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为何不喜欢我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精选8篇)-澳门凯发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白为何不喜欢我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网友“绍沁人”向本站投稿了8篇与“小白为何不喜欢我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相关的素材。
篇1:小白为何不喜欢我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小白为何不喜欢我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那是我从中学调入幼儿园工作不久的一天早晨,由于主班教师有事,所以由我负责到幼儿园门口接待孩子。小自由妈妈送来幼儿园,可到了大门口,他怎么也不肯进来,我赶紧上前迎接,他这才勉强进园。或许是他没有看到自己熟悉的老师,所以不肯进来?我猜测着。但之后连续出现的同样情景否定了我的猜测。那以后又有几次,小白走到了幼儿园大门口还是不肯进来,最终都是由妈妈强行把他抱到活动室里来的。
我一时不明白小白为什么不愿上幼儿园,为此,我和主班教师都找小白谈心,并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原来是小自觉得我这个新来的老师不太喜欢他。所以产生了不愿上幼儿园的念头。
我为什么会让小白产生这样的.感觉呢?为了寻找答案,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特别留意小白。渐渐地,我发现他是一个既活泼好动又非常敏感的孩子,比如早上来园时,他看见我在接待别的小朋友而一时没有注意到他的到来时,他就会不高兴;在幼儿园一日生活过程中,他经常是一会儿跑到盥洗室,一会儿跑到活动室,推推这儿,摸摸那儿。当我直接批评他时,他就会不高兴,有时则会装着听不见,有时还会用眼睛瞪我,朝我出粗气。我逐渐意识到,问题确实是出在我身上。因为我刚从中学调入,对幼儿的发展和教育尚缺乏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更不甚了解小白的个性特点,很多时候会像对待中学生那样对待小白。以后,我努力地学着观察和了解他,学着以适宜的方式与他互动。例如,我会经常拉拉他的手,摸摸他的头,蹲下来和他说说话,慢慢地,我们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变得亲密了、融洽了。小白走到幼儿园门口不愿进幼儿园的事再也没有发生过。
“小白事件”为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深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首先得系统学习有关幼儿发展和教育的理论,深入研究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然后运用适宜的方式与孩子互动。我决心从早晨见到孩子的第一面开始,以真诚的微笑对待每一位孩子,让他们感到温馨,感受到老师的爱。在工作中我要做到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学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以尽快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而成为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成为孩子最喜欢的老师。
篇2:混与不混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面对“混龄”,我们“混”的是年龄段,“不混”的是教育目的。本学期,我们为了让孩子在幼儿园接触到更多的朋友,创设了“大区域活动”——打破班级,让幼儿园所有的小朋友都可以同时参与。但是由于每个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都不同,教师的准备不充分,第一次活动时幼儿之间频发冲突,较大影响了游戏质量。
小班的幼儿在游戏初期往往无意识、无目的,以独自游戏或者平行游戏为主,只对搭的动作感兴趣,而不在乎搭出什么,建构作品的结构比较简单;而大班的`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建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搭建技巧,会使用辅助材料,并能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一件有场景、有情节、较为复杂的高质量作品。
因此,我们在第一次活动后尝试调整,先小范围地混龄——一个小班、一个中班、一个大班混合,让孩子们事先熟悉另外两个班级的孩子。活动前,三个班的老师各自在本班向幼儿交代今天活动的内容,让幼儿有心理准备。小班的老师告诉幼儿,和哥哥姐姐玩,要征求哥哥姐姐的建议。中班的老师告诉幼儿,多爱护自己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可以和哥哥姐姐一起玩,但要学会爱惜别人的作品。大班的老师告诉幼儿,自己是幼儿园里的大哥哥和大姐姐了,要主动和弟弟妹妹玩,多包容他们。
篇3:其实不特别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我们班有个叫徐祥的小朋友,从他入园开始对他的教育就让我特别头疼。对老师提的要求,他只有一分钟的热度,让他坐坐好,一扭头,他能满教室跑起来;让他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一会儿就有小朋友来告状:“老师,徐祥打人了!”……
一天午饭前,我正带着孩子们玩“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徐祥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不想像你那样做!”
我心想:这小子又要和我干起来了!我问他:“为什么?”
他摇摇头说:“就是不想!我就是不想和老师做一样的动作!”
我想:如果强行拒绝他。他一定会对游戏产生反感,不知又要惹出什么乱子来!于是,我灵机一动说:“那好!徐祥你就和老师做不一样的动作吧!”游戏又开始了,徐祥做的每个动作都和我不一样,而且反应特别快,我拍手,他跺脚;我做小狗的动作,他做小猫的动作……慢慢地他游戏兴趣上来了,和我以及其他小朋友融在一起了!
这给我一个启发,对于这个孩子如果总是采取强制性的教育,可能进一步压制孩子的天性,从小就强化他的逆反心理。于是,我以后与他接触时,对他的一些言行开始采取缓一步的`态度。其他小朋友坐着.他偏要站着,我不制止他,反而对他说:徐祥现在不想坐下来,那徐祥就先站一下吧!站了一会儿,他看其他小朋友都坐着,一个人有点孤单,悄悄地又坐了下去。
经过一段时间,徐祥对我和其他小朋友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他感到了老师对他是友善的,他也越来越愿意和老师亲近起来。
通过对徐祥的教育,我觉得要善于发现和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不能随便武断地给孩子下定语,也许换个方式我们会发现那些特别的孩子其实一点不特别。
篇4:不挑食的好孩子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不挑食的好孩子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小班的孩子年纪小,所以老师总会对他们多进行一些照顾,不过,在老师们看来,吃饭总是幼儿园小班一件头痛的事情。孩子们在家里任性惯了,这个不吃那个也不吃。一顿饭老师使出浑身解数让孩子们吃下去。
浩浩是挑食孩子中很特别的一个。因为他脾气特别倔,说不吃就不吃,一点点也不吃。今天吃猪肝,看他的样子估计又是一点也不吃了。
我这个老师做得还真无耐,让孩子吃点东西他说不吃我就妥协了。今天我决定要再试一试。
“浩浩,今天我们吃一块猪肝好吗?就吃一块。”
我都有点低三下四的。
“不吃,我咬不动的。”
“今天的猪肝是汤里的,一定能吃得动,而且猪肝是补血的,吃了你的小脸会红红的哦。”
“可是吃猪肝我会吐的。”
“我们再试一下嘛!”
我都有点哀求他了。
“我不吃!”
我真的是黔驴技穷了。虽然说有“软硬兼施”两种方法,刚才“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但估计他只会含泪“就范”,甚至于“号啕大哭”来抵抗。想想孩子心情不好,吃啥也不长肉啊。看来我真的要放弃了!
转念一想,我又想到了一个对策。浩浩不是一直把我当他的朋友嘛,时常跟他妈妈说:“老师是我的好朋友。”还要带着小饼干跟我分享。
“浩浩,我不想跟你做朋友了,猪肝很有营养的,你一点都不吃怎么会健康。”然后我不说话就走了。
孩子们都吃得差不多了,我也准备带孩子们去散步。浩浩走过来对我说:“老师,我吃半块行吗?”
看来他是真的有点动摇了,我决定坚持立场。
“你自己觉得呢?”我自顾自带着小朋友准备散步。眼睛偷瞄到他慢慢走回座位,拿起勺子把剩在碗里的猪肝放到嘴里,用力嚼了几下吃掉了,并很快的放好碗跟了上来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我吃完了,你还是我的好朋友吗?”
我对他微笑着说:“那当然!”
他也开心的'对我笑了。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差异,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儿。我那一句看似平常的“浩浩,我不想跟你做朋友了”,一定在浩浩小小的心里掀起了小小的波澜,他不愿失去我这样一个朋友,不想失去和我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最终,浩浩放弃了自己的坚持,愿意尝试自己内心里原本深深拒绝的东西。把老师和孩子放在天平的两端,在平等、尊重和友谊的基础上,孩子和老师都会获得一种较快乐的情态。
篇5: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幼儿不举手就是不动脑吗?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幼儿不举手就是不动脑吗?
积极举手发言确定是一种很好的表现,孩子能大胆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师和学生们交流,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而且对知识的掌握有较大的帮助。
经常听到有家长这样对孩子说:“记住,多举手!”“你这孩子,真笨,上课老是不举手“老师提问题了,要马上举手!”“我明天要问老师的,你有没有举手?”可能有绝大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积极举手发言,认为只要孩子积极举手发言,这表示他(她)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学习成绩一定会不错。
但不举手的孩子就表示他就不动脑筋了,就不聪明了,我觉得这绝对不是的.
我在教学中发现,通常胆小内向的孩子不太举手,不爱表现自己的孩子不太举手,情绪不佳的孩子不太举手。这些孩子你能说他不动脑筋、不聪明了,不!绝对不能!!他们有些也是学习的姣姣者,但由于他的个性或某些因素改变了他们的表现,这些孩子往往知道问题的答案,却不敢回答或不想回答,他们有的怕答错了被别人笑,有的觉得不举手挺好的,反正自己也知道这是为什么?确实,有时,老师把不举手的孩子叫起来,他也能把问题回答的相当精彩,可见,并不是不举手就是不动脑筋。
《新纲要》颁布后,更突出了幼儿的主导性地位,教师只是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在很多的教学活动中,孩子们都是在自己的观察操作过程中,经过老师的适当指导,从中掌握知识的,新的教学理念下,孩子们的`思维更活跃了,动手操作能力更强了,创造想象能力更惊人了,合作交往等能力更一层楼了,彻底改变了以前的填鸭式教学,满灌式教学,和一问一答式教学了,因此,有些孩子一次教学活动下来,举手发言不多,但知识能力掌握的却也不错,要说他不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是,他能把想法与自己旁边的同伴交流,这也很不错呀!
有些家长一味的要求孩子多举手,从家长半日活动观摩中,很多家长就一直盯着自己的孩子举手,有些甚至还时不时的提示自己的孩子举手。孩子很遵命,只要老师一提问题,他条件反射似的举手,但每次都答非所问,或目瞪口呆,不知要答什么,这样的孩子也很多。
要培养好一个优秀的孩子确实很难,“可怜天下父母心”我觉得教育引导孩子的方式方法很重要,怎样才能做到“活而不乱,管而不死”是我们每个孩子的父母和老师所共同思考的,共同努力的,不举手不是不动脑筋只不过是一次小小的发现,相信还有更多的问题等着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篇6:不能做的背后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不能做的背后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在以前组织孩子们活动时,我总是关注“不能做”的事情。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我在组织孩子们接火车。在走之前,我问孩子们一连串问题:“能使劲跺脚走吗?能推人吗?能蹦着脚走吗?能走出队吗?…………”我以这样的方式提醒孩子们以达到规范其行为的目的。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能。
孩子们知道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却不能明确什么是可以做的。我想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孩子们形成“关注负面”的倾向。上课也好,游戏也好,我总将目光集中在那些总是“做错”的孩子们身上,指出他们哪里做的不对,这使得孩子们逐渐成为“挑毛病”的好手,永远盯着别人的错误。
我意识到了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心理特点,每个孩子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应该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不能老抓住孩子的弱点批评。这样会造成他们的自卑心理,不易培养孩子的良好的'性格。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改进自己的方法。在孩子没有遵守规则时,用温和的眼神提醒,尽量不点名批评孩子。不当着孩子的面说错点,在孩子耳边悄悄提醒。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予肯定的眼神,为她伸出大拇指,告诉孩子老师喜欢她。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时刻反省自己,有哪些细节对孩子产生了无意的伤害,有哪些细节对孩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工作中不断的探索自己的教学方法,摸索出一套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
篇7: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
寒假结束了,幼儿园陆续开学了,有些孩子因为不想上幼儿园又开始哭闹,假期综合征似乎成了一种“流行病”,让家长们头疼不已。
开学几周后的一个早晨,我刚走进园门,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我不去,我不去”的哭闹声,是哪个孩子呢?回头一看,原来是班里的小峻。他哭得像个泪人,双手死死地拽着姥爷的腿。小峻是一个插班的孩子,寒假前刚来小班一个月,但性格活泼、开朗,很快就适应了,不知是不是因为假期综合征的原因而哭闹。我上前询问,姥爷无奈地说:“不知怎么回事,最近这些天他在家总是说不想上幼儿园。”
“可小峻在幼儿园表现很好呀,和小朋友也相处得挺好,只是午睡时在床上翻来覆去,总想去厕所……”见我和姥爷在一旁说话,小峻的哭声渐渐小了。我笑着对他说:“小峻,咱们先到教室里去,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咱们慢慢说,好吗?”小峻这才和我回到了班上。
于是,连着几天我对小峻进行了仔细观察,发现午睡时他想上厕所的情况更明显了,由以前的几次逐渐发展到差不多10分钟就要上一次。班里的另一位老师也说她看午睡时也有这样的情况,但老师以为他是想逃避午睡,所以好几次都没有准允。
我想不能任由事情这样发展下去了,孩子在家午睡也有这样的现象吗?于是我同小峻的妈妈进行了交流。原来小峻在家午睡时要闻一张固定的小毯子才能很快入睡,加之受假期综合征的影响,更加不想上幼儿园。在幼儿园里没有了小毯子,他觉得很不安,因此就频繁地想小便。但由于老师的不理解,孩子心理上更得不到安抚,便形成了恶性循环,害怕午睡,甚至害怕上幼儿园。
探寻背后的原因
研究发现,很多孩子在1~3岁时会出现恋物现象,这和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关。父母,尤其是母亲,往往是孩子的第一依恋对象。但很多母亲因为要重返工作岗位.不能一直陪伴孩子,这时孩子本能地从其他人或物品中寻找新的安全感,就出现了对物体的依恋。一般来说,孩子依恋的是一些柔软的物品,如小毯子、棉被、枕头、布娃娃或其他绒布小动物等等。孩子从熟悉的环境到了陌生的环境,安全感缺失,依恋物上熟悉的气味和触感类似于亲人的抚摸、拥抱,能够安抚他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对于小峻来说,自己的这种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就用哭闹、不上幼儿园的方式来表达。而从家长处了解到,平时只要小峻一哭闹家人就会满足,这是对孩子行为的一种强化。加之在幼儿园老师对小峻的关注度不够,因此小峻和老师还没有建立起很好的依恋关系。
如何转移孩子恋物的行为
对某些物品产生依恋是孩子心理发展中比较正常的现象。随着年龄增长,认识能力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这种行为会逐渐被更为成熟的行为取代。只要情绪、行为等发展正常,这种依恋对孩子发展并不会产生严重影响。但如果表现出过度行为,应该怎么办呢?
◎接纳孩子对安慰物的依赖行为
不要刻意限制孩子,因为这会更多地强化他的行为,不仅于事无补,还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在了解到小峻的心理需求后,我们请他把家里的小毯子带到幼儿园,以减轻他的.紧张焦虑。情况有一些好转之后,试着让小峻尝试去掉小毯子独立入睡,但可以不按集体常规准时上床。当孩子能够比较安稳地独立入睡后,再尝试着帮他去掉小毯子入睡。
在此期间,班里的三位教师与小峻经常进行个别交流,给予他更多的关爱,以建立亲密友好的师幼关系。
◎重在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很多时候,父母忙于工作而疏忽了对孩子的关照,尤其是对心理和情感需要的满足,才导致了孩子对某些物品产生如此的依恋。由于假期重返幼儿园,孩子面临分离焦虑,家长应对孩子有更多的耐心,给他更多的情感满足。健康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父母要多陪伴孩子。为此我们向小峻的妈妈提出了一些建议。
坚持陪孩子一起入睡,睡前给他唱唱歌、读读书、讲讲故事,让他感受到家人一直在身边。
多让孩子结交朋友,与几个小伙伴建立固定的关系。给他们提供一起游戏、出行的机会和场所,让他有同龄人相伴。
经常与孩子聊天,尤其是聊聊他担心的事。用浅显生动的语言和他谈论他担心的事情,如离开家、独自上幼儿园、生病等;也可以和孩子谈论安慰物带给他的积极感受,使他领悟到自己可以慢慢克服害怕情绪。
给予孩子不断的鼓励。孩子和安慰物分开一小会儿就给予表扬,且慢慢延长与安慰物的分离时间。
经过家园的共同努力,一段时间后小峻在午睡方面有了明显好转,由不愿意上床,到愿意上床坐着,逐渐到能与同伴一起按时午睡,小便频繁的现象也得到了改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个性化的需求,当某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抵触、对抗、生气、哭闹等情绪和行为,这需要成人更加细心的关注,同孩子建立可信赖的关系,从而帮助他重新建立安全感。
篇8:教育无处不在幼儿教师随笔
教育无处不在幼儿教师随笔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千年古训蕴含着丰富的教师的职业内涵。它要求教师既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要掌握解惑的艺术手段。教学作为一种活动,是一种有控制的信息传递。但是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孩子一日活动皆教学。我们不能比较孰重轻,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适时的把握住机会,及时的对幼儿进行相应的教育。
早上孩子们入园的.时候,我们老师要热情的跟孩子们打招呼,教会孩子们主动和别人问好。文明礼仪教育对孩子们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从小养成文明礼仪习惯,对以后的社会经验,生活经验都有很大的帮助。
孩子们的一些常规教育更是不可忽视,平日里教会孩子们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孩子们日后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看书写字的时候保持安静,保持正确的坐姿;和同伴一起玩玩具的时候,不争抢,懂得合作与分享;组织活动课的时候,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懂得和同伴讨论的重要性。如果平日里我们将幼儿的常规工作做好,对于我们以后工作的开展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孩子们的发展参差不齐,孩子们的发展存在差异性,我们老师也要根据不同的孩子给予不同的教育要求,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具体孩子的情况采取适合他的教育方法。
教育无处不在,我们要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对孩子们进行适时,适当的教育,只要我们保持住对孩子们的热情,对教育工作的激情,我们一定会在工作上取得很大的成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