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组织结构(集锦6篇)-澳门凯发
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什么是组织结构,欢迎阅读分享。感谢网友“我不信你”向本站投稿了6篇与“什么是组织结构”相关的素材。
篇1:什么是组织结构
问题:什么是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什么意思?
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是指,对于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以奥帝康公司为例,它以前的组织结构是:员工在各自的部门中从事狭窄的专,门工作,要接受部门经理的直接领导,
现在他们对组织结构进行了改革:形成了以团队为基础的结构,废除了职能部门和部门管理人员。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6个关键因素:工作专门化、部门化、命令链、控制跨度、集权与分权、正规化。
hack50.com-,投资者入门的好帮手
篇2:组织结构是自我约定的关系
组织结构为什么能够发挥作用?为什么可以分责分权?这是因为组织结构的自我约定关系,组织结构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组织内的关系可以自我约定,而自我约定关系可以决定资源的获得和权力的分配。我曾经给上课的同学开过一个玩笑,就是请大家确定一个40人的班有30个正副班长,大家都笑了,可是当我把道理讲通,我相信你也会同意有30个班长。
一个组织是否强大,其实首先取决于你的资源,如果班级想强大,有凝聚力,就得先拥有资源。资源从哪里来?其实是资源和权力一个组合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这个组合,资源就会到来。在所有的emba班里,如果希望自己的班是最强大的,希望跟商学院有一种可以平等沟通的能力,比如要求学院必须配置最好的老师,就要拥有对话的条件,而条件就取决于班级拥有的资源。如果这个班争取到60万元,这60万元和商学院的资源做一些配合,就可以请到最好的老师。比如你们很希望见到某一位著名的企业家,给他买一张机票,跟他进行一个小时的交流,然后跟他照张相,我想这个班拥有的钱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60万元怎么来?这个班不会凭空冒出60万元来,组织管理的好处就是可以约定一种结构,这个结构就是设30个班长,每个班长出2万元,就是60万元了。只要我们可以设计这30个班长具有相应的权力,一切就可以做得到。
大家可能觉得这个结构太臃肿了,怎么可能有 30个班长,但是我想说的是,这就是自我约定的关系,因为有60万元的目标,有30个责任,所以有30个班长没有任何错误。换个角度说,公司设定多少个副职,或者多少个经理岗位,最重要的是看有多少的责任需要分配,这里没有臃肿或者管理人员太多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界定责任。
因此并不需要关心企业有10个总裁多还是少,重要的是关心这家企业有没有10个责任,如果有,就可以有10个副总裁,如果没有,一个副总裁也可能是多余的。组织管理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你可以完全按照自己内部的约定来设定结构,关键就是看责任是由谁承担,而不是去揣摩有什么规范标准来决定。
篇3:组织结构的名词解释定义是什么
组织结构的意思
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是指,对于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 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是表明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澳门凯发的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 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正确考虑6个关键因素:工作专业化、部门化、命令链、控制跨度、集权与分权、正规化。其本质是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一种分工协作体系,组织结构必须随着组织的重大战略调整而调整。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为了保证有效的通信和协调。
组织结构的四大结构
组织结构一般分为职能结构、层次结构、部门结构、职权结构四个方面。
1、职能结构:是指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各项业务工作以及比例和关系。其考量维度包括职能交叉(重叠)、职能冗余、职能缺失、职能割裂(或衔接不足)、职能分散、职能分工过细、职能错位、职能弱化等方面。
2、层次结构:是指管理层次的构成及管理者所管理的人数(纵向结构)。其考量维度包括管理人员分管职能的相似性、管理幅度、授权范围、决策复杂性、指导与控制的工作量、下属专业分工的相近性。
3、部门结构:是指各管理部门的构成(横向结构)。其考量维度主要是一些关键部门是否缺失或优化。
从组织总体型态,各部门一、二级结构进行分析。
4、职权结构:是指各层次、各部门在权力和责任方面的分工及相互关系。主要考量部门、岗位之间权责关系是否对等。
组织结构的优化方法
在对企业进行组织结构优化时,我们通常会分为三大部分进行开展。通过企业组织结构建设的优化,最终达到企业科学系统化的管理思维模式。
第一,要以组织机构的稳定性过渡或稳定性存在为前提:稳定现时的经营生产管理活动;设置的组织机构具有一定时期的稳定性;能将旧的机构平稳过渡到新的机构;人员的岗位调整能顺利平稳过渡到新的部门和岗位[1] ;不适应的原有岗位人员能平稳的离职,不会因为个别人员的离职而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不会因为个别人的离职带走人员,导致员工对企业产生没有信心的思想变化。稳定性是否具备取决于部门优化调整时的设立是否做到了“ 三适”:
适应:是否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和管理科学的基本要求。企业的规模、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否产生了内在的调整需求,一般的表现标志是:尽管企业规模扩大、人员增加,但企业效率提升速度不匹配,企业内部不协调、推诿的事情经常发生,内部协调工作经常需要上级领导来协调。原有部门、岗位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和生存的需求,部门经理、岗位人员明显感到工作不知为何为、不知为谁为、视而不见麻木无为、消极或积极乱为。
适时:企业是否到了不调整就不能取得更好效果的时间;是否在恰当的时机里进行调整或优化;是否在适当的提前量(相对于企业管理水准、人员心态、人员素质等)下进行;是否会因为机构调整长时间打乱企业的原来正常的经营生产秩序;是否能有助于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踏上新的起跑线;是否能促进快速提升经营业绩、管理水准;是否具有“ 退半步, 进一步或进两步”的效果等等。
适才:是否有合适的人员或机构来优化调整;是否能广泛发现能为公司所用的人才;是否能最大限度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是否发掘现有人才的潜力。是否能引进企业急需的人才等等,总之,是否能最大限度合理地使用人力资源。
第二,要分工清晰,有利考核与协调。在现有基础上改进不协调的组织关系,预防和避免今后可能存在的摩擦关系,优化的表现结果应该是部门职能清晰、权责到位,能够进行评价和考核,部门间的管理联系、工作程序协调,公司的管理制度能有效实施。
第三,部门、岗位的设置要与培养人才、提供良好发展空间相结合。优化调整部门和岗位时,既要不考虑现有人员,又要综合考虑人员;不能为了照顾人情关系,设立人情部门或岗位;同时,又要综合考虑现有人员的品行、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和潜力等,在对品行有保证,具有风险小的培养价值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将部门、岗位和人才培养相结合,“企业是个人的发展平台”的观念通过具体的员工在部门或岗位的就职得到体现。
组织结构的三个内容
企业组织架构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单位、部门和岗位的设置。
企业组织单位、部门和岗位的设置,不是把一个企业组织分成几个部分,而是企业作为一个服务于特定目标的组织,必须由几个相应的部分构成,就像人要走路就需要脚一样。它不是由整体到部分进行分割,而是整体为了达到特定目标,必须有不同的部分。这种关系不能倒置。
各个单位、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力的界定。
这是对各个部分的目标功能作用的界定。如果一定的构成部分,没有不可或缺的目标功能作用,就像人的尾巴一样会萎缩消失。这种界定就是一种分工,但却是一种有机体内部的分工。嘴巴可以吃饭,也可以用于呼吸。
单位、部门和岗位角色相互之间关系的界定。
这就是界定各个部分在发挥作用时,彼此如何协调、配合、补充、替代的关系。
这三个问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解决第一个问题的同时,实际上就已经解决了后面两个问题。但作为一大项工作,三者存在一种彼此承接的关系。我们要对组织架构进行规范分析,其重点是第一个问题,后面两个问题是对第一个问题的进一步展开。
企业组织架构设计规范的要求。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没有一个组织架构设计规范分析工具,就会陷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境地。我们讲企业组织架构设计规范化,也就是要达到企业内部系统功能完备、子系统功能担负分配合理、系统功能部门及岗位权责匹配、管理跨度合理四个标准。
调整四关键
在具体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时,应优先考虑的四个关键:
业务发展;客户导向;资源利用率;管理运营效率。
用组织结构造句
1、管理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混乱的事情规划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管得少,就是管得好。
2、只要把战略计划在纸上这么一写,正确的组织结构就会冒出来,轻而易举,又冠冕堂皇,又美观大方。
3、这一复杂的组织结构使得形成和实施步调一致的战略特别困难。
4、其实,以某些特殊的手段调整党组织结构和规模,这在共产党的建设史上不乏先例。
5、这个视图显示了在你的项目资源文件夹中的文件组织结构。每当你更新一个你的资源文件,更改会立即反映在你的游戏中!
6、疏于调整组织角色,并受限于本身之组织结构,当历史开启新页时,基尔特遂为其他组织所取代。
7、每块肌肉按组织结构可分为肌质和肌腱两部分。
8、针对吉林改良优质肉牛皮的组织结构特点,阐述了肉牛皮服装革工艺的技术关键。
9、结论:环境压力能抑制中国树鼩睾酮形成,损伤睾丸组织结构。
10、结果:南陵经办机构管理模式组织结构完整,工作经费得到保障,管理队伍稳定,政令畅通,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11、研究了拉伸前后莱卡皮革的绵羊服装蓝湿革组织结构的变化,探讨了拉伸对皮革组织结构的普遍影响。
12、阴茎海绵体内的特殊结构是阴茎勃起功能的重要组织结构,而阴茎勃起又是完成性交的先决条件。
13、其次,分析了影响湘西州烟叶产业组织结构的因素。
14、这充分说明了蜡皮蜥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特征与其食性和生态习性相适应,与鸟类和哺乳动物相比,具有一定的不完善性和低等性。
15、探讨了原料处理,织物组织结构,整理工艺,织物服用性、舒适性等方面的问题。
16、解剖显微镜下测量喉部支架数值,光镜下观察兔喉组织结构变化。
17、通过对该虚拟机的调试,完成了该芯片内部组织结构和微程序的正确性验证。
18、研究表明,结合上皮的组织结构、代谢更新和免疫应答等方面在牙周防御反应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19、再次,从组织结构、程序、规模、人员选拔、机制等方面分析了自组织团队如何进行组织设计。
20、并讨论了硬骨鱼类肝脏的一般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特点。
21、相同与相异,不必介意这是古人的意见还是今人的意见,只要分析文章的组织结构,力求恰当。
22、利用等离子体微弧氧化工艺在ly12合金表面制备了陶瓷膜,对陶瓷膜微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
23、以特定分布的三维b样条曲线网格定义三维曲面,可以实现嵌体轴面良好的精度、光顺的品质及与邻近组织结构的连续性。
24、弥散张量分析不仅对于研究健康组织的结构及其功能,而且对于探讨某些影响组织结构连贯性的疾病也有重要意义。
25、本文依据降落伞的使用,叙述了降落伞伞衣织物的主要设计要求及其组织结构和相关的工艺特点。
25、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26、本文通过对“心贴心”社区服务中心的个案分析,勾勒出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圈层式”的组织结构模型。
27、它由触角动脉上分出的动脉血管不断分叉、迂曲,形成了一个外包透明结缔组织膜,内部充满小管的组织结构。
28、夏眠退化晚期,仿刺参不再摄食,消化道萎缩成细线状,组织结构退化严重。
篇4:企业组织结构调查报告
在对某公司进行管理调查中,我发现该公司在管理上存在较多的问题。经过分析,我认为除了本身管理经验不足外,还与该公司采用了与组织实际运作情况不相适应的矩阵型组织结构有关。
一、公司基本情况
1、企业规模:
这是一个约270人左右的中型it企业,包括两个业务部门(分公司)及相关职能管理机构。其中数字生产的生产人员约180左右。真正的管理人员和另一业务部门的人员实际只有90人左右。实际上只能算是一个小型偏大的企业了。
2、业务:
该公司主要有两个业务,一个是专业软件的开发应用,一个是数字生产服务。业务结构相对简单也比较稳定。
这两块业务无论从产品的相似性、人员要求(前者需要高科技人才,后者只是初高中技工)、业务性质(前者是开发型,后者属生产型)、组织模式(前者适应于团队管理,后者适应于流程管理)、产品用户(互不相干)等各个方面来看,都是完全不同的,几乎没有共性,也没有可共享的资源。
3、管理团队
由六个人组成,董事长兼任ceo、总经理助理、coo、cto、两个业务部门总经理。其中董事长是一个关注技术多于关注管理的人。
4、办公场地
公司全部管理层、职能部门、软件开发业务部门及数字生产业务的管理部门在一个地点(以下称总部),只有数字生产业务的生产基地则设在距总部10多公里的另一个地点。
二、目前组织结构分析
公司目前设计的组织结构是典型的矩阵型组织结构。
其中,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公关部设置在总部,独立于业务部门,是公司的职能部门;软件开发和数字生产业务分别成立了独立核算的公司,是业务部门,也是公司的两个利润中心。
这是一种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或服务划分的部门相结合起来组成的一个矩阵结构,它的优点是加强了各职能部门的横向联系,具有较大的机动性和适应性,结合了集权与分权的优势。很明显的缺点是双重领导,责权分割。一般只适应于规模较大、业务多、而且结构也不太稳定的大中型企业,需要发挥职能机构的专业管理优势时才用。但用在该公司,不但无法体现职能机构专业管理的优势,反而会因为多头领导而损失业务部门应有的管理效率。
拿该公司的数字生产业务来说,因为远离总部又分属不同高层管理,公司的职能
部门(行政、人事)等机构实际上是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根本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比如直接影响生产效率的现场生产人员就只能由他们自己招聘,设备也只能靠加大库存、延长申购周期来解决等等。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总部的人力资源优势不能在此发挥,而底下的人事助理进行招聘时又不具备总部的优势和全部职能。必然导致他们在人才建设、人员监督和管理等方面的种种不足。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机构重叠、资源浪费。
从整体上看,这种结构还有权责不对等之嫌,可能使经理人产生放大权力,而减少责任的倾向(如果一个人需要承担的责任有外因可推卸时,他会尽力强调外因)。加上董事长是一个关注技术多于关注管理的人,就会更加加剧这种倾向。如果这样,就必然降低管理效率同时大大增加公司的管理成本。
还有另一个问题:组织结构失衡。比如,该业务部门的生产基地除了人多外,还在职能上包括了人事、行政、设备、生产、安全、生活等几乎一个公司的大部分职能,可在编制上仍是一个部门。
另外,该公司的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分别两地办公,既造成信息沟通和交流的不便,降低了管理效率,也加大了两地交通等成本。
三、重新设计
1、开发与设计
从与公司董事长的交流中看出,他对技术开发特别重视,可从组织的设计上却无法保证。从结构图中可以看出,该公司将开发部分别设置在两个业务部门,而且他们分属本公司行政老总及技术总监两人领导。这可能产生两个不足,一是多头管理导致的管理效率损失,二是技术视野的前瞻性方面易受业务部门实际目标的影响而欠开阔。
建议:应应将两业务部门的开发部门收回,而作为公司的职能部门设置,直接受董事会领导,具体由技术总监负责。业务部门将不再关心开发设计工作,而只负责使用并提供需求反馈。
2、市场机构
因为产品是完全不同的,其销售网络、客户群完全不同,如果采用直销策略时,在两公司内分别建立两套独立机构销售各自的产品也是可以的,但双方均应授权另一方为其代理。但如果采用办事处或代理渠道的销售策略,则各地的办事处机构应该共用一套人马。这样,总部也势必对市场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独立于业务部门的市场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业务部门就变成了公司的成本中心。
3、业务部门(公司二)机构的重新规划。
因业务部门(公司二)的生产区远离总部,而且考虑其主要任务目前也是保证产量,降低成本,因此有必要以生产需要为核心,对其各项职责进行重新评估和划分,将与生产相关的部门全部下放到生产区去——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本控制中心。监控这个中心的方法将主要是通过目标(成本、产量、质量等)、制度(比如定期上报的各种生产管理报表)而非机构。
比如:与生产相关的行政管理、人力资源、采购工作、网站管理、设备维护、资源建设部等均可全部放到生产区。
4、整个公司的组织结构再设计。
这样,除财务和公关外,其它职能均可下放到两个业务部门,以构成两个完整的利润中心(成本中心)。从而形成二个利润中心、一个研发中心和一个运作中心的集团构架。如果市场提出则还有一个市场管理机构。这样设计的结果,同样的授权将更强化责任,董事会只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就行了。
参见:某公司再设计后的组织结构图
四、值得关注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改革的实施,也很难完全通过内部力量来实现。
因为,这种构架本来就形成于内部,有其深刻的现实原因和历史原因,现在要通过自我改革来打破目前的权力结构,调整每个人的利益和工作环境,所面临巨大的阻力是可想而知的。可能就是让那些习惯了享受机关和总部办公优越的员工到加工基地去工作也是一件困难的事。如果改革的推动者没有强有力的控制手段,甚至还可能引起组织动荡而导致组织的失败。因此即使真的需要改革,也必须借助某些外力或特殊事件,比如引进专业人才、外部资本、外部环境变化(比如为谋求上市需要对企业进行重组)等, 则有可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篇5:简历的组织结构
简历的组织结构
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情况,应列出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政治面貌、学校、系别及专业,婚姻状况、健康状况、身高、爱好与兴趣、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第二部分为学历情况。应写明曾在某某学校、某某专业或学科学习,以及起止期间,并列出所学主要课程及学习成绩,在学校和班级所担任的'职务,在校期间所获得的各种奖励和荣誉。
第三部分为工作资历情况。若有工作经验,最好详细列明,首先列出最近的资料,后详述曾工作单位、日期、职位、工作性质,如果是刚毕业的学生,则可以填写自己的实习情况,在学校参加的各种活动等。
第四部分为 求职 意向。即求职目标或个人期望的工作职位,表明你通过求职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工种、职位,以及你的奋斗目标,可以和个人特长等合写在一起。
篇6:组织结构特殊效能
人之所以要工作,从最简单的角度来看,是要获得满足感和工作成效,组织结构正是可以让满足感和工作绩效同时获得的管理方式,这也是组织结构的一个特殊功效。组织结构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功效,是从结构设计的七个层面体现的,也就是说,处理好这七个层面,员工就会因为组织结构本身的安排获得满足感和工作绩效。
第一个层面是职权阶层。
所谓职权阶层就是指管理人员,他们具有一定的职权,他们会获得比别人更多的资讯和决策的机会,他们可以掌握和运用资源。职权阶层为什么会有绩效和满足感呢?在组织管理中有一个方法就是“信息管理”,很多时候我们可以运用信息不对称的方式让职权阶层的人拥有不同的信息从而做出不同的判断以获得影响力。其实管理的手段中最常用的就是开会和发文件,而职权阶层因为拥有不同的职级,参加不同的会议,获得不同的文件阅读,也就获得了不同的信息,而这些不对称的信息可以让下属更加确信你的判断和能力,也就强化了服从和管理的效率,从而获得满足感和工作绩效。因此,我常常反对开总经理扩大会,管理文件让许多人看到的行为选择。文件管理和会议管理是极其重要的,可惜很多人都不认真对待这两件事情,会议是否需要开?什么人参加?文件如何传递?什么人掌握?是极其重要的安排,而这也是使职权阶层获得感受的手段。因为我们没有很好地控制会议和文件,导致公司内部管理信息多头,指令理解多头,政令不能保持一致,管理效果可想而知。
举一个日常管理的例子,总经理需要召开一个行政工作的会议,结果相关部门的人都来了,因为没有控制好,后勤部门的经理、副总和主管都到会。会议期间总经理跟后勤部的人说需要喝水,结果后勤部经理下指令给总经理拿矿泉水,后勤部副总坚持拿开水,而后勤主管说总经理习惯喝茶水,三个人就无法达成一致,耽误了很多时间,最后只有再征求总经理的意见,总经理说要矿泉水。但是后勤部副总和主管还是内心不服气,觉得总经理今天是特殊情况,否则一定不会是矿泉水。为什么这样小的事情,还出现不能够立即执行指令,原因是三个人都参加了会议,都有机会获得信息以及做出判断,如果只有后勤部经理参加会议,他的指令就一定会得到执行了,而后勤部经理的权威也就得到保护,所以保护职权阶层是极其重要的。
第二个层面是直线和幕僚的区分。
由于管理强调责权利对等,人们又陷入另外一个误区,就是认为责权利都在管理的职级上,所以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如果要得到肯定,获得绩效,就要在管理职级上获得晋升,否则就不是成功,因此大家都追求管理岗位,都期望成为管理者。但是管理岗位始终是有限的,而且更多的岗位也同样具有重要的责任,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只是因为在组织结构设计上没有关注到这一点,导致人们并不关心功能和责任,而是追求管理岗位和权力,如果不能在管理岗位上获得晋升,就没有满足感。
如果我们不做多条晋升路线的设计,就会导致所有优秀的人都朝管理岗位上去挤,而这些优秀的人,也许能够是优秀的管理者,但是更多的人应该在专业上发挥更合适,况且管理岗位有限,这些优秀的人不断竞争,对于组织和个人来说,都是极大的浪费。我常常到制造企业去调研,30年间中国制造业进步很大,不过30年间技术、资金、产品和管理都有了相应的发展,合格技术工人却没有匹配的发展,因为没有人安于做工人,必须想尽办法成为管理者,否则就没有希望,
究其原因就是组织结构设计的错误,没有晋升的空间,但是一个以制造见长的国家,没有产业工人,该是多可怕的事情。
第三个层面是部门的划分。
其实部门的划分可以彰显专业化,也可以确定每一个部门成员的自我认知,尤其是在公司地位和作用的认知。比如大客户部,这个部门因为被称为大客户部,部门内的很多成员就对自己有了不同的认知,他们会认为大客户很重要,因此在这个部门工作也说明自己很重要,同时更重要的是他和其他没有在大客户部工作的同事就区分开来,有了不同的感觉,而为了保有这个感觉,他们会努力地工作。部门的划分可以有多种方式,可以分为两种:按照目的划分和按照程序划分,但是不管使用哪一种划分方式,最终都在体现一个思想,在明确划分的部门里面,成员最具有这个部门专业领域的权威性。
第四个层面是授权和分权。
组织职能和领导职能的区分就是分权和授权的区分,在领导职能里你所得到的权力是授权,而在组织职能里你所得到的权力是分权。授权的权力依然在领导者的手上,而分权已经在你自己的手上了,所以组织更能让人成长和有绩效感。
第五个层面是形式化的程度。
形式化程度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很可惜我们都忽略了。比如公司内部的称呼习惯,我常常想为什么中国企业内部很难合作,而西方企业比较起来好像容易得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形式化程度的差异。在西方,称呼方面没有形式化的要求和习惯,上至总裁和老板,下到一般员工,大家习惯性称呼名字,没有职称和头衔,因此合作也就比较容易,但是我们在称呼方面的形式化程度极高,甚至每一个人都唯恐称呼的职位不到位,深怕因此得罪上司,这样的习惯一定是无法合作的。形式化程度体现在很多地方,比如工作服装上的差异,会让一些人有满足感;工作场所的大小形式化也会让一部分人有满足感,我会建议给管理人员办公的场所稍微大一点,他就会珍惜并希望保有。所以给他一个房间,其实就会付出更多一点,这也是形式化导致的结果。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形式化就是管理岗位的设置,我建议职能部门的头衔一定要小,绩效部门的头衔一定要大。为什么很多公司职能部门不能够为绩效部门服务?就是因为职能部门的头衔比绩效部门的头衔还要大。一般而言,职能部门负责人我们称之为总监,而分公司的负责人称之为分公司经理,总监和经理从习惯认知上显然是总监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让职能部门为绩效部门服务,其实是做不到的,因为分公司经理面对总监的时候,是无法提出要求的,反而更多的是为总监服务。绩效部门的人要承担的责任大,应该给尽可能大的头衔,而职能部门主要对内提供服务,所以就要通过形式化程度把氛围营造出来。
第六个层面是控制幅度。
一个人可以控制的幅度往往可以让这个人有着明确的感受,所以控制幅度的设计会直接产生满足感以及绩效。我们并不主张控制幅度越大越好,因为在古典设计原则里,控制幅度需要做一定的限制。但是当一个管理者获得肯定后,扩充他所管理的幅度是一个很好的绩效肯定,也是他可以很容易获得满足感的原因。
第七个层面是专业化。
这是我最担心的一个层面,在中国的企业中不尊重专业化的情况非常普遍,大部分的公司有分工,但是不会在职务的名称上明确地表达出来,因此只要是副总裁,不管他在什么专业领域,都可以让所有下属接受他的意见。但是不应该这样,必须尊重专业能力而非职位,同时因为没有这样明确的专业安排,大多数情况下每一个副总裁都会对所有的职能或者专业发表意见,下属又必须执行,在这样的情况下绩效就会受到伤害。所以在这个层面里,所有的部门都需要全称界定,比如财务副总裁、营销副总裁、成本主管、质量主管等,只有这样设计,才会让专业人士发挥作用,同时确定专业能力受到尊重。
相关文章: