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颁奖词丁肇中(集锦8篇)-澳门凯发

2024-05-22 08:00:58 颁奖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诺贝尔奖颁奖词丁肇中,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感谢网友“carrie9615”向本站投稿了8篇与“诺贝尔奖颁奖词丁肇中”相关的素材。

篇1:第三位获诺贝尔奖的华人:丁肇中

第三位获诺贝尔奖的华人:丁肇中

丁肇中,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核科学实验室教授,中国科学院外藉院士,因与芮契特教授几乎同时发现j粒子而共同获得197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作 者:黄健元  作者单位: 刊 名:学会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stitute 年,卷(期): “”(5) 分类号: 关键词: 

篇2:《丁肇中》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丁肇中》这本书,全面地了解了丁肇中的成功之路。

这本书主要叙述了丁肇中出生于美国,回到中国后过着流亡的童年生活;进入中学阶段后发奋学习,却在高三联考时名落孙山,考不到重点大学;后来仅带一百美元随布朗教授赴美深造。在美国,丁肇中不断更换地点,与不同的教授一起学习,后来发现了j粒子,获得了诺贝尔奖。获得了诺贝尔奖的丁肇中博士,后来又相继做了“模拟宇宙大爆炸”、“寻找胶子和反物质”等实验,为科学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丁肇中博士在中学时期的时候,以苏东坡《错论》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以前,凡是有大作为的人,不只有超乎常人的智慧,也一定有坚持不懈、勇于进取的坚定意志。这句话对丁肇中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动力。那我们呢?我们是否有“坚忍不拔之志”呢?我们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艰苦奋斗,取得成功。这就应了丁肇中母亲说得一句话:“无论你在哪一行工作,都要成为这一行的佼佼者。”丁肇中在赴美深造之前,曾经留下过预言书,预测自己五年后将获得硕士学位并攻读博士学位。但事实上,五年后丁肇中已经成为了美国一位小有名气的博士了。之前他不断地在不同的学校和一些教授一起学习,并拜著名的李昂黎德曼教授为师,不断研究高能物理。丁肇中博士从理论物理转为实验物理的研究也是在这一时期。丁博士能够不断的前进,他说:“要尊重‘权威’,但不要迷信‘权威’。”这不正为我们前进指明了道路吗?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每个人都应改拥有强烈的好奇心,也许新的发现就在“已知”的“未知”之中。这不等同于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吗?

在美国密执根大学期间,丁肇中读了《量子动力学》一书,激发了他对探索新粒子的兴趣。在1966年到1974年这九年的时间里,丁肇中博士的研究小组不断奋斗,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终于发现了j粒子。他在发现j粒子的时候并不急于向世界公布,而是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来验证。他说:“手中的一只鸟总比林里的两只鸟好。”这体现了丁博士对科学的严谨态度,不能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同时,丁博士也是一位爱国者,当他获得诺贝尔奖,赴斯德哥尔摩领奖时,就强调了用中文讲话,这足以看出他强烈的爱国心了。获得诺贝尔奖的丁肇中博士并没有停止他在高能物理学中的脚步,继续研究,模拟宇宙大爆炸、寻找胶子时发现了“三喷注”现象,还使ams――阿尔法磁谱仪升空,用于揭开反物质的奥秘。生活中,有些人淡泊名利,不断前进;有人因在某一方面有了小小的`成绩,就躺在证书上睡大觉。丁博士则属于前者。我们也应该不被一时的荣誉蒙蔽了心,止步不前,因为荣誉只代表过去。

丁肇中博士的成功之路引人深思,我从中学到了许多许多。我们要有“坚忍不拔之志”,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永不止步!

篇3:丁肇中简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研讨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他的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作者解释“四书”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这与现代学术的基础实地探察,即实验,恰恰是一致的。但是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于是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说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向导。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是中国学生大都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考试的成绩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常不知所措。二是作者以“个人的经验为证”,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误以为靠埋头读书能应付一切,结果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这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二是应付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二、问题研究

1.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个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它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当然,这个缺点也不是哪一天突然形成的,它有久远的文化背景,并与当前的考试体制有关。要克服这个缺点,任重而道远。

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高屋建瓴,一针见血,语重心长,对我国学生不啻是当头棒喝,每个人都由此终身受益。

2.作者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试举出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即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例如,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速度落地。

练习说明

一、熟读课文,思考一下,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

此题意在引导同学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联系实际思考一些问题。

有些同学之所以高分低能,是由于在传统教育的背景下,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因此考试得高分,一开始搞研究或者需要动手时,就不知所措了。

我们只有转变观念,对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实验精神真正变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然后说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此题意在帮助同学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进一步把握文章的主旨。

第一问。让学生随意说他们各自有趣的经历,可以互相交流,彼此启发。

第二问。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三、课文说:“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讨论一下,为什么“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呢?并把你的看法写成片段作文。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能写一点心得笔记,读写能力都能有所提高。

“研究人文科学”也要重视实验精神。因为人文科学思想也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从实践中来的。

“在个人行动上”为什么也要重视实验精神呢?个人行动不是盲目的行动,总要有一定的思想、一定的理念指导。这思想、这理念,也“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那就要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判断力。

关于这个练习,应该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教学建议

一、不妨在以下两方面引导学生确立课文的学习重点:一是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二是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课文的论证方法。当然,允许学生根据本人情况另外确立学习重点。

二、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注意提醒学生,一定要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阅读课文。可以组织一些讨论,下列问题可供选用: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4.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这篇文章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理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应引导学生在这几方面获得启示,受到教益。

有关资料

“j粒子”的发现者丁肇中(王渝生)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在1980年写了一篇自传性的文章《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引用了叶剑英元帅的《攻关》诗: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丁肇中说他于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国,但出生3个月后,父母又把他带回到中国。他说:“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我一直是一个难民,不断地从一个地方逃到另一个地方。当然,那时使我不可能得到任何的正规教育。”在他12岁时,随全家迁往台湾,才进中学读书,因而十分珍惜上学的机会。高中时,他特别喜欢理化,刻苦钻研,成绩很好,他的一个同学曾在毕业纪念册上给他这样的赠言:“你的理科可以说在班上无敌手,我希望你集中全力向理科进攻,发明几个丁氏定律!”中学毕业后,丁肇中被保送进台湾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1956年他20岁时只身赴美,进密执安大学,于1962年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丁肇中选定了实验物理作为他的主攻方向。1972年他领导一个小组在纽约的布鲁克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对于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曾经这样比喻道:“在雨季,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万粒雨滴,如果其中的一滴有着不同的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到那滴雨。”

1974年11月12日,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地工作了两年多,全力攻关的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他的小组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过的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这种粒子有两个奇怪的性质:质量重,寿命长,因而它一定来自第四种夸克,这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是“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

1977年秋,丁肇中访华期间向邓小平建议中国科学院派遣物理学家参加他的实验小组工作。自1978年1月他迎接第一个中国物理学家小组迄今十年来,已有上百人去到他的身边。他说:“与中国的合作令人满意。”他还说:“这几年,中国科研人员的素质有了很大改善。从领导到一般科技人员,都大大年轻化了。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发现都靠年轻人。像牛顿、法拉第、李政道、杨振宁,他们的重要发现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因此,我对科学院年轻的科技人员抱有很大的希望。”

(选自《青年科学向导》总第5期)

篇4:丁肇中读书名言

丁肇中读书名言:

1、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它是从实验开始的。

2、一个人首先要感激自己的父母。

3、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

4、自然科学的研究是具有竞争性的,只有第一名。第二名就是最后一名。

5、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丝毫的强迫。许多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并不长,而接连出成果,我认为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有事业心。

丁肇中简介: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实验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3个月后随父母回中国,1936—1949年,丁肇中随双亲到过中国许多地方。他童年没有进校受过正规教育,但接触了不同省份的文化、历史和方言,也聆听过许多常到他家访问的学者的讨论。1949年丁肇中进入台湾建国中学,接受严格的教育,他的数学、物理和历史学习成绩优秀。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在物理系和数学系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63年,他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65年成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他所领导的马克·杰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国际实验中心工作。

由于丁肇中对物理学的贡献,他在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并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88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巴基斯坦科学院院士。他曾被密歇根大学(1978)、香港中文大学(1987)、意大利波洛格那大学(1988)和哥伦比亚大学(1990)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他是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名誉教授。他曾获得过许多奖章,如1977年获美国工程科学学会的埃林金奖章,1988年获意大利陶尔米纳市的金豹优秀奖及意大利布雷西亚市的科学金奖章。他也是《原子核物理b》(nuclear physics b)、《核仪器方法》(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和《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ing)等科学期刊的编委。

丁肇中主要从事高能实验物理、基本粒子物理、量子电动力学、γ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他最杰出的贡献是在1974年,与里希特各自独立地发现了j/ψ粒子。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2年夏,丁肇中实验小组利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质子加速器寻找质量在1.5×109ev~5.5×109ev之间的长寿命中性粒子。1974年,他们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能量为3.1×109ev)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j”和汉字“丁”字形相近,寓意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与此同时,美国人里希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并取名为ψ粒子。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粒子称为j/ψ粒子。j/ψ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质,其寿命值比预料值大5000倍。这表明它有新的内部结构,不能用当时已知的3种味夸克来解释,而需要引进第四种夸克即粲夸克来解释。j/ψ粒子的发现大大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

此外,通过高能正负电子对撞的物理实验,丁肇中在1979年夏发现了三喷注现象,为胶子的存在和量子色动力学提供了实验依据。他进行的高能下电磁作用与弱作用干涉效应的实验,为弱电统一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1981年起,他组织和领导了一个国际小组──包括中国在内的约13个国家近400名物理学家参加的l3组。在欧洲核子中心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寻找新的基本粒子及其粒子物理的新现象。

丁肇中热心培养中国高能物理学人才,经常选拔中国青年科学工作者去他所领导的小组工作。他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世界物理年活动日前在欧洲启动。他正领导着来自美、法、德、中等14个国家43所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的581名物理学家,在日内瓦建造的世界上能量最大的正负电子对撞机上,探索宇宙中的新物质、反物质。

篇5:名人故事之丁肇中

名人故事之丁肇中

前不久央视的《东方之子》栏目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进行了一次专访,丁教授面对记者紧追不舍的一个简单问题,连续几个“不知道”,令人感慨,

记者提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我感觉您对自己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很明确的选择。比方说小时候对科学、对科学家感兴趣;大学的时候,就锁定了要研究物理;然后每做一个实验也是力排众议,自己坚持下来。一个人怎么能够每一次选择都能这么坚定和正确呢?”这位记者想要获得的答案谁心里都明白,因为在已经太多的名人访谈中,这样的问题显然都是为对方作秀进行的铺垫。然而,丁肇中的回答却是:“不知道,可能比较侥幸吧!”

记者不死心,又追问道:“在这里面没有必然么?”丁肇中依然回答:“那我就不知道了,

”记者还是不死心:“怎么才能让自己今天的选择在日后想起来不会后悔?”丁肇中依然回答:“因为我还没有后悔过,所以我真的不知道。”记者无奈:“我发现在咱们谈话过程中,您说得最多一个词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这次作了正面回答:“是!不知道的',你是绝对不能说知道的,我们那里这是绝对不允许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的你不要猜。”

丁肇中的严谨态度,的确是到了常人不能理解的地步。然而,这就是作为科学大家的丁肇中,他认为不知道的就一定要回答“不知道”。

篇6:丁肇中的个人事迹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3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

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在物理系与数学系学习。

1960年获硕士学位。

1962年获博士学位,在瑞士欧洲核子中心工作一年。

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1976年因和里克特彼此独立地发现一种称为ψ/j的新粒子,与里克特分享了197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实验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3个月后随父母回中国,1936—1949年,丁肇中随双亲到过中国许多地方。他童年没有进校受过正规教育,但接触了不同省份的文化、历史和方言,也聆听过许多常到他家访问的学者的讨论。1949年丁肇中进入台湾建国中学,接受严格的教育,他的数学、物理和历史学习成绩优秀。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在物理系和数学系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63年,他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65年成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他所领导的马克·杰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国际实验中心工作。

由于丁肇中对物理学的贡献,他在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并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88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巴基斯坦科学院院士。他曾被密歇根大学(1978)、香港中文大学(1987)、意大利波洛格那大学(1988)和哥伦比亚大学(1990)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他是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名誉教授。他曾获得过许多奖章,如1977年获美国工程科学学会的埃林金奖章,1988年获意大利陶尔米纳市的金豹优秀奖及意大利布雷西亚市的科学金奖章。他也是《原子核物理b》(nuclear physics b)、《核仪器方法》(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和《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ing)等科学期刊的编委。

丁肇中主要从事高能实验物理、基本粒子物理、量子电动力学、γ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他最杰出的贡献是在1974年,与里希特各自独立地发现了j/ψ粒子。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2年夏,丁肇中实验小组利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质子加速器寻找质量在1.5×109ev~5.5×109ev之间的长寿命中性粒子。1974年,他们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能量为3.1×109ev)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j”和汉字“丁”字形相近,寓意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与此同时,美国人里希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并取名为ψ粒子。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粒子称为j/ψ粒子。j/ψ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质,其寿命值比预料值大5000倍。这表明它有新的内部结构,不能用当时已知的3种味夸克来解释,而需要引进第四种夸克即粲夸克来解释。j/ψ粒子的发现大大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

此外,通过高能正负电子对撞的物理实验,丁肇中在1979年夏发现了三喷注现象,为胶子的存在和量子色动力学提供了实验依据。他进行的高能下电磁作用与弱作用干涉效应的实验,为弱电统一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1981年起,他组织和领导了一个国际小组──包括中国在内的约13个国家近400名物理学家参加的l3组。在欧洲核子中心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寻找新的基本粒子及其粒子物理的新现象。

丁肇中热心培养中国高能物理学人才,经常选拔中国青年科学工作者去他所领导的小组工作。他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世界物理年活动日前在欧洲启动。他正领导着来自美、法、德、中等14个国家43所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的581名物理学家,在日内瓦建造的世界上能量最大的正负电子对撞机上,探索宇宙中的新物质、反物质。

丁肇中的主要成就

1.发现丁粒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5年起,丁肇中领导的实验组在联邦德国汉堡电子同步加速器(束流能量为7.5×109ev)上进行了关于量子电动力学和矢量介子(ρ,ω,φ)的一系列出色的实验工作,其中包括光生矢量介子、矢量介子衰变的研究、矢量为主模型的实验检验、ρ、ω、φ介子光生相位的测量和ρ、ω介子干涉参数的精密测量等,推进了对矢量介子的认识(见介子)。还在实验上证明了量子电动力学的正确性。

1972年夏,丁肇中实验组利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3.3×1010ev质子加速器寻找质量在(1.5~5.5)×109ev之间的长寿命中性粒子。

1974年,他们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质量为3.1×109ev)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j”和“丁”字形相近,寓意这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与此同时,美国人b.里希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并取名为ψ粒子。后来(1975)人们就把这种粒子叫作j/ψ粒子。j/ψ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质,其寿命值比预料值大5000倍;这表明它有新的内部结构,不能用当时已知的3种味的夸克来解释,而需要引进第四种夸克即粲夸克来解释。j/ψ粒子的发现大大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为此丁肇中和里希特共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奖。

2.丁肇中的研究工作以实验粒子物理、量子电动力学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为中心。

到目前为止,他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有:(1)反氘核的发现;(2)25年来进行了一系列检验量子电动力学的实验,表明电子、μ子和τ子是半径小于10-16厘米的点粒子;(3)精确研究矢量介子的实验;(4)研究光生矢量介子,证实了光子与矢量介子的相似性;(5)j粒子的发现;(6)μ子对产生的研究;(7)胶子喷注的发现;(8)胶子物理的系统研究;(9)μ子电荷不对称性的精确测量,首次表明标准电弱模型的正确性;(10)在标准模型框架内,证实了宇宙中只存在三代中微子。

3.热心培养高能物理人才

1981年起,丁肇中组织和领导了一个国际合作组——l3组,准备在欧洲核子中心预计在1988年建成的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将在质心系能量为1011ev能区中寻找新粒子,特别是电弱理论预言的黑格斯粒子(见黑格斯机制),并研究z0及其他粒子物理新现象。l3组目前共有包括中国在内的约13个国家近400名物理学家参加。

丁肇中热心培养中国高能物理学人才,经常回国选拔年青科学工作者去他所领导的小组工作;并受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4.领导“阿拉法磁谱仪”实验探索反物质

6月2日,美东部时间凌晨6时零9分,发现号航天飞机腾空而起,机内载中、美等国共同研制的“阿拉法磁谱仪”进行运行实验,此举揭开了人类第一次到太空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的序幕。

阿拉法磁谱仪实验是一个大型国际合作科学实验项目,实验由丁肇中教授领导,包括美国、中国、意大利、瑞士、德国、芬兰等国家和地区的37个研究机构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参加,仅中国参加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就不下200人,其目的是寻找太空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

这次在航天飞机上运行的“阿拉法磁谱仪”传回的数据,从接收到的1%数据判断,它工作正常,并出现了预想的反质子,但由于数量太少,尚无法说已经发现了反物质。阿拉法磁谱仪将随航天飞机于12日后返回地面。下一次将在再一次进入太空,并在太空逗留3—5年,将组建阿拉法太空站,第一批组件于1911月20日首次进入太空。

丁肇中获得的荣誉

由于丁肇中对物理学的贡献,他在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并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88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

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巴基斯坦科学院院士。

他曾被密歇根大学(1978)、香港中文大学(1987)、意大利波洛格那大学(1988)和哥伦比亚大学(1990)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他是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名誉教授,是曲阜师范大学、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名誉校长。

1977年 获美国工程科学学会的埃林金奖章。

1988年 获意大利陶尔米纳市的金豹优秀奖及意大利布雷西亚市的科学金奖章。

世界物理年活动日前在欧洲启动。他领导着来自美、法、德、中等14个国家43所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的581名物理学家,在日内瓦建造的世界上能量最大的正负质子对撞机上,探索宇宙中的新物质、反物质。

篇7:丁肇中的个人事迹

1.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

2.一个人首先要感激自己的父母。

3.自然科学的研究是具有竞争性的,只有第一名。第二名就是最后一名。

4.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它是从实验开始的。

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丝毫的强迫.许多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并不长,而接连出成果,我认为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有事业心。

篇8: 丁肇中的不知道美文

丁肇中“三问三不知”,令很多同学感到意外和不可思议:一位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怎么可以回答“不知道”呢?但很快,丁肇中便给出了解。丁肇中说,他的全部时间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15年来他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在宇宙间寻找反物质。丁肇中还说,跟他在一起工作的有600多位教授,他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只谈论与物理有关的话题,其他话题一概免谈,他不想了解,也没兴趣了解。

末了,丁肇中风趣地说:“集中精力做一件事,这样,就可以在回答其他问题时,坦然回答‘不知道’了。”

丁肇中话音未落,立刻迎来了南航师生们的热烈掌声。

古人云:“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丁肇中不去做那些与物理领域毫不相干的事情,就是为了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地干好本领域内的工作,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本领域中取得卓越的成就。所以,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要学学丁肇中的“不知道”精神。

像丁肇中这样在一个领域的知识知道得很多的人,大胆说不知道其他方面的知识,当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反而更能体现诚实和对自己的了解。若是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每次回答别人的问题都说“不知道”,那就要羞愧了,因为这只能说明他无知,浪费了聪明才智。所以,同学们,看这篇短文,重点不在于学会敢于说“不知道”,而是要学会投放自己的精力,让自己在某方面变得知道很多。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