远吗?”的深刻含义。
总之,点拨引导是一种艺术,阅读教学中合理地使用点拨引导,将会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有利于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从而保证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篇6: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引导策略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引导策略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引导策略成 莉
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发展依然强劲,但国人的道德水准没能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道德滑坡。在此大环境下如何教育青少年,如何有效地对其进行德育引导,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塑造良好人格,是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语文教师更要承担一定的德育责任。
一、语文课堂教学与德育引导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非附加任务。语文课本中,一字一句皆承载着作者的思想与灵魂,若能引导学生读懂、领悟,必将提高学生的道德基础文明。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笔者非常赞同,德育引导并不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辅助手段。要想有效开展德育工作,需对德育有一个科学认识。二元结构学说认为,道德包括基础文明和德性修养两方面;其中基础文明是可教的,德性修养则依赖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德育教学时,应着眼于传播基础文明,在修养方面则进行引导,旨在帮助学生自发地将外在的道德知识内化为行动准则,而不能把学生物化,视为容器强行灌输德育内容。语文课堂虽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园地,但由于教材的编排顺序等多方原因,语文课程系统与德育训练体系并非浑然一体。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引导还应围绕教材展开,不能漫无边际、脱离课堂。
二、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引导策略
高中语文教材蕴含着动人的真、善、美。然而在高考背景下,不少高中语文教师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致使语文教学极度简单化。学生在枯燥的知识技能训练课中苦不堪言,甚至麻木不仁,这对德育工作是十分有害的。若想使语文课堂重归人文性,必须让感性回归,让课堂环境与师生内心不再被纯理性的、机械化的知识掌握所湮没。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以理近人,以情动人,以德服人,使学生在感性的情境中得到道德熏陶。
1.以理近人,在教材中认知基础文明
笔者在《五人墓碑记》教学中,将德育目标定为“了解本文所阐述的生死价值观,认识大义”。生死价值观对于高中生而言并非生活中经常讨论的`话题,却是每个青少年多多少少都曾思考过的。因此,笔者在教学时运用注释,加强历史背景知识的讲授,与学生共同探讨五人牺牲的价值和意义,并示范配乐诵读,激发学生感性,帮助学生了解“激于义而死”的观念,同时例举了大量的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舍生取义的典型例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即便学生无法当场将这些观念全部内化,也必然会在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以情动人,在情境中内化道德修养
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因为情感具有信号功能和传染性,教师的心理活动往往能够即时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引导工作时,首先要做到投入,其次还要将感情有效地传达给学生。
笔者在《我与地坛》一课的教学中,采用了情境导课的方式,在背景音乐中动情地介绍作者史铁生的经历,与学生一起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在青春年华断了腿,将有何感想。学生在所营造的情境中无不动容,深深体会到作者的孤独与痛不欲生,以及领悟生死后的坦然。一堂课下来,学生纷纷感慨亲情的伟大,并树立了逆境不倒的正确人生观。教师的感情流露,激发了学生心底的真实感情,引导了学生的情绪流向。如果只是简单对课文词句进行分析理解,是不可能达到此种德育引导效果的。
3.以德服人,在表率中实践高尚情操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育的引导并非仅限于课堂,而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作。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之前,应先对自己的道德立场进行反思,不能课堂上教一套,课堂下做一套,否则无论说得多好听,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形成的道德修养也势必被教师的言行不一清零。
三、德育引导中应注意的问题
1.明确目的
德育引导的目的是学生价值观的生成,因此教师首先不能只注重丰富多彩的理论和手段,天马行空,而应在每次授课前明确教学的三维目标,合理分配时间,避免脱离教材、离题偏题;其次,传统德育往往片面追求社会公众价值而忽视本体价值,因此教师要明确德育的本质在于育人,避免追求“假大空”,脱离学生的发展水平和生活实际。
2.优化教法
传统教学中,学生一听到“德育”二字就想到古板乏味的说教。笔者认为,其原因归根结底在于教法学法和教学手段僵化教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引导时,教师应采用多种教法学法,可以讲授法、对话法与讨论法交叉进行,也可以借用丰富的现代化教具。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进行配乐朗诵,在学习名著小说时播放改编电影视频,使道德的熏陶生动直观、饶有趣味。此外,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着力于必修内容,省略选修内容,忽视教材中的写作与口语部分。这种做法看似节约时间,实际对于德育引导工作是毫无益处的。教师应将阅读、口语与写作也归为课堂内容,让学生阅读名著,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进行思想吸收与汇报,教师适时点评总结,进行德育引导。
3.适时适度
德育引导工作毕竟是融会贯通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不能够照本宣科。由于学生成长轨迹的不同与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课堂上往往出现计划外的情况。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引导时,必须做到灵活,能够随机应变。此外,德育应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层次。教师在进行德育引导时应注意深度,不能过于肤浅,也不能超越该年龄段青少年的接受水平。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特点设计引导策略,才能使教学工作围绕学生展开,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再者,德育工作与语文课堂教学相同,教师都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主人公,因此,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对道德问题的选择与表述应该力求客观开放,不能站在道德的绝对制高点,不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总之,身为语文教师,在育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到:“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教师在进行德育时,应致力于营造和教学内容相协调的教学情境,代入主观感情,呼唤感性回归。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坚持经常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引导点,创设德育课堂环境,那么这对培养学生的端正品行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疑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使学生终生受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实验中学(226100)
篇7: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讨论环节的重要性论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讨论环节的重要性论文
一、高中语文课堂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引导学生,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作为学生,在课堂上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每个人都会发自内心地想要举手回答,以表现自己。而往往学生在得不到肯定的情况下,会逐渐地否定自己,这样的话,名额就会被一些胆大的学生抢先。现在我们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回答问题,都可以表现一下自己。受以往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习惯于听别人回答问题,对于回答问题没有准备,通常不知道怎么回答。而老师要通过鼓励,活跃课堂气氛来使得学生敢于张开嘴回答问题。老师应注意培养和学生的感情,不只是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课下也可以鼓励、暗示学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这样才能形成讨论的气氛。
2.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
对于知识的掌握,同时是由浅入深,最后体会到更深层次的东西。而在课堂上,我们往往会看到,学生一下子把深层次的知识说出了,可能这样学生会感觉自己很厉害,老师则会从最简单的说起,慢慢地引出最后的结论。这种现象不好,学生会骄傲自满,把最基本的知识丢掉,得不偿失。这就要求老师在提问的时候要由浅入深,从简单的问题问起。
3.学生自己提问题
课堂上老师总是会提出问题,根据自己的想法,把学生的思维限定在某一个方面,束缚思想。忽略学生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想要提出的问题。应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样更能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思路更开阔,是讨论更有效果。
4.训练学生的音量
很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普遍的问题是音量小,音量小就导致别人听不清,老师就会让重复说,这样反复,就会白白地浪费很多的时间。老师应该训练学生的音量,比较有效的是老师自己做示范,大声说出来,让学生克服害羞,跟着老师一样,大声说出来,养成好习惯。
5.让学生学会说重点
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时候,往往会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地说出来,不分重点,不分主次,有时会说得很激动,虽然这能够锻炼发言者的能力,但是对于倾听者来说,对于发言者的讲话,没有什么印象。老师在这方面,要告诉学生,首先说话要有重点,在重点的地方要放慢速度,加重语气的方法使倾听者能够了解到重点所在,印象深刻。
二、提高高中语文课堂讨论的效率
1.对于课堂讨论做好充分的开展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老师让大家讨论问题的时候,会发现通常都是四个坐在一起的学生的讨论,也就是就近原则。这样的组合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这样的讨论更多注重的是形式,不能发挥学生的个性。然后就让学生回答问题,这样做太突然了,学生没有做好准备,这样的讨论效果就不是很好。课堂上问题的讨论,最好能让学生能够相对自由的分组讨论,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对于提出的问题,老师应该好好地准备一下,提出的问题既具有一定的探讨性,值得学生思考,也要选择适当的问题,不能太深奥,学生思考不出来,学生会感到无趣,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老师要进行适度引导
在课堂上进行的讨论,在老师提出问题后,在这里,老师要做适度的引导,从哪些方面考虑,举一些相同的例子。给学生引导方向,往正确的方向去考虑。这样比较能达到教学的目标。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弱的学生,老师要重点鼓励,引导。另外,在课堂上,会出现一些意外发生的'情况,个别同学会提出观点独特的问题,老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明确的回答。
3.讨论的时间要充足
在语文课堂上,讨论这一环节,很多时候发挥不出作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留给学生的讨论时间不够。课堂时间不长,老师相对留的时间讨论时间短,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很难将老师提出的问题做出很好地理解。课堂上的讨论是学生的自主思考,而认真思考的先决条件是时间。老师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一下,这样才能达到讨论的效果,并达到最大化。高中语文课堂上的讨论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的讨论要注意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学生自己提问题;训练学生的音量;让学生学会说重点;懂得倾听;避免眼高手低。课堂讨论的效率也要特别注意,对于课堂讨论做好充分的讨论,老师要进行适度的引导,讨论的时间要充足。
篇8: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论文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树立服务意识。
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老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老师不替代;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老师不暗示。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学习方式是在问题情境之中的学习,因此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就成为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再现课文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从而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进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以何种方式提供,就成为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最重要的策略。教学老师要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因材选媒”,突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淡化其“装饰”效应,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景中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切不可喧宾夺主,切不可忽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品位。
但放眼时下的语文课堂,似乎不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观念不先进。为此,上课前老师总是不惜花费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可结果却并不理想。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无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老师在设计课件时,首先应明确目的,如何才能把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表达清楚;其次老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育重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任何语言文字之外的手段都不能成为语文教学的主导性手段。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老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老师在提供了一些丰富的素材后,学生就要进行大量的自主探索。此过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的先后顺序,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如可以自己独立学习,也可以与人合作,与老师交流。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潜能在一生中大约只开发了5%,那么,还有95%的潜能处于待开发状态。这说明,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大部分学生是完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自己质疑并解疑的。这时的老师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协调,对学生遇到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解决,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学生可根据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选出认为最优秀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向全体同学进行展示,老师利用多媒体的功能,使全班同学都能详细地看到展示同学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在此老师可适时进行调控并提出相关问题,以引起全班同学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老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考,都有好思的习惯。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一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能有效引导,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引导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明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只有在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能合作交流,才能使学生个体的潜能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二、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维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老师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对话”体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而学生与文本对话最能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老师应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独特感受和独创性的见解,引导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经验储备,多角度、多层次地体悟文本所涵盖的信息,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真切地体验他们在特定的背景中的喜、怒、哀、乐,达到情感的共鸣,得到人生的感悟,获取语感的积累。
(一)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目前最佳的课堂教学合作模式是“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这是因为如果长时间让一位学生发言,其他学生就势必只能当听众,达不到“动”的目的,不利于其他学生的发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则能让每一位学生在互动中交往,在交往中互动,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在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应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以4―6人为宜)、培养好合作组长、宏观调控好合作学习的时间,更要精心设计好问题情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走向学生提问的课堂。
学生提问改变了问题的呈现方式,也就改变了课堂的结构形式。学生的提问使学生从他主走向自主,使课堂的对白变成对话。
授新课前,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有范围地预习所学的知识内容,在重点和难点中提出若干问题,以避免低水平的提问。要求学生先自学课文,独立阅读,发现问题并记在书本上。鼓励学生勤用工具书。受课中鼓励学生随时提问,教学内容结束,留一段时间让学生提问,使之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环节。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和探究的精神。
(三)实践感情活动性学习。
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活动探究,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式和发展,体会学习语文的过程和方法。活动性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对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倡导活动性的学习方式应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并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小学语文老师可变示范性教材为探究性材料、变封闭性提问为开放性课题、变终结性结论为过程性探究,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性的氛围。
(四)自主探索、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大力倡导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在探究性学习中,强调老师知时、必要、谨慎、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老师首先倾听学生各自的理解,再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适时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讨论。由于学生的经验与知识背景的缺少,由于老师的专业出身与经验阅历,老师的参与往往会令整个研讨过程发生喜剧性变化。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相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合作交流,互动性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的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老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老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老师要投入到小组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积极性。老师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在学生独立解决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辨别、交流,这样有利于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宾志/学生亲近你的.《广西教育》第1期[d]
【2】陆家耀/对学生放手.《广西教育》20第4期[d]
【3】刘芳/让学生在趣味中学语文.《江西教育》年4月综合版.第962期.
【4】蒋岭/如何把书读活. 《广西教育》2016年第5期[d]
篇9: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论文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对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推动美术课程持续、健康和谐发展意义十分重要。我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美术作品评价三个方面实行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享受“组织教学”所带来的简约之美,去体验看似平淡却充溢着智慧的对话场景,去感受轻松幽默所营造的笑声。
一、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教学设计”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课程内容和怎么教、组织方法、多媒体的使用等进行设计。教学设计作为教学活动的起点,是课堂教学的框架和蓝图,是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和保障。
(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针对教材教学大纲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美术课程标准建构了“三维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注重学生获取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实践与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发展观念,注重学生素质全面健康的发展。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应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制定适宜具体、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具有指导性,规范性和实用性。
(2)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美术教材内容体系之间存在横向联系和纵向贯通,教学设计理念过程中应重视教材内容的结构和前后之间的衔接,从宏观的角度来钻研、分析,把握教材构建美术的知识体系,明确教学程序、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媒体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并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预见性、适应性地设计教学方案。
二、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策略
(1)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美术课应强调构建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平等和尊重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自我的真实感受,描绘自我内心世界,展示自我的独特作品,有利于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真诚沟通,共同探究。因此,教师要树立平等的师生观,尊重、信任、热爱学生,使学生具有个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获得最优化发展。
(2)创造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 美术课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可促使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主探究,敢于质疑,争论求异,敢于发表个人独特见解,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宽松、融洽、民主的课学氛围,对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和思考问题的角度要持一种欣赏、尊重和引导的态度,多采用鼓励、肯定、表扬、探讨等语气给予互动,使美术课堂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与沟通,相互促进与发展的“舞台”。
(3)形成互动的生态课堂 美术课堂是开放,互动为体的教学理念,它不仅局限于机械的.“教师教”到“学生学”的层面,而更多是对话,互动和完成。课堂的对话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课堂互动使师生体验到探索和求知的乐趣,有效地促使师生共同进步和发展。
(4)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美术课堂实现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互的衔接,教材知识系统与生活逻辑广泛的渗透,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的融合,教材内容与生活相接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知。通过生活观察、体验感受的过程,拉近美术与生活的距离,使教学内容物化于生活情境之中,使美术文化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这样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更能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关注生活,提高生活品质。
(5)设计启发性的教学情境 美术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巧妙设置疑问、以旧导新、小组讨论、实验演示等方式创设一个能激发潜能,形成创造性学习的生态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使学生在“认知困惑――主动探索――知识掌握”,的过程中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知识与技能,方法与情感的价值观上相互交融,自我完善。
(6)有效利用现代教育媒体 美术课是一种现实视觉艺术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录像、投影、幻灯、摄像机、照相机、计算机等现代媒体的运用,拓展学生的体验空间,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广阔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三、美术作品评价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的美术作品评价十分重要。应从学生美术学习过程到学习态度、情感、绘画表现技巧、美术知识的掌握,及学习兴趣、美术素养、人文素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际交往勇力、创新精神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全方位地评价每位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1)美术作品评价主体作用 评价美术作品可采用多种形式,不只强调教师 “单一权威”评价,可以多面对话的形式,学生由被评价到去评价转换角色。如:学生完成作品后,可先让学生小组自评,谈谈作品设计思路,作品的优缺点,获得的经验等。然后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相互探讨,互相评价。最后,教师适宜评价,总结,使师生在自评互评中反思,自我完善。
(2)美术作品评价方式的样化 美术作品评价标准应以真诚、尊重、关怀的态度、促进激励的方式,让每位学生体验到沫浴成功阳光的同时增强自信,形成健康和良好的身心状态。作品评价可分为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展览评价,建构成立体,综合,全面的评价系统,实现诊断性评价、形成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整合。,例如:学生建立美术成长记录袋存放美术作品,记录作品时间,作品评价卡,探究报告,反思记录等。这样不但对学习情况有所记录,还培养了学生自我反思,评价改进的意识,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创造性。
综上所述,美术课堂教学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案,注重课堂学习气氛平等和谐和师生互动,让学生学会美术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绘画实践与探索,促使他们解决不断出现的美术新问题,促使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与优化,理解吸收先进的教学思想,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灵活处理美术课堂各种问题,推动美术课程稳步、和谐、健康发展。
篇10: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论文
一、加强对美术兴趣的培养
中学的美术课不是简单的写写画画,高中生学习任务本来就很繁重,他们对待美术课并不是很热情。美术具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通过色彩和形体等视觉因素来传递给人,是一种空间艺术,教师要利用美术这种直观性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要利用生活中含有美术知识的例子,通过这种熟悉的感觉,去吸引学生去学习,去探讨,进而提升整堂课的教学质量。
二、美术教学中要始终贯穿愉快教学法
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不但没有让学生学到知识,反而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厌恶感。作为一线教学的美术教师,要努力探索教学的新路子,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1.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态指的是教学中老师的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的形象反映,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实践证明,教师的教态亲切自然,容易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进行交流;严厉的教态只会疏远自己的学生。好的教态,使得师生共同创造一种愉快的气氛,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可以给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让学生积极参加到美术活动中。2.重视辅导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辅导对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环节有着重要作用。根据本节课所授内容,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溶进自己的审美情趣,全身心投入到作品创作中。对作业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放在课堂上做重点讲解;每个学生对美学的理解具有差异性,适当地进行层次化教学;对好的作业,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学生提出奇特的见解,不能一味地进行打击。由于作业时间较长,课堂气氛容易显得沉闷,要让学生谈谈其作业的构思、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为使学生保持一种愉快状态。甚至可以用娱乐性的活动,或者放音乐等方式来激发学生情趣,学生更容易融到美术作品美的意境中,开阔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创造美的激情,从而达到想象的教学效果。
三、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艺术品的创作,不是照搬照抄,要有所创新。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行,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选择能够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课题,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正确把握学生创造力特点,找到最能激发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学,保证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和提高。1.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家长、社会甚至于教育工作者认为美术课是可有可无的课程,过度的强调升学率,而往往忽视了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这对实际的教学工作产生了巨大的阻碍。对于这些传统教育观念以及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隐性弊端,教师要正确认识、改变观念,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正确认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打下基础。2.艺术来源于生活,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根据教育需求和学生的认识特点,让学生多体验生活,接触大自然,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动手、动脑,只有这样才能积累素材与经验,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想象空间并为创新奠定基础。
四、美术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
中国是文明古国,文化资源丰富。祖国的优秀传统艺术,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能干,富有创造力的民族,还向世界人民展示我们德育发展的历程。在当今社会,德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作为实施美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完全可以体现在美术的教学工作中。在美术教育中,它主要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馆、敦煌壁画、云岗、永乐宫壁画、龙门石窟、十三陵、兵马俑及园林艺术等,进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美术课不像其他科目,靠理论说教和标语口号式的教育,而是通过视觉艺术形象和情感体验,使学生得到启迪,情感得到升华。综上所述,要想有效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教师要全方位的渗透德育,寻找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并创造愉快的教学氛围,利用美术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增加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到美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篇11:五环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论文
五环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论文
摘要:课堂教学环节安排是教师基本功的体现,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组织学生集中注意力,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五环教学模式”是科学的教学模式,尤其针对青年教师,特别是初上讲台的教师,学习“五环教学模式”有利于更好的组织教学,锻炼教学基本功,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组织 教学基本功 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不仅具有技术性,而且具有艺术性,它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如果说教学是技术加艺术,那么主要表现在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功上面。它是教师素质的重要表现,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授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对于教学质量具有决定的作用。
作为教师,如果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是否应该静下心来细想,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不容忽视并且急需解决的问题,值得每一位教师去深思、去策划。
备课环节虽然不被计为“五环教学模式”的一个环节,但此环节是课前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讲好一节课的前期铺垫。备课环节是教师对知识的再学习过程。我们现在所讲授的课程可以说大部分是在学校学过的知识,也有一些是在学校没有学过的。无论哪一种,通过备课的过程都是对知识的再次学习。对于新课来说,通过备课我们可以更好的把握知识的重难点,章节的学习目标。对于已经教授过的'课程来说,备课环节可以重点放在特殊问题的处理以及学生以往出现的一些错误的纠正方面等等。在讲课的过程中,介绍知识点的同时,把经验以及以往学生出现的错误也给学生指出来。避免学生再次犯错,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备课的过程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预演。无论是老教师还是青年教师都不好把握一节课中内容的多少。尤其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说,班级的不同,学生情况的不同,容易导致课时安排不均。通过备课可以对授课内容做一个预演。同时可以对特殊情况做一下准备,比如,同一个班级,学生的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同一个案例任务,三分之二的同学完成,而三分之一的同学未完成,如何进行处理等等。通过对这种课堂环境的预演,准备出相应的应急方案,避免在授课的过程中手忙脚乱,不知怎么安排。
课堂组织教学阶段,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组织学生集中注意力,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那么,如何才能抓好课堂的组织教学呢?
“五环教学模式”是科学的教学模式,尤其针对青年教师,特别是初上讲台的教师,学习“五环教学模式”有利于更好的组织教学,锻炼教学基本功,提升教学质量。“五环教学模式”顾名思义是在授课的过程中重点以五个环节为中心,并且做到环环相扣,各个环节均要把握得当,最终实现教学期望效果。
一、教学组织环节
这一环节是任课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课堂环节的第一阶段,教师需要在这一环节把学生的松散状态调整到注意力集中状态,可以通过检查出勤等方式唤醒学生,引领学生进入上课学习的状态,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注意力集中。
二、复旧引新环节
这一环节教师需要温故知新,可以以复习提问的方式温习前次课程的重点难点,引领学生进入学习境地。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个完整且连贯的知识体系,新知识的引入也是教学中的重要和必要环节,虽然它在一节课中所占用的时间非常短,但是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的高低与成败,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程的引入不能过于生硬和死板,因为课堂教学引入既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的兴趣的必要环节。所以这一环节教师更应重视。以往,有经验的教师经常采用问题式的引入方式,带着问题完成一节课的讲授,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完成一节课的学习,这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及掌握新的知识。当然在这一环节中每位教师均有其善用的方式方法,但其目的都是一样:通过引入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课堂的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新知识的学习环节
这一环节是课堂的中心环节,是教师传授新知识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吸收掌握新知识的过程。这一环节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授课程的特点,努力找寻出适合学生,并适合课程特点的教授方式。笔者所主讲的为计算机类相关课程,考虑到此类课程中实践性较强,传统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的是灌输式、填鸭式,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也常常使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启发引导参与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以及案例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有利于形成自主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学习氛围。
四、总结巩固环节
课程结束前的总结巩固非常有必要,这一环节也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忽略的环节。有些教师认为,课都讲完了,该讲的重点在授课的过程中已经提及了,没有必要重复强调。其实不然,一节课中学生要掌握的重难点有很多,在这一环节中,应当系统归纳总结本次课所学知识点,通过总结来加深学生的记忆,能够强化教学的效果,并弥补课上可能漏掉的知识点,进一步完善整堂课程。
五、布置课后作业环节
课程结束后,适量的课后作业对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课后作业,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温故而知新”,自我检查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从而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点,达到我们所预期的教学目的。
综上,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五环教学模式”对于很多青年教师及初上讲台的教师来说,非常有必要。以上各方面如果把握到位,并达到珠联壁合的效果,对于锻炼教师的基本功,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及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春玲.谈谈高职数学课繁荣开讲[j].陕西:4期
[2]杨少平.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新课导入环节9月
[3]马云龙.实施五环教学模式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月
篇12:课堂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论文
课堂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论文
摘要:高中课堂教学是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有学科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都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密切关系。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补充,同时也是充分体现校园人文性与知识性统一的培养途径,更对教人、育人有着突出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语文教学。课堂教学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良好的教学习惯与教学方式对净化校园环境、打造良好学习氛围起着重要影响,更是体现校园风气与校园精神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作用
当前,要求校园要以精神、行为、学科以及制度等多种文化以建设新的校园风貌,并结合超学科教育理念来实现创新、教育以及研究等多层面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为课堂教学带来更新的教学思路以及空间。在新课程改革下,呈现出我国校园文化与精神,是未来希望发展之地。下面文章中针对课堂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突出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一、校园文化的基本概念以及超学科概念
1.校园文化的基本概念
高中学校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的超学科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学科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对高中生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其中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由于高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不仅可以加强对高中生思想文明的建设,同时也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2.超学科的基本理论
所谓“超学科”,就是以普通公理和新兴的认识论范式为基础,在教育或创新系统中对所有学科和交叉学科进行协调,这样的协调是一种研究、创新和教育间多层次的系统化合作。
3.超学科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超学科研究是科学研究中的新路子,所研究的问题不受特定学科的制约,所涉及的知识存在于个人,因而不需要学科的界限。这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应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将会使语文教学方式更为多样化,使语文教学中所含有的道德品行教育不会过于死板、单一,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并深入理解所学知识的含义。此外,为加强高中学校课堂建设,可以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更加完善。例如,“微”元素可以提升教师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度,比如在学习古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可以利用微课形式,让学生在观看历史视频的过程中提高对古文文意、时代背景和古人思想的理解,为教师与学生广泛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便利的渠道,有效提升教师的参与度,在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体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课堂教学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点,特别是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但可以净化学生心灵,同时还能提高学生道德品质以及综合素质。高中学生所学的各门学科,基本上反映着自然、社会和精神现象的客观规律,逻辑性、系统性很严密,其中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在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中要求他们不仅要发挥更大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而且还要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1.优化文化环境,积极引导学生,打造精神校园
良好的校园文化以及校园精神是促进学校校风以及学风建设的`重要基础,为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则需要从高中新生入学、了解学校、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所有过程做好树立校风的榜样。例如,在开学期间,高中学校相关部门应该开展以介绍校园文化、特色与思想为主的活动,而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学校各个特色区域角进行参观,然后让学生谈一谈在参观后的感想。在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对校园形象产生一种想要融入其中的情感。学习精神文化知识主要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并加上各种实践活动的形式对知识的掌握与了解。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题材设计过程时可以把校园文化历史以及功绩加入其中,不仅吸引学生对校园文化历史与功绩的敬仰,为学生建立“要做到更好”的表现决心,同时可以利用语文知识正确引导学生德育、品行等各方面的素养,充分利用超学科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以及各项能力,为学校建立良好的校园风貌。
2.维护校园制度文化,优化校风学风
由于部分高中生受到自身条件及性格问题等影响,所体现的个人风貌也不尽相同,而这一时期的孩子叛逆性格较为强烈,对于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产生厌恶和抵触情绪。这不仅不利于自身发展,对于校园文化建设也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通过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增加对学校的规章制度的认识,理解其中的意义。如,可以利用语文课堂教学,适当增加一些《论语》中的针对人生态度、经历等方面的选段,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以提高学生对自我了解以及重拾自我的能力,进而对学校的制度能够自觉遵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总之,课堂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把语文课堂作为主阵地,并且融合各学科的知识教学,必将给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1]张天慧,李巧伟.高师音乐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研究[j].品牌月刊,(9).
[2]孙旭.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
篇13:大学生自主性学习中的教师引导探析论文
学习理论认为:大学生自主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场所以及学习所需要的学习材料等,以实现自觉主动学习的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大学生自主性学习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学习者自觉、主动的学习;二是学习者独立自主、不依赖别人的学习;三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者主体性的学习。提倡自主学习,能改变过去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以便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愿学、会学、爱学”的习惯。但是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教师的启发诱导,因此为了真正确保学生自主性学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调查显示ⅲ:大学生自主性学习状况不容乐观,教师引导更是缺位。本文从教师在大学生自主性学习中的作用出发,提出有助于大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提高的教师引导策略。
1 我国高校大学生自主性学习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调查大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状况,笔者以大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概念为基础,从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和学习时间、学习类型和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师生互动等六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经专家访谈和试测,效果良好。在对所回收的88份问卷(发放100份问卷)做统计分析后,调查结果如下。
1)近1/3的学生学习动机不够端正,半数学生的学习目标短视,约1/10的学生没有学习目标。10.7%的学生选择学习的动机是为了拿更多的证书,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14.7%的学生选择没必要想太多,船到桥头自然直,甚至有0.04%的学生选择无所谓;50.7%的学生只有当前的学习目标,12%的学生没有学习目标,有什么就做什么,0.04%的学生完不成学习目标。
2)近半数学生学习时间较短,学习规划不够,课余时间用来休闲的比例较大。42.7%的学生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是1――2小时,13.3%的学生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小于1小时,甚至有的学生每天没有学习时间;73.3%的学生有大致的学习规划,偶尔会放松,但有14.7%的学生无规划;在课余时间,竟然有42.7%的学生用来上网、睡觉等休闲活动。
3)近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属被动式的,但主张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当是老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44.8%的学生属于被动学习类型,他们认为自己在课堂上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的;63.7%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在老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
4)超过2/5的学生只局限于学习专业知识,近半数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45.3%的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专业知识,34.7%的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外语,20%的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与自己的职业规划相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36%的学生选择利用网络解决,也有个别的学生选择放弃。
5)超过半数学生认为自己会受同伴不良学习习惯影响,学校学风建设有待加强。44%的学生会受身边不爱学习的同学的影响,28%的学生偶尔会受身边不爱学习的同学的影响;60%的学生认为身边的舍友自主学习情况一般,有的很用功,有的喜欢娱乐,竟然有10.7%的学生认为身边的舍友自主学习情况都以娱乐休闲为主;89.6%的学生选择适合自主学习的地方是教室和图书馆,也有10.4%的同学选择宿舍;81,2%的学生认为影响自主学习的外部因素是专业爱好和周围同学的学习态度。
6)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习指导教师,也不主动联系老师。(教育论文 )较少有学生就学习计划和人生理想等与老师交流,学习表现得到老师反馈的更是少数。65.3%的学生竟然没有自己的学习指导老师,34.7%的学生有与老师联系指导其学习的想法,但是从没有联系过,34.7%的学生没有这样的想法,只有30.7%的学生联系过老师为其指导学习;49.3%的学生和老师讨论的只是自己的分数,较少有学生和老师讨论课堂或阅读中的问题,就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想法以及人生观和理想等问题与老师讨论的更是少见。较少有学生因为学习表现得到老师及时的书面或者口头的反馈。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自主性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出现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和动机缺乏、计划欠合理等不良现象,是大学教育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篇14:大学生自主性学习中的教师引导探析论文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出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由教师引导,教师应该是大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支持者。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大学生自主性学习中教师应有角色的缺位。
从自主性学习的理论来看,大学生自主性学习不仅仅是由学生个体的内因自发生成的,而且需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和学生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教师就没有学生,没有学生也就没有教师。大学生虽已成年,拥有了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但由于身处学习方式巨大转变的过渡阶段,难免因学习方式、与教师互动状况的变化等产生不良的适应状态。如果此时的学生没有得到老师及时的、有益的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大学学习与生活,他们很有可能产生困惑甚至自暴自弃的情绪,影响自身和学业的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术指导的效果。”因此,教师的引导在大学生自主性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自身广泛的兴趣、高雅的情趣、洋溢的才华、执着的追求都会在学生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艺术,也会影响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影响学生在该领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持续长久。因此,教师要以典雅端庄的教师形象,情境交融的教育氛围,井然有序的教育节奏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方式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引导他们把眼前的个人兴趣与未来自我的发展联系起来,使他们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体。
2)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成为学习的帮助者。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是影响学生能否养成独立学习习惯的重要因素。如果认为教学过程应以教师为中心,从思想和行动上都不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在教学上采取“填鸭式”,在管理上采取“家长式”,其结果必定是束缚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限制学生独立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潜能的发挥。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独立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3)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成为学习的支持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和支持对促进学生的学习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适时充分、恰当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消除他们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自我怀疑和消极的自我评价。因此,教师可以适时、适当地布置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任务的完成,体验学习的进步,增强其自我效能感,激发其学习信心和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
篇15:大学生自主性学习中的教师引导探析论文
在大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中,由于做课题、评职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似乎对有关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指导意识不足。殊不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加强大学生自主性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有所获,应该是大学教师责无旁贷的教育重任。
3.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
首先,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建立积极、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关怀、尊重与理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自主性。例如,可以借鉴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
,由一名老师带两到三名学生,使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兴趣、特长等,对不同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醒学习需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教师要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是学生的神圣职责,把学习作为心灵深处的追求,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念,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逐步从学习依赖过渡到学习自主。从大学生入学时起就要向他们积极倡导自主学习观念,利用各种机会向学生介绍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本人,让他们学会主动承担学习的责任。
最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浓厚的认知兴趣。教师要有计划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不断去获取新知,采用“跳起来摘苹果的方式”,使其学有所乐、学有所得,例如在课堂上,可以采用挑战性的讨论、团队项目、同伴评论、让学生担任教学助手等方式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在课堂之外,实习、参与教师的科研等也可以鼓励学生的独立学习。
3.2 引导学生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
首先,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增加师生交流、学生讨论和学习报告等。如要求学生在课外花大量的时间用于阅读讨论材料、进行小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次,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怎样获取知识、理解并适应各种文化情境和社会变化,帮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独立思考并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学习计划、时间管理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指导。如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例如通过让学生签订自主学习合约、建立学习者档案、写日记或周记的形式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计划和监控。
最后,引导学生善于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学习资源。如利用公共电子邮箱和学生保持密切的交流,协助他们制定学习策略,从而实现自主学习从课堂向课外的延伸。
3.3学生的自我评价与教师的检测反馈相结合
首先,注重学生的自主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省,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一种责任意识,继而持续关注其学习的成效。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自我评价的氛围,在对学生作业反馈后,教师安排足够的时间让每个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并要求学生把反思结果写下来。
其次,指导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特别要引导学生以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评价自我。教师要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结果。这样,学生能够随时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帮助反思自主学习过程,调整学习目的和学习策略,树立新的超越自我的学习目标,更有效地进一步学习。
最后,教师必须做好检测反馈工作。“授之以渔”的过程中只有“勤撒网”才能慢慢掌握“渔”的方法。在教授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同时,教师必须加强检查监督的力度,尤其是在学生还没有养成自我控制的习惯时,监督学生的自主学习,对学生的表现定期进行反馈。如不定期检查、批阅学生的学习动态,以便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学生进行网上互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